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提分训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1)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站牌示意图,末班车的发车时间是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王晓家在陶然桥北。她从北京南站下火车,坐这路车,只需两站就可以到家了。( )
②坐这路车时,买票最多需要两元钱。( )
(3)李丽住在太平街,和你约好在崇文门内见面。你该如何跟她说明乘车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榴
12年前我搬来这里,最高兴的是从此有了阳台,可以养花。
但这个阳台不理想:冬天的阳光得不到,夏天两头晒。
所以我的盆花活得艰难,只要我稍有懈怠,它们立刻枯萎,而且救不过来。就这样相继死去许多株,于是栽栽种种,我阳台上的盆花不停地变换。
但是有一株从来没有死过,就是石榴。它是惟一的元老。
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小苗;花农要价高,说是果石榴。有一种叫花石榴的只开花。
我不懂行,但不愿凭空怀疑人,就买下了。真还是果石榴。
从此每年7月,它开花、结果,到国庆节时,大的已如小孩子儿拳头,胭脂般地红着;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但籽粒微酸,不好认真吃。
于是我产生了个观念,石榴易活,我家石榴尤其不会死。
然而今年情况不妙。7月过完,它一直不开花,8月中旬,枝叶突然开始发黄——这个迹象同其他盆花的死亡先兆一模一样。
我开始全力抢救它,例如每天浇水喷水若干次,检查病虫害……它依然每况愈下。
到了中央气象台宣布今年的酷热及持续时间是建国四十多年来之最时,我明白石榴完了。
那几天我老想着《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老爸爸的话:“他连星期肉菜汤都不吃,他连星期肉菜汤不想吃。”(他指伏契克——作者,捷克革命家——受刑严重,失去食欲。)
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
有几天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一个壮汉对一株盆花的伤感无法诉说。
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不是含有一线希望,而是出于一种情份: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
我照施肥、照浇水、照拔草、照松土,你要怎样是天意了。我将我的心尽到——石榴啊!
9月10日,即今年酷暑强弩之末时,外出两天的我归来大吃一惊:
石榴满枝红花,浓如鲜血!
它什么时候打的苞,谁也不知道!
数一数,35朵,它从来没在9月开过花!它从没开过这许多的花!而且它的枝叶依然枯黄。就是说,它在死亡线上挣扎了整整一个夏天后,它憋了整整一个酷暑的生命全部用来开花结果了。
(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
②煞有介事: 。
(2)第⒃段中“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主意”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章内容,谈谈石榴复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领会第⒀段句子“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停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一些已绽放的白花花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像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我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_____阳光下_____姹紫嫣红_____楼后_____月光下_____洁白如雪_____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①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①坚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柔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⑩段中文句横线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楼前_____阳光下_____姹紫嫣红_____楼后_____月光下_____洁白如雪_____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说说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粗粗”“长长”“硕大”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花长得健康有生机;“羞怯”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和美丽。
B.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方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C.文章第⑧段,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6)读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 教育 教导)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断绝 谢绝 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入 深思 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涌现 出现 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横线上。
①青年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
②嘴里还带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 )
③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与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理解题目“后生可畏”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我”和“爸爸”,你最喜欢谁?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1)公交车;23:00
(2)正确;错误
(3)李丽,你可以乘坐开往东直门枢纽站方向的106路公交车,从太平街站上车,在崇文门内站下车。
二、课外拓展阅读
2. (1)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原指故作姿态,让人感到一本正经、真有其事,有贬义;文中是指石榴认认真真的开花的样子。褒义
(2)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3)“我”的精心照料。
(4)反复,起强调作用。表现了酷热的程度,更表现了作者对石榴的痛惜之情。
3. (1)枯燥而乏味;丰富而充满温情
(2),;,;;;,;,;。
(3)①外貌美:花朵配着绿叶,像美丽优雅的仕女;庄重里透着羞怯。②气质美: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令人舒坦。③品质美: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不怨天尤人,并且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4)第⑥段是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A,C
(6)略
4. (1)后生可畏;乳臭未干;疾言厉色
(2)教训;谢绝;深刻;浮现
(3)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4)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5)“畏”有佩服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6)喜欢文中的“爸爸”,因为“爸爸”能听取孩子的建议,改变旧的观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