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21: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选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液的浓度
C.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将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2、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C.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3、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水的密度为1 g/mL)(  )
A.12.4%   B.17.2%   C.16.9%   D.12.5%
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5、下列涉及溶液与溶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和
B.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D.汽油洗去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6、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7、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刻度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8、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M加入到广口瓶中,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则M和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水和氧化钙;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②溶解、③计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2、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  )
A.NaOH B.NH4NO3 C.浓硫酸 D.NaCl
1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是( )
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4、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5、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 000 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5 g过氧乙酸,溶于1 000 g水中
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5%
D.存放溶液时,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16、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7、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现有下列三种物质:NaCl、NH4NO3、NaOH,其中溶解时会放热的是____________。
18、判断题。
(1)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不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大。____
(2)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10( )
(3)判断正误: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_____.
(4)在装入试剂瓶中,不小心将溶液洒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减小;但不影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则a、b之间的关系是b>a( )
19、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或______。
20、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
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
三、综合应用题。
21、化学通常是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来研究物质。
(1)下图是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都是稳定结构
B、氯化钠是由c、d两种粒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C、e的结构示意图中x=8,且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且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 B、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这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
四、实验题。
22、小刚同学在做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小刚同学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g;量取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按1 g/mL计算)。
(2)称量:若小刚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装瓶保存,贴标签。
(5)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水分的方法将上述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如甲图所示)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将甲图所示烧杯内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后,得到乙图所示现象,继续蒸发水分后,得到丙图所示现象。乙图溶液质量比甲图溶液质量减少10 g。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装置序号),你的判断理由是              。
②请写出将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另外一种方法:        。
③求图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2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一般用于______。
(2)E操作中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氯化钠洒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结果会使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F操作的作用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同学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
(3)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选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液的浓度
C.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将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2、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C.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答案】C
3、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水的密度为1 g/mL)(  )
A.12.4%   B.17.2%   C.16.9%   D.12.5%
【答案】A 
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答案】B
5、下列涉及溶液与溶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和
B.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D.汽油洗去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答案】A
6、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答案】C
7、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刻度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答案】A 
8、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B
9、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M加入到广口瓶中,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则M和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水和氧化钙;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答案】D
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②溶解、③计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B 
12、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  )
A.NaOH B.NH4NO3 C.浓硫酸 D.NaCl
【答案】D
1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是( )
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答案】C
14、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答案】C
15、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 000 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5 g过氧乙酸,溶于1 000 g水中
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5%
D.存放溶液时,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答案】A 
16、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A
二、填空题。
17、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现有下列三种物质:NaCl、NH4NO3、NaOH,其中溶解时会放热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NaOH
18、判断题。
(1)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不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大。____
(2)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10( )
(3)判断正误: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_____.
(4)在装入试剂瓶中,不小心将溶液洒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减小;但不影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则a、b之间的关系是b>a( )
【答案】(1)错 (2)错误 (3)× (4)正确 (5)正确
19、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1) 增加溶质 (2) 蒸发溶剂
20、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
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
【答案】(1) ②④⑤⑧⑨ (2)⑥⑦ ③
三、综合应用题。
21、化学通常是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来研究物质。
(1)下图是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都是稳定结构
B、氯化钠是由c、d两种粒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C、e的结构示意图中x=8,且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且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 B、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这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
【答案】C D
四、实验题。
22、小刚同学在做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小刚同学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g;量取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按1 g/mL计算)。
(2)称量:若小刚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4)装瓶保存,贴标签。
(5)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水分的方法将上述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如甲图所示)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将甲图所示烧杯内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后,得到乙图所示现象,继续蒸发水分后,得到丙图所示现象。乙图溶液质量比甲图溶液质量减少10 g。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装置序号),你的判断理由是              。
②请写出将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另外一种方法:        。
③求图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案】(1)3 47 (2)偏小 (3)加速溶解
(5)①丙 丙烧杯内有未溶解的固体 
②向甲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合理即可)  ③7.5%
2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一般用于______。
(2)E操作中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氯化钠洒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结果会使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F操作的作用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同学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
(3)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
(2) 2.5 偏小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DEBAFC
(3)小于 (4)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