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苏教版专用)02(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苏教版专用)02(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20:18: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 下列生物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鸡 D.螳螂和黄雀
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禾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
A.现在利用的煤、石油来源于远古的生物
B.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C.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
D.以上都是
5.如图所示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要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
A.左上方移动 B.左下方移动 C.右上方移动 D.右下方移动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测量人认真,设备精良,就不会出现误差
B.误差是能减小的,但不能避免
C.错误是由于人造成的,而误差是由于设备造成的,与人无关
D.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最大值的方法
7.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的实验过程,正确的一组是(  )
①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②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③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④在载玻片中间滴加一滴清水;⑤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缓慢盖下;⑥用镊子把洋葱内表成在水中展平;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A.①⑦④⑥⑤②③ B.⑦①④⑤⑥②③
C.⑦④①⑥⑤②③ D.①⑦④②③⑤⑥
8.萌萌把果冻状的琼脂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再将一粒葡萄放到琼脂中间,最后用线扎好袋口,一个简单的动物细胞模型就做成了。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葡萄、琼脂分别相当于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B.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9. 下列生物体的结构,都属于组织层次的是(  )
A.人的大脑和肝脏 B.鸡的心脏和血液
C.西红柿果肉和果皮 D.花生的叶和种子
10.下边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镜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相同时期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DNA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成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D.新细胞与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数目减少一半
11.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12.图为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②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C.③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
D.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②→④→①→③→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8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其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探究了某种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分布的影响。如图,一侧盖上厚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暗两种环境。在明暗交界线上放10只大小、活力基本相同的黄粉虫。静置1分钟后,每1分钟分别统计一次明暗两种环境中黄粉虫的数量,统计10次。(提示:为节省实验时间,只统计明亮处黄粉虫数量,然后用总数减去之,即是阴暗处个体的数量)
下表是全班8个组第10次的统计数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阴暗处 9 7 4 9 10 8 8 9
明亮处 1 3 6 1 0 2 2 1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探究实验除   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湿度等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实验。
(3)该探究实验的结果是   
(4)第三组的数据是阴暗处4只,明亮处6只,原因可能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5)每个小组都用了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原因是   
14.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植物名:   ,   ,   。
(2)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后者包括   。
(3)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而生存。
15.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填文字)
(2)低倍物镜的使用:用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约   时停止;用   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另一只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 [   ]   ,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   ,至清楚为止。(3)如果发现显微镜目镜上有污物,用   进行清除。
16.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填结构名称)。
(2)洋葱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但一般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这主要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②],其作用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它也是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它与细胞中的   有关。(填结构名称)
(5)山楂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   ]
   内。
17.如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   ,②过程使细胞在   、   、和   上向着 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组织。
(2)A,B,C三种细胞中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   。
18.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简单,但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图是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1)预测实验结果:放有肉汁的载玻片上,   (填“左”或“右”)侧液滴中草履虫越来越多,放有食盐的载玻片上正好相反。
(2)草履虫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 因为该层   多,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
(3)用   (填“高”或“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时,可以看到草履虫运动靠   .
(4)草履虫每天大约可以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对   净化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02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D
【解析】A、生物不一定都能运动,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错误;
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
C、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乳酸菌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能放出二氧化碳,C错误;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D正确。
2. 下列生物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鸡 D.螳螂和黄雀
【答案】A
【解析】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猫吃老鼠、人吃鸡肉、黄雀吃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禾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B
【解析】A、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降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草盛禾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B符合题意;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光照,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4.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
A.现在利用的煤、石油来源于远古的生物
B.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C.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对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非常重要;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5.如图所示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要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
A.左上方移动 B.左下方移动 C.右上方移动 D.右下方移动
【答案】A
【解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测量人认真,设备精良,就不会出现误差
B.误差是能减小的,但不能避免
C.错误是由于人造成的,而误差是由于设备造成的,与人无关
D.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最大值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误差是测量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得的量值简称测得值,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所谓参考量值,一般由量的真值或约定量值来表示。 对于测量而言,人们往往把一个量在被观测时,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认为是被测量的真值。实际上,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因为只有"当某量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才是量的真值。从测量的角度来说,难以做到这一点,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最后取平均值的方法,所以ACD说法错误,B正确;
7.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的实验过程,正确的一组是(  )
①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②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③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④在载玻片中间滴加一滴清水;⑤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缓慢盖下;⑥用镊子把洋葱内表成在水中展平;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A.①⑦④⑥⑤②③ B.⑦①④⑤⑥②③
C.⑦④①⑥⑤②③ D.①⑦④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⑦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滴是滴加清水,①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⑥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⑤盖是盖上盖玻片,②染是用碘液进行染色,③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因此C符合题意。
8.萌萌把果冻状的琼脂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再将一粒葡萄放到琼脂中间,最后用线扎好袋口,一个简单的动物细胞模型就做成了。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葡萄、琼脂分别相当于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B.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答案】B
【解析】塑料袋在最外面,包裹着内容物,起保护作用,相当于细胞膜;葡萄放在中间,圆形,相当于细胞核;而周围的果冻状的琼脂则是相当于细胞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9. 下列生物体的结构,都属于组织层次的是(  )
A.人的大脑和肝脏 B.鸡的心脏和血液
C.西红柿果肉和果皮 D.花生的叶和种子
【答案】C
【解析】A、大脑和肝脏都是器官,不属于组织,不符合题意;
B、鸡的心脏是器官,鸡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不符合题意;
C、西红柿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西红柿的果皮属于保护组织,符合题意;
D、花生的叶属于营养器官,花生的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不符合题意。
10.下边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镜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相同时期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DNA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成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D.新细胞与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数目减少一半
【答案】C
【解析】A.①②所示细胞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因此处于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A错误。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观察到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B错误。
C.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C正确。
D.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因此染色体形态相同、数目相同,D错误。
11.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草履虫的表膜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从水中获得氧气,具有呼吸的功能,食物泡中的食物残渣需要经过表膜排出体外。消化是在细胞内消化泡中完成的。因此,本题选D。
12.图为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②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C.③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
D.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②→④→①→③→⑤
【答案】D
【解析】A.①是胃,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A不符合题意。
B.②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③是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结构层次是:④细胞→②组织→①器官→③系统→⑤人体,D符合题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8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其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探究了某种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分布的影响。如图,一侧盖上厚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暗两种环境。在明暗交界线上放10只大小、活力基本相同的黄粉虫。静置1分钟后,每1分钟分别统计一次明暗两种环境中黄粉虫的数量,统计10次。(提示:为节省实验时间,只统计明亮处黄粉虫数量,然后用总数减去之,即是阴暗处个体的数量)
下表是全班8个组第10次的统计数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阴暗处 9 7 4 9 10 8 8 9
明亮处 1 3 6 1 0 2 2 1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探究实验除   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湿度等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实验。
(3)该探究实验的结果是   
(4)第三组的数据是阴暗处4只,明亮处6只,原因可能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5)每个小组都用了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原因是   
【答案】(1)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
(2)光照;对照
(3)阴暗处8只, 明亮处2只(或“阴暗处的黄粉虫多于明亮处”)
(4)明亮处的光照不均匀(或“学生围成一圈挡住光照了”)
(5)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解析】(1)实验中一组明亮,一组阴暗,变量是光,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因此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因此应该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2只黄粉虫,阴暗环境中平均8只。
(4)第三组与其他组数据相差的原因可能是:明亮处的光照不均匀或学生围成一圈挡住光照了。
(5)不能用1只黄粉虫,如果只用1只黄粉虫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14.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植物名:   ,   ,   。
(2)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后者包括   。
(3)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而生存。
【答案】(1)菜;皂荚树;桑树
(2)非生物因素;水、空气、光、温度、土壤等
(3)环境
【解析】(1)文中所描述的皂荚树、桑树、蝉、黄蜂、菜花、叫天子(云雀)、黄蜂、鸣蝉、油蛉、蟋蟀等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都是生物。其中的菜、皂荚树、桑树属于植物。(2)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空气、光、温度、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
15.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填文字)
(2)低倍物镜的使用:用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约   时停止;用   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另一只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 [   ]   ,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   ,至清楚为止。(3)如果发现显微镜目镜上有污物,用   进行清除。
【答案】(1)低倍物镜
(2)2毫米;左眼;B;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3)擦镜纸
【解析】(1)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一个白亮视野。
(2)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2毫米;左眼注视目镜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若有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
(3)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
16.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填结构名称)。
(2)洋葱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但一般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这主要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②],其作用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它也是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它与细胞中的   有关。(填结构名称)
(5)山楂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   ]
   内。
【答案】(1)线粒体
(2)控制物质的进出
(3)③
(4)细胞核
(5)⑤;液泡
【解析】(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故答案为:线粒体。
(2)洋葱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但一般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这主要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②]细胞膜,其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
故答案为:控制物质的进出。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③]叶绿体,它是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③。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它与细胞中的④细胞核有关,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故答案为:细胞核;
(5)山楂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⑤]液泡内;
故答案为:⑤;液泡。
17.如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   ,②过程使细胞在   、   、和   上向着 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组织。
(2)A,B,C三种细胞中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   。
【答案】(1)细胞分裂;形态;结构;功能
(2)A
(3)①
【解析】由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
(2)A细胞的形状是神经细胞,故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细胞核内还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①,方法是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8.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简单,但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图是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1)预测实验结果:放有肉汁的载玻片上,   (填“左”或“右”)侧液滴中草履虫越来越多,放有食盐的载玻片上正好相反。
(2)草履虫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 因为该层   多,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
(3)用   (填“高”或“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时,可以看到草履虫运动靠   .
(4)草履虫每天大约可以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对   净化作用。
【答案】(1)右
(2)表;氧气
(3)低;纤毛
(4)污水
【解析】(1)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放有肉汁的载玻片上,右侧液滴中草履虫越来越多;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放有食盐的载玻片上,右侧液滴中草履虫越来越少。
(2)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时,可以看到草履虫运动靠纤毛。
(4)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它对净化污水一定作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