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例句[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复句例句[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18 15: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复句例句一、复句概说 二、复句类型三、多重复句四、紧缩句 本节要点:一 、复句概说(1)蛋白质含量高,是豆科植物的共同特点。
(2)蛋白质含量高,豆科植物都具有这个特点。
(3)如果李猛出场,这场球准赢。
(4)大家认为,如果李猛出场,这场球准赢。1、单复句区别(5)当我们听到有些年轻人以及某些拥护新教育制度的人常常非难旧学校,说它是死记硬背的学校时,我们就告诉他们,我们应该吸取旧学校中的好东西。2、复句结构上的几个特点(6)望着这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他真高兴极了。
(7)我去年见过他,挺精神的。
(8)他们把称过的果子记在账上,同时又把它装在篓子里。
(9)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10)活到老,学到老。
(11)1979年春天,一个黎明。(12)多么熟悉的山路,多么熟悉的生活。
(13)半月春风,草绿了,桃花打苞了。
(14)有的主张谈,有的主张打,一片乱哄哄的喊叫声。
(15)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
(1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关联词语标明复句关系(17)他们虽然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省下来。
(18)他们即使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省下来。
(19)他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省下来。
(20)他们无论自己怎么挨饿,也要把粮食省下来。(转折) (假设条件)(选择)(周遍条件)4、关联词语和复句 (21)无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
(22)无论对谁,你都捧出一颗甜蜜蜜的心。
(23)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24)只有生活证明了的才是最真实的。(25)只有在铲除愚昧和丑恶的杂草之后,科学之树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26)这个规律,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27)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5、意合复句 (28)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9)今天要陪外宾参观,我可能要回来得晚一些。
(30)你不表态,大家会失望的。(并列)(因果)(条件)6、复句的分类 (31)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
(32)小辣椒见是老张,一愣,松开手,跟着就瘫了下来,滚地皮,大哭大叫。
(33)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34)理论是冰冷的。然而它可以教人怎样去获得温暖。(联合)(联合)(偏正)(偏正)7、多重复句、紧缩复句(35)如果耳朵太小了,那就藏不住真理;如果耳朵太大,愚蠢就都跑进去了。
(36)才能,当它和诚实结伴时,创造科学;才能,当它和虚伪结伴时,产生着骗子;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就一无所为。
(37)教科书即使不便宜,我们也要买。(多重)(多重)(紧缩)教科书不便宜也要买。(一)联 合 复 句 二、复句类型1、并列复句 (1)虚心是学问的向导,恒心是知识的保管。
(2)松墙是绿的,梧桐是绿的,雨绿的,灯光也绿的。
(3)这孩子很聪明,又很勤快。
(4)我们一边饮酒,一边吸烟,一边畅谈。(5)徘徊既是青年转向成熟的进步的前夜,也同样能成为青年倒退、颓废的转折点。
(6)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7)愚者偏爱学者的天赋,智者偏爱学者的勤韧,懒汉偏爱金子的珍贵,勤者偏爱时间的价值。
(8)不要装饰你的衣服,而要丰富你的智慧。 2、顺承复句 (1)他取出卡片,塞进衣袋,离开办公室,匆匆赶下楼,替他的秘书办事起了。
(2)老和尚走了,小国王心中疑惑不定,晚上睡觉时,他偷偷看了看娘娘的腰,果然有一圈红印。
(3)她摇了摇头,接着打起了我无论如何也不明白的手势。
(4)驾驶员朝小老头挤挤眼,又摘下帽子挥了挥手,便一溜烟地开走了。 3、选择复句 (1)任选 ①星期天,或者你来,或者你让圆圆来。
②有些人从地方上拿东西,或者低价购买。
③人们要么尊他孙老,要么唤他老孙,要么称他孙猴,要么就叫孙会计。
④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2)限选 ①(按本地的习惯,女人用彩色丝线绣鞋垫),不是为自己准备嫁妆,就是为未来的女婿准备礼品。
②要不就留在家里给她带孩子,当保姆;要就搬出去。
③人家要么神气十足,要么高深莫测的,(咱们还是绕着点走吧!)
④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3)先舍后取 ① 与其平庸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一场。
 ②(我怎么会呢?)与其吃它们,宁肯咬掉我身上的肉。
 ③ 这责任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是应该让卖友的丞相牛金星来负。
 ④ 与其说我们有权防止错误,不如说我们有权不坚持谬误。(4)先取后舍 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②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
③ 宁可花一天时间好好思考,不要用一周蛮干徒劳。
④ 宁可将可作小说的素材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4、递进复句 (1)一般递进 ① 她不但饱读诗书,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② 他不但会英语,而且会德语,还略通法语。
③ 鲁迅一生不只写了大量的杂文,还写了很多小说。 (三个分句)(预递词)⑥ 跟他见面尚且怕,更不要说叫朋友了。 ④ 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甚至带点神秘色彩。
⑤ 你不仅用不着懊恼,更没必要失去对美好前程追求的信心和勇气。(承递词)(2)衬托递进 5、解说(补充)复句 (1)解证式 ① 恩赐的东西是不牢靠的,凡是恩赐的东西,它也就可以随时被恩赐者收回。
② 人类最可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乐趣的远景。
③ 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铁疙瘩”。(2)分说式 ④ 世上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
⑤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既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练习 1、我逐渐熟悉了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
2、[小俊说] 干脆两条路:要不就分家,要不就离婚。
3、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4、不只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
5、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6、不是你去,而是我去。
7、我摘下海螺,捧起就吹。
8、与其在屋子里围炉取暖,不如到雪地上活动活动。9、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
10、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11、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
也可以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
12、对于说谎者的惩罚决不在于没有人相信
他,而在于他不再能相信任何人。
13、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
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二)偏 正 复 句 1、转折复句 (1)重转 ① 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② 狐狸尽管狡猾,但狐皮常能买到。 (2)轻转 ③ 生命不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④ 夜让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3)弱转 ⑤ 小孟也来了,不过她来得比较迟。
⑥ 两个依旧来往,只是贴心话比前少了。2、因果复句 (1)说明因果 ①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连拱石桥。
② 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
③ 闪电敢于撕破黑暗,因为它不怕被黑暗吞没。
④ 布之所以形成奇观,是因为它有绝处求生的勇气。(2)推论因果 ⑤ 既然采用旧的方法不行,就应该考虑采用新的方法。
⑥ 童话既然是写给儿童的,那么我们就要注意语言问题。
⑦ 既然这种化肥很好,买的人就可能很多。
⑧ 既然买的人很多,这种化肥就可能很好。(据果推因) 据因
推果3、条件复句 (1)假设条件 ① 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大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②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
③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假设与结果相承 ④ 如果说我在泰山路上是翻着什么历史稿本,那么我现在才算翻到我们民族的真正宏伟的创业史。
⑤ 如果说在她黑暗的生活里还有一点点色彩一点点音调的话,这色彩和音调就是她儿子。 前后两分句说相关的两件事,非关假设,如果承认偏句所说是事实,就得承认正句所说也是事实。(2)特定条件 ①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狠,他的青春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② 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充足条件(只此便可)③ 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④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除非你去,他才会去。
除非你去,他不会去。 必备条件(非此不可,缺此不可) (3)周遍条件 ① 无论山多高,他都上得去。
② 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出底的。 比较:周遍条件和转折① 不管这种武器的威力多么大,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
② 尽管这种武器的威力大,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前句非确定事实 )(前句为确定事实 )4、让步复句后句与前句语义相背① 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
受到尊敬。
② 就算他有本事吧,一个人也干不了。
③ 天气再冷,我们也要把这段路铺好。
④ 哪怕任务再重些,他也不会说一声
困难。5、目的复句 (1)获取性目的 ① 请写上名字交来,好发给本人。
② 封住疯子的嘴巴,免得他们胡说八道。 (2)免除性目的 ③ 一定要贴上封条,免得到时说不清楚。 练习 1. 那时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
2.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3. 你来了好,省得我去找你。
4. 标点虽小,关系重大。
5.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6. 不但水流急,而且江里满是礁石。7. 因为马克思有了广博的多种知识作基础,所 以他能够筑起他的学术高塔。
8. 没有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集中。
9. 我们走了许多弯路,但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10. 他扛起锄头,装上两块饼子,高高兴兴地到地里干活去了。三、多重复句 1、二重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3)今日虽是五月初一但高山中的夜晚仍有点轻寒侵人,所以这一堆火也使周围的人们感到温暖和舒服。
(4)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2、三重 (5)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搞成水。
(6)成绩能够鼓励人,同时会使人骄傲;错误使人倒霉,使人着急,是个敌人,同时也是我们很好的教员。
(7)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8)即使人们起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
(9)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3、四重 (10)(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好土,便没有好花,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11) 唱歌的时候,一队有一个指挥,指挥多半是多才多艺的,既能使自己的队伍唱得整齐有力,唱得精彩,又有办法激励别的队伍唱了再唱,唱得尽兴。4、容易分析错的复句 (12)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且能端正学习态度,但不讲究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提高的速度比较慢。
(13)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要讨饭了。5、总分式多重复句和分说式主谓谓语句 (14)历史上的战争分两类,一类是正义的, 一类是非正义的。
(15)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16)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在小学,一个在幼儿园。
(17)父子二人,爸爸是全劳动力,儿子也很能做些活。四、紧缩复句(1)只要要他坐,他就坐。
(2)抓不着,就跑;抓着了,就拼。
(3)你不问我替你问。
(4)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5)他出去开门。(节缩不紧凑)(紧凑未节缩)(后句主语节缩,前句关联词语未节缩。)(无复句的意义关系,只是连续的动作)﹡﹡﹡﹡要他坐就坐。1. 假设(6)他不到场不算完成任务。
(7)我非把功课做完了不休息。
(8)这个道理不说也懂。
(9)你再忙也得去一趟。(如果……就)(如果……就)(即使……也)(即使……也)2. 条件3. 顺承(11)他一躺下就睡着了。
(12)爱信不信。
(13)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
(14)克服克服就克服克服。(10)他一工作起来就不顾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