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5 17:5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记“搓捻、惭愧”等词的读音,熟记“绽、慨”等字的字形;理解“企盼、恍然大悟”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跳读,从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语句和对比手法入手,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细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格魅力,体会作者作为盲聋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4.通过促读,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学习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热爱生命的精神,懂得自强。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懂得感恩。
教学方法
默读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助读材料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盲聋哑人。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
1882年1月,急性脑充血病高烧,从此失明失聪,任性、野蛮,狂躁,父母无计可施,努力寻求帮助。
1887年3月,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1888年,进入柏金斯女子学校,学习盲文。
1890年,跟另一位老师萨拉学习唇语和发声。
1896年,进入中学,学习读唇,学习德语,法语。
1899年,考入哈佛大学,创作。
1968年6月1日,去世,享年将近88岁。
一生中共创作14部作品,代表作《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一生中受到富兰克林总统、罗斯福总统、艾森豪威尔、马克·吐温、卓别林等名人的礼遇。
一生中到访欧洲、埃及、澳大利亚和日本,为激励盲人做演讲,并建立慈善机构。
——以上信息来源:英文读物《Helen Keller Courage in the Dark》,赵老师整理。
2.作品简介
课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其中《再塑生命的人》原文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篇文章合编在一起。
“第一天,我要去见那些好心、亲切的人,因为他们的友谊我的生活才变得有意义。首先,我要深情地凝望我亲爱的安妮 沙莉文 梅西夫人。在我还是懵懂孩童的时候,她来到我的身边,向我揭示了外面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如不方便,可阅读老师准备的资料。
2.6分钟默读完课文(读全文1611字,默读速度标准:一分钟300字),不回读,不指读,不动唇,按四步骤法(一读、二标段、三注音、四概括)预习课文。
3.整体感知:“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沙莉文老师,她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再塑生命”字面意思是什么?重新塑造生命。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安妮 沙莉文老师评价的一句话。在书上划波浪线。可见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_感激,崇敬,爱戴
4.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解释写成语。
搓捻( cuōniǎn) 怦怦(pēngpēng) 抚(fǔ)弄
绽(zhàn)开 惭愧(cánkuì) 譬(pì)如
感kǎi( 慨 ) 恍然大悟(huǎng)花团锦簇(jǐn)
jié (截)然 ào(奥)秘 拼凑(còu)企盼(qǐ)
(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疲倦不堪):非常疲乏,难以忍受。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所作所为):所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
二、堂上研学
1.活动一——感知生命状态:游戏引入,感知盲人的心理。
2.活动二——对比生命状态:生命的两种面貌(生命原貌,新生命)在文中找出对比之处。用尖括号〈 〉括起来。你发现海伦改变了吗?
3.活动三——再塑生命过程:老师做了哪些事来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海伦从中获得了什么?
段落 事件 生命
5段 给“我”拥抱 爱、温暖
6段 送“我”布娃娃 爱、温暖
6-8段 教“我”拼写单词 知识、真理
9-12段 教“我”认识事物 灵魂光明希望快乐自由
教“我”分辨水和杯
4. 活动四——揭秘生命原因:揭秘再塑生命成功的原因 (内因+外因),并说说标题“再塑生命的人”标题的含义?注意知识勾连《秋天的怀念》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
内因:海伦·凯勒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极高的悟性、坚强的毅力。
外因: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了解儿童心理、热爱教育对象、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
标题含义:
表层含义:重新塑造海伦生命的人。
深层含义:海伦在莎莉文老师付出爱传递真理的教育下,灵魂被激活,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生命有了价值和意义(引申义)。
5.活动五——迁移拓展:向大家分享你曾看过的、听过的“再塑”生命的故事,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人物,经历,精神品质,精炼评价)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在素材积累本上,积累一个再塑生命的故事。运用人物,经历,精神品质,精炼评价的方式。
2.阅读推荐材料《再塑生命的人》(课文未录入部分,见研学稿),思考自己的生命哪些地方需要被再塑?你将会做哪些努力?请写在作文本上,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重视情境创设,用闭眼找座位的游戏模仿盲人生活,创设真实情境体验让学生深切感知盲人生命状态的不易,感受生命和光明的宝贵,学生乐学、乐思,体现融乐教学理念。
2.研学问题清晰,目标明确,通过把握海伦前后不同的生命状态这一关键,来体会海伦和沙莉文老师的形象和魅力。
3.注重朗读及写作技巧的点拨,注重文本对话,善于启发,循序渐进,学生能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4.需改善之处:活动三“再塑过程”概括事件的表格最好给出范例,突出关键事件,重点体会沙莉文老师的智慧和爱心,为后边播放视频节约时间,海伦的精神会更能震撼学生,情感教育会更到位一些。
5.需思考之处: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如何体现“自读”课型特点?需要更多思考,下次自读课文应尝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做批注、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