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 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 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1: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草原》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重点)
3.能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揣摩优美句子,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草原吗?你印象的草原是怎样的呢?
2.教师导言:了解了草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带我们进入草原的人吧!
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二、品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读了这篇文章,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景。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草原法人美丽风光写出来呢?找一找文段中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
2.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课件)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句话是作者初到草原时的感受,也是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景象。)
换词理解:“空气是那么(清新、新鲜),天空是那么(明亮、晴朗)。”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色,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是比喻句,将草原比作一幅中国画。草原的辽阔碧绿,加上小丘线条柔美,让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令人赏心悦目。)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 两个“既......又......”表达了作者第一次置身草原之中的感受,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的那份惊喜与愉快。)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欣赏优美的文章打下基础。
四、课堂总结
总结说说作者初到草原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
课后作业
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