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复习旧知
1.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是什么?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及意义
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中国进入什么政府统治时期?
4.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引发了宋案,宋案引发了什么革命
5.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了什么革命?
1912.1.1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1912.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中国风民国PPT模板
八上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政治上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屈服日本,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8月3日,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政客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鼓吹帝制。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中华帝国大皇帝。12月13日,发布称帝后第一道申令:捕杀乱党。
虽是民主政体,但是袁世凯却实行专制统治,民众并没有获得权利。
经济上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895--1911年间,全国注册厂矿企业687万家,1912-1915年间,迅速激增至2300万家,年均办厂79家。
据统计,1912年至1919年,全国盐税、烟酒税各增加3倍,印花税增加6倍……而在贵州,杂捐杂税有32种,奉天有33种,福建和河南则均达43种。——曾宪林《北伐战争史》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是北洋政府的政策阻碍其发展。
文化上
袁世凯称帝以后,率领大臣祭拜孔子
我进北大的时候(注:1915年),北京的人还称它为大学堂,当时北大的大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都还认为上北京大学就是要得到一个“进士出身”,为将来做官的正途。
—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子民先生》
国家宣传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民众还沉浸在旧文化中
一、背景:新文化运动因何发生
如何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状况呢?
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敬告青年》(1915年9月)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阵地
北大的钟声
(又名:宽容)
沈嘉蔚 1988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大之父”蔡元培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新青年》第七卷第2号】
阿毛:“爸爸呀,你当真看着我饿死吗?”
王举人:“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
死后第二天,县太爷派人送来“贞烈可风”四个字的一方匾额。
1.王举人为什么要看着女儿被活活饿死?
在旧道德标准(三纲五常)的要求下,如果阿毛继续活着,他们一家都会被耻笑。
旧道德:“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
内容一: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自由民主权利
人格独立
个性解放
二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科 学
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高举的两面旗帜
口号
材料:从前有个秀才到城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有歧义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形式
内容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使用标点符号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新青年》从第四卷起就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北洋政府教育部1920年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训令。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
使用白话文有怎样的影响?
扩大了新文化的传播范围;
促进新文化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
文化平民化
《新青年》发行量激增到20000册。白话文贴近大众,有利于民众的启蒙,其推广有一日千里之势。之后,全国出现的刊物,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白话文的。
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为切入口,文化平民化成为文化教育界的新潮流,社会教育蓬勃展开,使普通中国人都能读书识字,引入新思想、新观念,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内容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孔子 157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 …… …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 …
14 孔子 1
1924年北京大学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
儒家传统思想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材料三:陈独秀说:“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鲁迅说:“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钱玄同和刘半农主张用英语或者法语代替汉语,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材料二: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美国学者莫里斯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片面地推崇西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课堂小结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民主与科学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用数字“1、2、3、4”归纳新文化运动
1:一场运动
2:两大口号
两大阵地
3:三大内容
4:四大人物
陈独秀、鲁迅、李大钊、 胡适
新文化运动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