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提分训练-1(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提分训练-1(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5 23: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提分训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大数据点餐
材料一:
一家披萨店,外卖电话响了,店长拿起电话。
店长:×××披萨店。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为您服务的吗?
顾客:你好,我想要一份披萨。
店长:请问您是陈先生吗?
顾客:你怎么知道我姓陈?
店长:陈先生,因为我们联机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接了三大通信服务商,看到您的来电号码,我就知道您贵姓了。
顾客:哦,我想要一个海鲜至尊披萨。
店长:陈先生,海鲜披萨不适合您,建议您另选一种……根据您的医疗记录,您的血尿酸值偏高……您可以试试我们店最经典的田园蔬菜披萨,低脂、健康,符合您现阶段的饮食要求。
顾客: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这种?
店长:您上周在一家网上书店买了一本《低脂健康食谱》,其中就有这款披萨的菜谱。
……
店长:我这边看到您家是在解放路东段22号。您名下登记有一辆车牌号为×××的轿车,这辆车目前正在距离您家不到两分钟车程的地方。如果您等不及,可以回家拿了现金,开车来店里取,这大概要10分钟,正好是一个披萨出炉的时间。这样,您总共只需花15至20分钟就可以将披萨拿回家,比我们送货上门要快。
顾客差点儿晕倒。
材料二: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的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1)在材料一中,披萨店运用了各方面的大数据,以下选项中没有被运用到的是( )
A.通信 B.医疗 C.体育运动 D.网络购物 E.交通
(2)材料一中所提及的“CRM”意思是( )
A.客户关系链接 B.客户关系服务 C.客户关系总结 D.客户关系管理
(3)根据以材料,你认为“大数据”的真正含义是( )
A.信息时代产生的部分数据 B.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
C.每个人的生活轨迹 D.海量数据在人为控制下的数据整合
(4)读完这两则材料,你发现大数据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中的披萨店为顾客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但是顾客差点儿晕倒,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生活实际,从正反两面谈谈你对大数据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 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芉芉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了一口气了,又得赶紧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阅读全文,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喜欢夏天的旋律。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C.夏天的色彩是赤红的。
D.夏天的旋律是急促的。
(2)“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句话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引出中心
(3)文中作者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请试着写出两句古代文人描写夏天的诗句。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夏感”的理解。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 ,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上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联系上下文,模仿第④段,将第⑤段补充完整。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阅读第④⑤⑥段,填空: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4)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间万物会因互不嫌弃而生存,因互相扶持而美丽。
B.要学会接纳、包容别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C.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D.只要不怕困难,顽强生活,就一定你能成功。
4. 主题阅读拓展。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景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中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是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的?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在飘荡。盲姑娘,(táo zuì)________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在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远方,那开满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
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紧抿的嘴唇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睛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周围那一片悄然飘落的夜色,仿佛被她的歌声照亮了。我的眼里,只有叮咚作响的清泉,只有新鲜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对向光明的天空奋力扑腾的柔嫩的翅膀,还有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mí màn)________,
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根据短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运用了( )。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补叙
(3)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与“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相照应的一句话,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盲姑娘的音乐天赋。
B.作为线索,使全文更加紧凑。
C.烘托人物性格,表现盲姑娘对光明的向往。
D.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
(5)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写了“我”听盲姑娘唱歌时的感想。
B.“我”相信盲姑娘从这歌声中获得了鼓舞自己的信心。
C.这歌声能把当时悄然飘落的夜色驱走。
D.句中的“黑暗”指盲姑娘因残疾而遇到的人生困难。
(6)母亲给女儿拉琴,这是因为________。(用文中的话填空)
(7)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热爱女儿。
B.人类热爱音乐。
C.人类不能没有理解、同情。
D.人类向往光明。
(参考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1)C
(2)D
(3)B
(4)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
(5)个人隐私被泄露。
二、课外拓展阅读
2. (1)C
(2)A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通过描绘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体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表达对夏季的赞美。
3. (1)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
(2)落叶时节却繁花满枝。
(3) 拟人 对比 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4)C
4. (1)陶醉 弥漫
(2)C
(3)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
(4)A
(5)C
(6)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
(7)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