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里的年少时光—《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分享,通过观察封面、封底,了解《草房子》和作者,结合目录整体把握本书,激发阅读期待。
2.通过部分精彩片段赏析,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兴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了解书中主要人物,并对书中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层层递进,渗透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中获得人生初体验,他们需要这样的审美指引,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良性灵魂。
【教学设计】
(一)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学生谈谈)有人说: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源泉。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草房子》。
2. 介绍作者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了解曹文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相关资料。曹文轩是个多产的作家,他专注于儿童文学创作,获了很多奖项,请一位同学来读。《草房子》这本书,让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曹文轩曾说,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所以他的文字,处处充满着美感。这几本书就是他纯美文学的代表作。
3. 了解评价齐读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和著名文学评论家肖复兴对本书的评价。
《草房子》这本书,是曹文轩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创作的一部小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童年,去看看那一座让他牵挂的“草房子”。
4.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草房子里的年少时光。
(二)书中寻宝,读前概览
1.关注封面读一本书,是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相约。拿到一本书,我们最先关注到的是什么?(封面)阅读从封面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中获得的信息。封面告诉我们,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而且这本书获得了很多奖项。所以,当我们从书架上千万本书中一眼看到它时,是它的封面吸引力了我们。
2. 浏览扉页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对话。再来看看扉页,扉页部分对这本书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大家自己快速浏览一下。由此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桑桑,也了解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
3. 概览目录这样一本厚厚的书,如何快速地了解内容呢?引导学生观看目录。这个方法就是看目录,通过读目录,我们可以把书读薄了。这本书的目录非常有意思,都是采用人名或地名为目录。人物也是故事的灵魂,是故事曲折来回的主要成分。这本书的目录,很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主要的人物。即使是地名,也是在讲述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主要人物。介绍书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4.剖析题目
读着这本书,我的心中无数遍地想象过那片草房子。你印象中草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书中的草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交流。曹文轩先生为我们搭建的这座草房子古朴、温馨而又浪漫,他用诗意的语言把草房子“画”了出来,读完之后,宽敞结实的草房子,独特香味的苦艾,平静的溪流,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配乐范读,齐读书中对草房子的片段描写。
(三)阅读情节,赏析人物
曹文轩说: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的陡然急转和摇摆不定当中塑造。作者将桑桑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尽管并未单独成章进行记叙描写,但所有的事件中均有桑桑的影子映射参与其中。我们一起走进桑桑的故事。
1.学生默读学习单片段 1、片段 2,根据文段内容,边读边批注,用一个词概括你对桑桑的印象。(调皮、异想天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朗读,读出桑桑的调皮、异想天开。
2.书中说道: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课件演示桑桑为纸月和刘一水打架的视频。说说对桑桑的其他印象。再读文段 3,把你对桑桑的夸赞、表扬送进去。
3.通过这两个文段,看到了一个多面的桑桑。总结方法:如果在平时阅读中能够抓住关键情节,你离书中的人物就会更近。
4. 想象猜测:配乐,指名读下一个片段,思考生病的桑桑,是怎样面对自己的病情的。教师配乐读桑桑病重的段落,创设情境。桑桑的命运到底怎样呢?激励学生去书中寻找答案。
(四)点名主题,升华情感
出示曹文轩的话: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总结本课:《草房子》是一首忧伤的成长诗,它寄托着曹文轩童年的回忆,也是油麻地那些少年成长的印记。书中人物,即便在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可以坚韧不屈。正如草房子上的茅草,历经风吹雨打,依旧坚韧不朽。这正是曹文轩先生想要通过《草房子》告诉我们的。
(五)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通过刚才的片段,我们认识了一个多面的桑桑,《草房子》中,曹文轩老师用生动形象的笔触,给我们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其中一定有个人,有些事深深地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让人感动,令人难忘。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细细品味,慢慢记录,读完整本书后,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做一份阅读记录卡,参考评价标准自我完善,并与大家分享。
2.课下阅读曹文轩其他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