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一、单选题
1.秋高气爽,慈利琵琶洲的花海鲜花怒放,我们老远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屋里喷了香水后充满香味
B.化学实验室内充满药品味
C.汽车疾驶而过,车后卷起烟尘
D.用樟脑保存衣物,衣柜内充满樟脑味
4.“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事实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 )
A.数量很多 B.体积很小 C.不停地运动 D.有间隙
5.缉毒犬能根据气味找到毒品是因为( )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隔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C.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D.不同元素的原子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喷洒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 B.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率
C.水分子间的间隔 D.水分子的能量
8.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
A.2H B.2CO C.2SO4 D.SO2
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0.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B.水(H2O)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C.等体积的冰和水含有不同数目的水分子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11.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1 mL水和1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mL,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1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
B.芝麻麻和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分子间存在间隔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快速鼓起——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燃烧是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14.云南地震时,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1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二、填空题
16.走进食堂,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17.如图为探究分子运动的相关实验。
(1)该实验的现象是 。
(2)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18.根据所学分子的知识填空:1. 8g水通常状况下为1.8 mL,加热变成水蒸气后约为2240 mL,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填“发生了”或“没发生”)改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填“不变”“加快”或“减慢”),水分子间的间距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 。
19.在A、B两个均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3滴;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氨水呈碱性).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A ,烧杯B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从分子角度答) .
20.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 ; 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
三、实验题
21.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中,观察到品红在 (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原因是 。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 、 。混合均匀后,分子会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D 6.B 7.A 8.B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C
16.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17.品红慢慢的溶解,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且热水溶液的颜色变红的快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高运动快
18.没发生 加快 增大 物理 水分子
19.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0.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21.(1)甲烧杯内溶液变红 与甲烧杯对照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