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5 18:03:59

文档简介

盐城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联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8页;答题卷1至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3小题,合计46分)
文爱好者于2023年5月20日-21日连续两天对某恒星进行观测。据此完成1~2小题。
1.若观测者于2023年5月20日20点在甲地观测到该恒星位于天顶的a处,观测者于5月21日20点在甲位置观测该恒星,该恒星的位置在图中的( )
A.A B.B C.C D.d
2.在这两天( )
A.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太阳直射点南移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小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4.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左图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右图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5.左图航天员面朝的方位是( )
A.偏东方 B.偏南方 C.偏西方 D.偏北方
6.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文昌发射中心(19°N,110°E)两地( )
A.两地昼长越来越短 B.正午太阳方位均一直位于正南
C.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一直不变 D.昼长的差值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下图斜线部分表示5月9日,非斜线部分表示5月10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7~8小题。
7.此时C点的区时是( )
A.6时 B.12时 C.18时 D.24时
8.两条日界线分别是( )
A.180°,0° B.180°,90°W C.180°,90°E D.180°,60°W
下图示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0小题。
9.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66.5°S B.74.5°N C.81.5°S D.51.5°N
10.图中P点的月份可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1月
立秋也称七月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2年8月7日20时28分57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下列各组节气中,盐城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惊蛰、清明 B.大暑、小满 C.谷雨、霜降 D.大寒、大雪
12.下图中最能示意寒露这天盐城(约33°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C.D.
日晷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一般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赤道式日晷主要由一根指向北极星并用于投射太阳阴影的指针(晷针)、承受指针投影的投影面(即晷面,器面上有刻度线)组成,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关系。下面三幅图中左图示意赤道式日晷的放置及部分节气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右图为安放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日晷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关于安放在北京故宫赤道式日晷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年中晷影在夏至日转过的角度最大
B.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a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的余角
C.晷针针影的移动方向在晷盘正反面均为自西向东
D.一天中,当地正午时晷针投影的长度最短
14.根据三幅图中的右图日晷晷影位置,可推测当地此时为( )
A.冬半年上午 B.夏半年上午 C.夏半年正午 D.夏半年下午
位于福建沿海东山岛上的风动石状似仙桃,屹立于磐石上,狂风吹来时轻轻摇晃不定,但又不会倒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该巨石是花岗岩,岩石坚硬致密,晶体颗粒较粗,主要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组成。下图为“岩浆、沉积物及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5~16小题。
15.东山风动石最可能属于图中的( )
A.甲类 B.乙类 C.丁类 D.戊类
16.该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岩浆活动 ②风化作用 ③风力沉积 ④海浪侵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17~19小题。
17. 下列正确的为( )
A. 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外力作用有关 B. 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板块张裂有关
C.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 可在丙河上游选址建水库
18. 下列正确的是( )
A.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 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 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19.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河床横剖面的是( )
A. B. C. D.
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下图)。据此完成20~21小题。
20.B处地貌为( )
A.断块山 B.火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2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明代的《沔阳蝴.志》记载:“汉水至浊,与江湖水合,其流必澄,故常填淤,而组泽之区因成沃壤。民渐茭剔(清除植被),垦为阡陌。又因其地之高下,修堤防以障之。大者轮广(纵横)数十里,小者十余里,谓之日垸……垸愈多,水愈迫。”完成22~23小题。
22.汉水从“至浊”到“必澄”的过程,体现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侵蚀 B.侵蚀、搬运 C.搬运、堆积 D.堆积、风化、
23.“垸愈多,水愈迫”的原因是圩垸造成汉水( )
A.流速减缓 B.河道变窄 C.落差加大 D.含沙量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读图综合题(共3大题,合计5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昼长/h

根据材料一,写出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的地理坐标。(2分)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6分)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晨线。

材料二:下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为“圭表示意图”。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
当地球从②位置运行至③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2分)
右图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左图中哪个位置(写数字)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什么方向?(4分)
右图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我国什么地区请写出这些地区的纬度范围,并且说出这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值。(4分)
25.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判断图中F1F2、F3F4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形及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完整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3)分析图中河流成因,并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从图中标注字母的区域选择该地区地下水分布可能较多且存储条件较好的一处,并说明理由。(6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厚田沙漠位于江西赣江下游西岸,多沙山和沙洲,号称“江南第一沙漠”。区内多大风天气,降水季节变化大。距今1万年前,这片区域曾是赣江古河床所在,后因赣江下切使两岸抬升,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在偏南风影响下,每年夏季,受厚田沙漠影响,南昌市区空气湿度降低和大气悬浮颗粒增多。
材料二:冬春季东北风频率大,风沙活动剧烈。研究发现,厚田沙漠砂砾较粗大、平均粒径的为0.35mm(西北干旱地区平均粒径约为0.016—0.24mm),起动风速达8米/秒(起动风速指能使地面沙粒开始移动的风速,西北干旱地区的起动风速平均约为4.5米/秒)。下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和景观示意图。
分析厚田沙漠的形成过程。(6分)
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分析厚田沙漠风沙起动风速更大的原因。(4分)
(4)从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治理厚田沙漠沙化应采取的具体措施。(8分)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学情调研联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3小题,合计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A A B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D D B B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D D D B C B
二、读图综合题(共3大题,合计54分)
24.18分
(1)2分:(20°N,135°W)
(2)6分: 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晨线(6个要素各1分)见下图。画图时要注意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同时注意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3)2分: 先变慢,后变快
(4)4分: ④(2分) 南北(2分)
(5)4分: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2分) 46°52’(2分)
25.18分
(1)4分: 断层(2分),F1F2、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2分)。
(2)8分: 山谷(2分),理由:图示地区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弯曲,故图示地区地形主要是山谷(2分);地质构造:向斜(2分),理由:图示地区中部A处岩层新,其南北两侧岩层老,故图示地区在F1F2、F3F4形成之前,完整地质构造为向斜(2分)。
(3)6分 : 岩层断裂后遭侵蚀而成(2分) A处(2分) 位于向斜构造中部,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2分)
26.18分
(1)6分: 冬季赣江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该地冬季降水少,风速大,风力不断搬运沙源物质(2分);被风力搬运的沙源物质,在近岸处风力受阻,不断堆积,最终形成厚田沙漠(2分)。
(2)4分: 该区域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沙源含水量大(2分);砂砾粒径大,起沙风速大(2分)。
(3)8分: 由于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热量充足(2分);而且厚田沙漠靠近赣江,由此可知治沙所需的水源充足(2分);因此,可以采用生物工程措施治理,可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体系,阻挡沙地的移动(2分);沙漠内部种植草类植物,起到固沙作用(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