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8《狼》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8《狼》复习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5 17: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狼》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狼》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翻译,总结课文中特殊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
2.初步掌握广东省中考省卷常见题型——断句题解题方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通过与《聊斋志异》中另外一篇与狼相关的文言文进行对比阅读分析狼和屠夫形象特点,理解文章深刻讽喻意义。
二、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图片演示法、习题讲评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政策解读,异同对比
教师向学生展示近三年省级统一命题中考卷文言文题型,引导学生思考省卷与市统一命题题型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重视对文言文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能力考查,尤其是突出对特殊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的考查,考查题型既有一词多义辨析选择题、词语解释正误判断选择题,也有直接翻译加点字的填空题。
不同点:
1.省卷文言文每年必考断句题,与高考文言断句题接轨。而近几年广州市卷和各区模拟卷几乎没有涉及断句题。
2. 省卷文意理解考查近年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市卷则多为选择题,省卷对文意理解要求更高。
3.应当特别注意2021年省卷出现的将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整合考查对比阅读能力。
启示:应加强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二)朗读全文:熟悉句读,归纳方法
1.展示没有标点符号的《聊斋志异》古籍版本照片,引入句读概念
齐读课文:去掉标点符号象达中学102班学生插画作品的《狼》课文(选录如下)
3.简单归纳断句技巧:
(三)游戏互动:看图找错,联想成语
课堂游戏内容:本环节展示班级几位“神笔马良”为课文所绘制的有错误的插画作品,其他同学参与“大家一起来找茬”的看图找错游戏。要求学生找错时要在原文找到相应文言词汇作为依据,并运用成语联想法推断重点文言词汇意思。
①狼的眼神应当凶狠而非睁着它的“卡姿兰大眼睛”,显得温柔、楚楚可怜。
依据词:“眈眈”(成语联想:“虎视眈眈”;眈眈:凶狠注视样子)
②屠夫背着担子错误。
依据词:“弛”(成语联想:“张弛有度”;弛:放下)
③屠夫没有背靠麦草堆。
依据词:“倚”(成语联想:“倚马可待”:意思是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倚:靠)
趴在地上的应当是一条狼而不是狗(成语联想:犬牙差互;犬:名作状,像狗一样)
狼的身子只露出屁股尾巴一点了,而非大半个身子露出(“止”通“只”)
(四)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文言现象
(五)随堂练习:对比阅读,探究文意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略(本课课文)
重点字翻译点拨:“豕”意思?
【成语联想法】狼奔豕突:像狼和猪东奔西撞一样。形容成群的坏人到处乱窜破坏。豕:猪
【解析】“股 直 不 能 屈”和“ 口 张 不 得 合”是句式对称的对偶句,所以中间断一下。由此总结断句第四种方法:4.注意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
3.甲乙两文中屠夫有何异同,请结合原文分析。
【解析】
同:甲乙两文屠夫都机智勇敢果断,他们都急中生智想到用草垛或草房子作为自己的庇护,在抓住杀敌时机时果断勇敢出手,使出屠夫刀劈或吹猪的绝技杀死狼。此外,他们都细心谨慎,一个杀死狼以后不忘转视积薪后排除风险,另一个在确定狼不动后用绳子捆紧才走出房子。
异:乙文屠夫从一开始就知道狼非善类,在面对危机时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智取狼命。而甲文屠夫最开始时对狼心存幻想,一味妥协退让,直到无路可退、危在旦夕才反御为攻,性格勇敢中有一丝软弱。
4.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甲文第一部分是叙事,主要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其中“杀狼”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B.甲文中写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而“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则写出了狼的狡诈。
C.甲文篇幅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甲乙两文都采取先记叙后议论的形式,在文章末尾赞颂人的智慧与力量,嘲讽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解析】
【结构】A正确。遇狼是故事开端,惧狼是故事发展,御狼是故事进一步发展,杀狼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形象】B正确。狼:贪婪、凶狠、狡诈;屠夫:一开始软弱妥协,心存幻想,后面果断勇敢,警觉细致。
【手法】C错,甲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有少量心理描写。
【表达方式】D正确,甲乙两文都是先记叙后议论
【主题】主题分析设置以下活动:
(1)课堂活动:对比朗读结尾最后一段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 狼亦黠,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明确:感受虚词表情达意作用,读出作者对狡猾凶残的狼的不屑嘲讽语气。
(2)引用郭沫若评价蒲松龄《聊斋志异》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明确:狼有着深层象征讽喻意义。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贪婪、凶狠、狡诈的贪官污吏恶人的无情嘲讽,赞美了屠夫的勇敢机智。面对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要心存幻想,软弱妥协,而应站起反抗,邪终不压正。
(六)布置作业:课后观影,辩证思考
在以农耕生活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狼大多是以贪婪凶狠狡诈的负面形象出现,但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古代突厥系民族却将狼图腾作为一种崇拜的信仰。很多现代企业公司也推崇拼搏团结的“狼性文化”企业精神建设。课后请你观看电影《狼图腾》或姜戎创作的长篇小说《狼图腾》,谈谈你对“狼”文化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