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6 21: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运动和力”单元能力提升卷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选择题(30分)
1.在用下列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与其他笔不同的是( )。
A.圆珠笔 B.毛笔 C.铅笔
2.一辆赛车5秒行驶了15米,如果想让赛车5秒行驶20米,同时还很平稳、安全。下列方法不合适的是( )。
A.抬高车身重心 B.把车身变成流线型 C.换一个转速较高的电动机
3.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下 B.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与拉力的方向相同
4.我们安装小车时,拉小车绳子的长度( )比较合适。
A.小于桌子的高度 B.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C.大于桌子的高度
5.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向电风扇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B.旱冰鞋装有小轮
C.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6.用气球驱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是( )。
A.先快后慢再快 B.先慢后快再慢 C.始终一样快
7.重力是可以测量的,如果测量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刻度的上方,那么1牛顿的物体测得的重力会( )。
A.大于1牛顿 B.等于1牛顿 C.小于1牛顿
8.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A.重力 B.拉力 C.摩擦力
9.给小车增加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小
B.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大
C.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的快慢无关
10.下列物体运动利用了反冲力原理的是( )。
A.喷气式飞机 B.小缆车 C.汽车排气管
11.我们的小车2秒行驶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2秒行驶80厘米,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增大拉力 B.减少载重量 C.减小拉力
12.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
A.避免货物受损 B.减少摩擦 C.增大摩擦
13.下列物体中,具有弹力的是( )。
A.橡皮筋 B.拉开的弓 C.弹簧
14.我们知道1牛顿约等于( )的力。
A.10克 B.100克 C.1000克
15.用橡皮筋做的动力小车,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 )。
A.一致 B.相反 C.不能判断
二、综合探究题(70分)
1.连线题。(12分)
运动员表演双杠时往手上擦镁粉
增大摩擦力 往锁孔里加铅笔芯粉末
减小摩擦力 拿干抹布垫在手心拧瓶盖
在拉链上涂蜡
2.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我们身边的物体都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力。(14分)
图1 图2
(1)如图1所示,这是我们测量力的工具叫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需要检查指针是否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与指针________________。图中测力计显示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该工具在测量时,利用的是弹簧的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利用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等材料自制了一个测力计。请你帮她在图2中标出“0”刻度线。
(3)小红想利用自制的测力计测一块小石头的重量,但是当她把石头挂上去以后,发现橡皮筋快断掉了。这说明这个测力计的量程太___________(填“小”或“大”)。你有什么办法帮她改进测力计,称出石头的重量吗?
3.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下。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时间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位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1)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摩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摩擦。
(2)分析上图,可知汽车制动距离与行驶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下大雪后,在车轮上缠上小铁链,请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数据。(20分)
橡皮筋缠绕圈数 小车行驶距离(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距离
2 120 125 115 120
4 166 172 166 168
6 256 260 258 258
(1)从实验记录看,小车行驶距离最长的是( )。
A.橡皮筋缠绕6圈时 B.橡皮筋缠绕4圈时 C.橡皮筋缠绕2圈时
(2)橡皮筋驱动的小车的动力来自( )。
A.小车受到的重力 B.橡皮筋的弹力 C.车轮的自动滚动
(3)在制作橡皮筋小车时,如果我们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加几十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一定跑得更快了 B.橡皮筋很有可能会被损坏 C.小车一定跑得更慢了
(4)通过观察发现,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四面八方
(5)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是否有关的实验属于( )。
A.模拟实验 B.对比实验 C.观察实验
5.下面是小明实验中用到的三种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和其中一个实验的记录。(12分)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垫圈个数 小车到达终点的时间(秒)
5 3.58
10 1.43
15 0.89
(1)用方法1,根据实验记录推测,要让小车在一秒钟走完全程,垫圈的数量范围大概是( )。
A.4到6个 B.8到11个 C.12到14个
(2)用方法2来驱动小车,要想小车运动的距离远点,小明应该( )。
A.增加垫圈的数量 B.多往气球中吹些空气 C.增加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3)用方法3驱动小车,气球的喷气口刚好朝向我们右边,小车前进的方向是( )。
A.向我们左边前进 B.向我们右边前进 C.向上方冲出
(4)在上面三种驱动小车的方法中,跟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动原理相同的是( )。
A.方法1 B.方法2 C.方法3
参考答案
一、
A
A
3. A
4. B
5. C
6. B
7. C
8. A
9. B
10. A
11. C
12. B
13. B
14. B
15. B
二、
1.
2 (1)弹簧测力计 指在“0”位置 相平 3.6N 弹性 (2)略
(3)小 再并排加几根相同的橡皮筋,重新标出刻度线和量程。
3. (1)滚动 滑动 (2)速度越小,制动距离越短 (3)可以增大摩擦力
4.(1)A (2)B (3) B (4)B (5) B
5.(1)C (2)C (3) A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