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2 进一 去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1-72页例13、“练一练”,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12-17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能联系具体问题的实际需要求近似值,学会“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灵活应用求近似值的不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求近似值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提高分析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产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用合理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合理选择求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两本大小不同的书和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l.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15- 7÷22=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检查板演题,确认结果。
提问:求商的近似值是怎样做的?(板书:四舍五人法)
2.引入课题。
谈话:求商的近似值,可以除到比要保留的小数多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确定近似值是多少。那在实际生活里,求商的近似值还会有什么情况呢?根据实际问题还可能怎样求近似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近似值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题。
出示例13,让学生看看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提问:这里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解答?(板书算式)
引导:你能计算出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吗?那请大家独立计算,根据计算的得数看看最多能买多少个,确定你的答案。(教师巡视,收集展示)
(1)你的答案是能买多少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集体讨论学生交流的答案(出现几种答案就讨论几种),引导理解正确求近似值的方法:
(l)四舍五入保留小数位数:保留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结果可以买6.7个或6.67个。
(2)四舍五人保留整数:个数只能是整数,四舍五入可以买7个。
(3)根据实际去掉小数部分:余下30元不够再买1个,最多可以买6个。
提问:比较不同的想法,这里应该怎样取近似值才是合理的?为什么?
(如果学生交流只出现一种取6个的方法,可以提问:为什么这里的近似值要取6个?)
(2)交流:怎样算的,你算到了商的哪一位?是怎样想的?(检查计算过程)
指出:求最多买多少个足球,结果应该是整数,所以这里最多只要计算到商的十分位。但计算到个位后余下30元不够买1个,也就是300元不够买7个,所以最多只能买6个这个近似值是合理的。虽然十分位可以商“6”,但进1得到可以买7个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计算到个数看出余数不够再买1个时,不管后一位商能得几,都要把这个余下的尾数舍去,按这一位的商求出近似值。像这样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让学生填写得数近似数和答句,说明这里结果直接填写6个。
追问:什么是“去尾法”?什么时候要用“去尾法”?
三、拓展提升
1.完成“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合理地取近似值,求出结果。
学生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第(1)题怎样算的?计算的结果怎样,你取的近似值是多少个?
第(2)题又是怎样算的呢?怎样取的近似值?说说你的想法。
比较:这两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一样?
指出:第(l)题商的整数部分是13,还余下1千克,如果继续除十分位上不满“5”,但这里不管余多少,都需要再装1个油壶。所以要在13个上加上l,需要14个油壶。像这样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不管余数是几,根据具体问题都需要在保留的商上再加1,叫“进一法”。(板书:进一法)而第(2)题余下布的米数不够再做一套衣服,所以不管余数是几都要用去尾法,舍去余数求商的近似值。
2.回顾提升。
引导:大家回顾一下学过的求近似值的计箅,一般有哪几种方法?什么时候要用去尾法或者进一法?
指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近似值。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有时候不管余下的数是多少,都不能再得到1个或1份时,就要用去尾法舍去余数,比如余下的钱不够再买1个足球、余下的米数不够做1件衣服,这余数就舍去;有时候不管余下的数是多少,都还需要分1份,就要用进一法把结果添上1,比如只要油有余下的,不管余下多少都要有1个油壶才能装完,这就要在商里添上1个。
3.做练习十三第14、15题。
下面两题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呢?请大家先读题再想一想,再解答。等会互相交流。
交流:这两题各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比较合理?为什么?
再交流结果,说说商几余几,近似值是多少。(板书算式和结果)
说明: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值。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近似值,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
5.做练习十三第17题。
让学生计算第(3)(4)题,交流结果并呈现。
提问: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请你按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商,并保留两位小数求出它的近似值。(学生填写横线上的数)
交流结果并呈现,选择两题指名说说用什么办法求的近似值。
通过这组题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说明:数学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规律,而且一些有趣的规律,都是通过同类式子的计算、观察和比较发现的。观察、比较、归纳等是学习数学经常用的方法。
四、完成“动手做”
让学生几人一组,在每人事先准备的书中找出大小不同的,再分别测量每本书封面的长和宽,记录在表里。
要求用计箅器计算长除以宽的商,写出结果。
交流表里的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回顾得出这个发现的过程,又有什么体会?
说明: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书,虽然大小有不同,但长除以宽所得商的近似值基本相同,这说明书的封面大小是按一定的比例设计的。而要发现一些数学表达的规律,可以通过操作实践、收集数据、比较归纳得到。
五、全课总结
l.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值有哪些认识?
具体说说你的认识。
你还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完成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6题,其中每人另外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