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4.3《影响气候的因素》湘教版地理课件【课件研究所】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4.3《影响气候的因素》湘教版地理课件【课件研究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5 16: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版权声明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地形
地势
海陆
位置
人类活动
90°
直射
斜射
照射面积小
=光照集中
=太阳辐射强
照射面积大
=光照分散
=太阳辐射弱
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
思考
日出
日落
正午:12点
正午时刻
一天当中影子长短变化
思考
日出时刻
正午时刻
日落时刻
早:长
中:短
晚:长
太阳高度越大,
影子越长
思考
为什么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1.太阳高度随着纬度如何变化?
2.纬度的不同,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有何不同?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
纬度越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春分
3.21
春分
3月
21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
短情况
现象
节气
春分
3月21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
夏至
6.22
夏至
6月
22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
短情况
现象
节气
春分
3月21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
夏至
6月22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
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秋分9.23
秋分
9月
23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
短情况
现象
节气
春分
3月21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
夏至
6月22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
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秋分
9月23前后
赤道
全球昼
夜平分
/
冬至12.22
。。。。
冬至
12
22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
短情况
现象
节气
春分
3月21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
夏至
6月22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
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秋分
9月23前后
赤道
全球昼
夜平分
/
冬至
12月22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
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根据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是否有太阳垂直照射
是否有极昼极夜
将地球表面划分
五带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南极圈 66.5°S
北极圈 66.5°N
有太阳直射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夏至
6月
22
北极圈内
24小时白天
南极圈内
24小时黑夜
冬至则
情况相反
极昼
极夜
极光
请问哪个节气是在北极观察极光的最佳日期?
冬至,有极夜,观察时间长
英国南部
21CM
德国西部
26CM
德国东部
38CM
波兰中部
52CM
俄罗斯西部
78CM
·下图反映了欧洲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到俄罗斯西部
的墙壁厚度的不同
1.厚的墙壁能起到什么作用?墙壁的递变情况怎样的?
2.墙壁厚度变化说明了这些地方什么存在差异?
3.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个差异?
保暖的作用,越靠近内陆墙壁越厚
代表这里的气温存在差异
越靠近内陆气候越冷
海陆因素
喜马拉雅山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回忆降水的类型,看图试分析乞拉朋齐能成为世界雨季的原因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
1.乞拉朋齐所处的位置是喜马拉雅的______坡
迎风
2.是什么因素造成乞拉朋齐降水多
地形因素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它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夏季,青藏高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请回忆气温的内容,说一下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个情况产生?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是地形因素
青藏高原
地形
海拔越高气候温越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气候差异
导致
都市化密集度高的中心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周围郊区高,并且气温在晚上也很难散去,因此形成了像岛屿一样中间凸起的气温分布图,因此称为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1.绿化的减少,植物蒸发可以起到散热作用
热岛效应的原因
2.地面不透水铺面的增加
透水层(比如草地,泥地)能通过毛细现象把地下水拉到地面进行蒸发散热
焚烧化石燃料,
如石油,煤炭
二氧化碳增加
砍伐森林,
植物光合作用
减弱
二氧化碳增加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
请写出造成下列气候差异的因素
1.天津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多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赤道地区全年炎热,极地地区终年严寒
4.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