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 第1课时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 第1课时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1: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 草 原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重点)
3.能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
好处。背诵第1自然段。
课前导入
1、你去过草原吗?
2、你印象的草原是怎样的呢?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齐读生字词
绿毯
渲染
勾勒
洒脱
一碧千里
迂回
衣裳
彩虹
马蹄
翠色欲流
xuàn



shang
豆腐
拘束
羞涩
微笑
襟飘带舞


jīn
品读课文
读了这篇文章,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1自然段:景色美
第2~5自然段:人情美
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写出来呢?
文段中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
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细读课文
品读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
边读边想:
1.作者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写出来呢?
2.找一找文段中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
细读课文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换词理解
细读课文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中心句
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色,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细读课文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一个“绣”字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羊群的喜爱之情。
比喻句
细读课文
比喻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将草原比作一幅中国画。草原的辽阔碧绿,加上小丘线条柔美,让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令人赏心悦目。
细读课文
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
细读课文
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好像(   )草原的无限乐趣。
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静立不动
回味
细读课文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两个“既......又......”表达了作者第一次置身草原之中的感受,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的那份惊喜与愉快。
联系上文,回想一下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呢?
细读课文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拟人
结构图示
草 原
景色美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草地:一碧千里
小丘:线条柔美
羊群:多而自由
骏马、大牛:静立不动,陶醉美景中
课后作业
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