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案+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案+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1 06:50:12

文档简介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济教训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2、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主要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对革命措施、革命性质、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复杂历史事件的综合判断和深入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有关材料,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2、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的学习,帮助学习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重点】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意义
【难点】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成立


客观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主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懈努力


正式建立
1864年,在 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领导机构
指导思想
主要活动
意义
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与合作的中心,全世界 真正联合起来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的成立


特殊原因
法国在 中失败,政府对外投降签约,民族矛盾激化了
直接原因
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
经过
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革命措施
军队:建立 ;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制度:
结果
失 败
原 因
客观上
水平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主观上
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公社缺乏统一 的领导;没有马克思
主义理论作指导;没有前人的可借鉴的经验
史料链接:公民们,拿起武器来!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并且要我们支付他们卖国的代价。
读史感悟:
⑴上述号召是哪次事件过程中提出的?
⑵“凡尔赛反动分子”指的什么人?
⑶“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为什么“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
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⑴材料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政权?它成立于哪年?材料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逃往了什么地方?
⑵依据材料一,公社的命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巴黎公社坚决反对旧政府和旧法令,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
论从史出:有人评述,“巴黎公社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一次自发性的革命”。请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巴黎公社是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请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和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阶级基础
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
完善和传播
组织基础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成 立
巴黎大会
内 容
讨论国际劳工 、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通过“ ”的决议
特 点
组织 ,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党都是 ;内部派别斗争激烈, 主义占上风
解 散
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小结】
【能力测试】
1、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
A、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地结合
C、马克思是第一个国际的灵魂 D、它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标
2、下列各项中,提出官员由选举产生并要接受选民监督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国洋务运动 D、巴黎公社革命
3、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864年成立于伦敦 B、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它的成立使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D、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
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③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成立 ④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5、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6、第二国际瓦解的标志是( )
A、一战爆发后各国工人政党倒向本国政府
B、各国工人阶级在合法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C、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 D、布尔什维主义诞生
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学习内容分析
⑴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学习本课要帮助学生体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巴黎公社在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公社是以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的手段建立起来的,体现了以往工人运动的全部特点;同时,它也和过去的运动相似,带有自发性。公社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最重要的创造与贡献,就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尽管是雏形),这是巴黎公社伟大意义最主要的表现。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核心。巴黎公社以行动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以实践印证了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例。因此,公社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者分析
⑴已有知识状况及学习需要
就学习内容而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但初中教材中关于巴黎公社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而且对国际工人运动的相关内容学习兴趣有限。
⑵学习行为
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可以通过展示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通过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活学生思维;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学习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契机,但应该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说教。通过播放《国际歌》等环节,让学生体会无产阶级不屈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历史责任感。
教学目标设定
⑴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经验教训。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革命性质和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复杂历史事件的综合判断和深入分析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地图、文字)等学习有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精神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思想策略设计
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途径和模式,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及对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及政权建设的启示。
⑵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教师重点分析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⒈组织学生根据单元提示对本单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准备好材料、图片等资料。
(二)导入新课
  投影:巴黎公社社员墙。
问:看到这堵墙,同学们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学生回答。
  说的很好!这堵墙的肃穆、悲壮……来源于哪里呢?就来源于这堵墙上浸染着的鲜血和祭奠着的英灵。那段低低的灰砖墙,见证了人类历史的一页在此结束,无产阶级革命的悲歌从这儿响起。这段灰墙,便是“公社社员墙”。
  投影:巴黎公社社员墙正面特写
当我们走近这堵墙,我们可以看见一块两米多宽一米多高的长方形铁灰色大理石板,上面刻有纪念那段浴血奋战日子的烫金法文:
纪念公社死难者
1871年5月21日—28日
如果我们用心去聆听,我们还可以听见,这堵墙向我们静静的述说着——
1871年五月下旬,公社的事业已经失败,凡尔赛分子在巴黎市内大肆杀戮,血腥报复,大街小巷,枪声四起,血流成河。最后一批公社社员且战且退,退入了拉雪兹神父公墓,在墓龛和墓碑之间进行的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巷”战,而且比任何其他地方发生的巷战更艰苦,更残酷。最后,枪战声不祥地停止了,墓园里死一般的寂静。5月28日凌晨,被俘的一百四十七名公社战士,巴黎公社的最后一批英雄,被押到了公墓内一处荒坟的角落。枪声响起,他们一个一个倒下。巴黎公社七十二天的历史化成一曲悲歌,从此载入人类历史的史册。
整整一周的时间,公社战士的血洗刷着巴黎,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他们为什么而战斗?他们为什么失败了?他们留下了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想,让我们去悼念1871年的死难者们。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讲授新课
巴黎公社为什么会诞生?巴黎工人为什么用鲜血去捍卫它呢?让我们一起回到1870到1871年的法国。
  投影:
1870年到1871年的法国
1870年7月19日~9月2日,普法战争,法军失败。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示威游行,要求推翻帝国,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0年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政府消极抵抗,积极准备投降卖国,巴黎群众自发组成国民自卫军。
1870年10月31日和1871年1月22日,巴黎人民先后两次起义,口号:“反对内战”、“坚决抵抗”。
1870年2月26日,《凡尔赛初步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另给德国50万法郎赔款。
1870年3月10日,梯也尔政府开始展开对巴黎工人的斗争。
问:上述材料表明,当时的法国面临着哪些问题?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设计意图:适当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也为后面讲述“巴黎公社并不是建立在无产阶级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强烈要求之下,而是被严峻的民族危机提前催熟的果子”埋下伏笔。)
  投影:
材料一 1870年9月19日:……一致行动,宣布放弃一切不同意见,全力协助临时政府。
这个协助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同心协力保卫祖国,抗御外国侵略者。
——「法布朗基」《祖国在危急中》
  材料二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请结合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⒈材料一反映了临时政府刚成立时,工人阶级的态度如何?
  (支持临时政府保卫国家。)
  ⒉材料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
  ⒊什么原因导致了工人阶级对临时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临时政府不但没有努力抵御外敌,反而企图解除工人阶级的武装。)
可见,巴黎公社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他并不是建立在无产阶级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强烈要求之下,而是被严峻的民族危机提前催熟的果子。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巴黎公社的建立?我们来看马克思的一句话——
  投影:
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
——马克思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呢?巴黎公社和共产国际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第一目“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学生讨论回答。
因此,作为当时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的一部分,巴黎公社有其出现的必然性。
(设计意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目讲的是第一国际的史实。因为不是课标和本课重难点的要求,所以采取学生自主阅读归纳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投影: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1871年3月28日的巴黎广场上,“从人民胸膛中迸发出来的欢呼声是何等的震天动地!”
问:如果要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⑴从3月18日革命的对象和结果分析;⑵从公社委员的产生及构成分析;⑶从公社的措施分析。)
  问:分析巴黎公社的性质,最重要的要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公社采取的措施。)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第128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投影:
材料一 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不承认凡尔赛政府,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
材料二 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工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
材料三 之前各公共机关的高级职务均享有高薪,而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不应有高薪,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薪金每年为6000法郎。
  材料四 鉴于大批工厂被那些逃避义务和不顾工人利益的业主所遗弃,所以重新开工将不指望这些潜逃的业主而是靠工人协作社的力量,决定将遗弃工厂转交工人协作社。
  材料五 从即日起取缔面包房夜班制,不得在早晨五时前开工,凡违反者一律没收其面包,交由区政府分给穷人。
  任何公私机构都不得收取罚款和任意克扣职工工资,职工原薪应全数发放。
问: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
  (材料一——摧毁旧机构;材料二——选举公社委员会,实行人民监督;材料三——公职人员薪金法令;材料四——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触动资本主义所有制);材料五——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法令。)
  问:颁布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政治上——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法令。)
  问:由此可见,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投影:
  马克思说:“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主要通过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概括能力。
  投影:巴黎公社社员筑街垒;巴黎公社战士英勇战斗;巴黎公社社员英勇就义;巴黎公社社员墙。
  站在巴黎公社社员墙边,仿佛依稀看见城墙上沾满烈士的鲜血,在缅怀这些为了公社的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失败了?
  投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找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大大小小的盗贼,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材料二 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
材料三 一些大炮在寻找他们的炮架,而在不远处,炮架却在哭着寻找他们的大炮。
材料四 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材料五 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材料六 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没有乘胜打击敌人;军事准备不足,领导失误;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无产阶级较稚嫩,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注意在讨论的过程中,认真对待学生的不同看法,及时肯定合理的想法,对不完整的观点要帮助学生补充完整。
巴黎公社的战士们用鲜血祭奠了他们的失败,也用鲜血来记载了惨痛的教训。巴黎公社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他并不是建立在无产阶级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强烈要求之下,而是被严峻的民族危机提前催熟的果子,因此他的建立具有极强的偶然性,他是超前于时代的,这也决定了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作为当时工人运动的一次高潮,巴黎公社为后来的国际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投影:
材料一 废除旧军队、警察……代之以新的国民自卫军……
  材料二 规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
  材料三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问:公社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经济形式、生产和管理模式。)
问:这些措施“新”在哪里?
(“新”在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专政政权。)
最后,让我们一起聆听着巴黎公社社员留下的声音,追随着历史的足迹,看看国际共产主义者是如何用行动来缅怀和纪念1871年的英雄们的。
  播放音频:《国际歌》。投影:
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全国大罢工;
《资本论》被大量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
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
  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工人运动继续向前发展。)
  播放音频:《国际歌》。投影:《国际歌》歌词;欧仁·鲍狄埃像。
这就是我们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曲的歌词,这位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巴黎公社的幸存者欧仁·鲍狄埃。
《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中文的《国际歌》。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歌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又重新加以修订。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问:从歌声、歌词里,我们能读出哪些情感呢?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第二次播放《国际歌》,讲述《国际歌》创作的史实,让学生体会无产阶级不屈的斗争精神。学生的回答可见仁见智。)
一百多年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怀念巴黎公社,其实最好的怀念就是继承和发展他们的遗志。
(四)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科学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理论——实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理想——现实
(五)课后延伸
探究学习:探究国际歌在国际上广泛流传一百多年的原因。
教材以外教学资源
程曾厚:《革命的悲歌从这儿响起——巴黎公社社员墙》,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5-07/19/content_3237747.htm
「法」奥·布朗基著、顾良等译:《祖国在危急中》,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吴惕安、裴家勤、齐剑农译:《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报刊消息摘录》,商务印书馆出版1975年版
课后反思
本课理论性较强,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围绕课标灵活处理教材,淡化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史实,缩减课堂容量,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课重难点——巴黎公社的措施和经验教训——的突破上。教学时注重情境的设置,注重能力培养、方法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以实现有效教学。
课件29张PPT。上节回忆: 空想 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实践课程标准: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工人们住的是又湿又矮的木屋,祖孙三代挤一起,最值钱的家具是两张破椅子,没有床,只有一堆旧稻草。” 工人们开始以罢工作反抗,但是一个地方的工人不愿意干,另一个生活水平更低的地方的工人愿意干。这个国家的工人不愿干,另一个国家的工人可能有人肯干,怎么办?马克思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一国际;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
2)社会条件:
3)阶级条件:
4)直接因素:
5)领导因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57年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恩总结经验教训,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 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
②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
2,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年英国伦敦圣马丁教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国际工人协会 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
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3,历史意义: 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巴黎公社;1,历史背景:
1)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普军兵临城下;
2)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企图镇压人民;
3)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1871.3.18)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直接因素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色当战役后,普军长驱直入,侵占法国三分之一以上领土,19日普军包围了巴黎。9月1日,普军发动总攻。色当战役,法军大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被俘。俾斯麦路易·波拿巴 “我亲爱的兄弟,由于我不能和自己的军队一道去死,我只能把自己的佩剑献给陛下,我仍然是陛下的好兄弟。” ——路易·波拿巴市政厅 愤怒的巴黎人民冲进市政厅,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28日3,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①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
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废除资产阶级政权机关,
代之以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③公社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④国家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得
超过工人的工资。
· · · · · ·体现无产阶级革命
的伟大创举:
打碎……建立……体现无产阶级专政
的性质: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思考:你认为巴黎公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呢?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4、巴黎公社的结果: ——失败;“五月流血周”(5.21—5.28);
拉雪兹神甫公墓的战斗; 公社社员英勇就义拉雪兹神甫公墓“邪恶的侏儒”梯也尔”铁血宰相“俾斯麦“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
5、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材料一:“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   ——列宁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客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
——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材料二: “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没有乘胜打击敌人;  材料三: “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材料四:“一些大炮在寻找他们的炮架,而在不远处,炮架却在哭着寻找他们的大炮。” ——军事领导失误;  材料: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3)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公社精神永存
 公社战士共7.29万
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幸存者—-欧仁·鲍狄埃,在市郊一所简陋的木屋
里,写下了著名的国际无产阶级战斗歌曲---
《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三,第二国际的斗争;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国际工人运动的再次高涨;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
4)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2、成立:1889年7月14日 巴黎(1)第二国际成立时,作出了重大决议?(2)与第一国际相比,第二国际在组织
形式上的主要特点?第二国际组织松散
各国工人政党独立自主3、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解散。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修正主义泛滥。 ——以暴力斗争为主,自发性、分散性较强。 【问题探究】
19世纪早期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晚到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有着怎样的不同?——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较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