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三次贬谪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
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题目解读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
托古讽今等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整体感知
惊涛拍岸壮赤壁(景)
江左风流美丈夫(事)
人生如梦酹江月(情)
结构
请用简洁的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本文景,事,情的特点
上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品读课文
上片主要写景
写景赏读
哪些词给你以宏伟壮丽之感
空间壮阔
大江、乱石、惊涛、千堆雪
时间悠久
千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汹涌的浪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这句话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乱:岩石之奇形怪状
穿:山崖之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澎湃
拍:惊涛之力度之大
卷:波涛之气势之伟
夸张
拟人
比喻
(江山如画)惊涛拍岸壮赤壁
2.试抓住关键的词来分析赤壁之景,并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
下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直接写周瑜的是哪几句?
下阕抒情
读下阕,思考:
周瑜在作者笔下是什么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
怀古之人事
深入研读2
苏东坡笔下的周瑜形象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
——
——
——
——
年轻得意
春风得意
风流潇洒
指挥若定
从容破敌
“
“
讨论:
赤壁之战涉及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作者却唯独想起了周瑜?
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放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
姓名 苏轼 周瑜
年龄 47 34
婚姻
外表
职位
际遇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以此祭奠江上的明月。
歌颂了周瑜的丰功伟绩,借此抒发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表达自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深沉感情。
抒一己之怀
深入研读
难点释疑
合作探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小组讨论)
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年轻有为、名垂青史。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
旷达之心酹江月
余秋雨: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