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提分训练-2(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提分训练-2(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09: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读下面材料,答题。
材料一: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手机不在身边会觉得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材料二:据报道,10月17日,安徽合肥一地铁站,一名女子下楼梯时玩手机,结果一脚踩空,踉跄几步后甩至二十几级台阶下,面部毁容。像这样因为走路看手机发生的悲剧数不胜数。
材料三: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气之下甩盘离席。
(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材料二的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3)读了材料三,我们不由得想起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请你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问题设计一条广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手机之类的“网络阅读”被称作是“浅阅读”,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对此,你怎么看?请用20字左右文字表达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外拓展阅读
2.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做了二十年地方官,名声越来越大。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官。
王安石一到京城,宋神宗就叫他单独进宫谈话。神宗一见面就问他说:“你看要治理国家,该从哪儿着手?”
王安石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先从改革旧的法度,建立新的法制开始。”
宋神宗要他回去写个详细的改革意见。王安石回家以后,当天晚上就写了一份意见书,第二天送给宋神宗。宋神宗认为王安石提出的意见都合他的心意,越加信任王安石了。后来,宋神宗把王安石提升为副宰相。那时候,朝廷里名义上有四名宰相,病的病了,老的老了,有的虽然不病不老,但是一听见改革就叫苦连天。王安石知道,跟这些人一起办不了大事,经过宋神宗批准,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这样一来,他就放开手脚进行改革了。
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一,青苗法。这个办法是他在鄞(yín)县试用过的,现在拿来推广到全国实行。二,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三,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民户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四,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五,保甲法。政府把农民按住户组织起来,每十家是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编入军队打仗。
王安石的变法对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最后变法以失败告终。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着手 从容 宰相
(2)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叫苦连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______法,______法,______法,______法,______法。
(4)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你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外阅读练习。
真正的智巷
孔庆东
鲁迅是个生活上很细心的人,比如说他收到很多来信,他都认真地把信封拆开然后翻过来粘好,作为给别人回信用。所以鲁迅不用买信封,他给人回信的信封都是用来信的信封翻过来做的,人家给他寄包裹,他把绳子解下来,认真地系好放在抽屉里,等到自己寄包裹的时候用。他非常细致,没事把屋里整理得井并有条,特别喜欢收拾东西。
他虽是细心的人,但不是跟人家斤斤计较的人,他在对待朋友、对待青年、对待学生方面,更多的时候是非常大度的。当时有很多青年跟鲁迅不客气,有一个北大的旁听生叫冯省三的,有一次就跑到鲁迅家里去,对鲁迅说,你看我的鞋子都跑破了,我刚才看到你门口有修鞋的,你把这鞋拿去给我修一修。鲁迅说∶"是,是,是,好的,你先休息吧,我去给你修鞋。冯省三就躺在床上休息,鲁迅把他的鞋脱下来,拿到门口去修,花了几毛钱修好然把鞋子拿回来给他穿上。冯省三说修得这么慢,连谢谢都没说,穿上鞋子就跑了,走的时候还挺不高兴呢。
鲁迅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呢,这个冯省三同学是一个山东人,鲁迅就说,山东人真是直爽啊!对待这样的青年,鲁讯没有计较,也没有说他不懂礼貌,只是说这孩子真直爽。鲁迅知道冯省三做得不对,但是不和他计较。所以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聪明是知道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如何对待不同的场面。
(1)仿写词语。
例∶井井有条 斤斤计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你体会到冯省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然后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和本组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
(2)因为走路看手机造成了许多悲剧
(3)莫让手机冷漠了亲情
(4)我也认为要重视纸质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阅读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是也有缺点,比如损伤视力、健康等,因此我们不能老是网络阅读。而纸质阅读的优点很多,如内容方便查找,可以反复阅读加深印象,方便做记录或者读书笔记。
二、课外拓展阅读
2. (1)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这句话是对妈妈的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因我对书的喜爱感到自豪,又为无法满足我的小小心愿而内疚。
(3)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心情迫切。;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4)示例: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的是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它是上小学时,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外婆说:“我不能天天陪着你,就让这台灯伴着你读书,就好像外婆看着你读书一样。”现在我即将初中毕业了,明年上高中我还要将这个小台灯带到学校,记住外婆的叮咛,好好学习。
3. (1)zhuò;còng;xiàng
(2)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不断叫苦,形容痛苦得很
(3)青苗;农田水利;免役;方田均税;保甲
(4)王安石变法对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
(5)王安石是一个热爱国家,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大胆改革的人。
4. (1)息息相关;欣欣向荣;昏昏欲睡;滔滔不绝
(2)冯省三是个直爽的人,但是做事不懂礼貌,不尊重师长。
(3)所以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聪明是知道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如何对待不同的场面。
启发:生活之中,我们要学会大度与宽容,要懂得如何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场面。
(4)我心中的鲁迅是一个热爱文学事业,用笔和敌人斗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