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夜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夜色》是一首儿歌,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课文分两小节,第一小节讲“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第二小节讲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才发现夜晚原来也像白天一样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等 13个生字和偏旁“厂”,会写“色”,使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夜色美景的图片。
(1)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
2.板书课题,学写“色”字。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上下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写字指导:第一笔撇起笔紧靠竖中线,第三笔横折,起笔在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竖弯钩以竖中线为轴,左右相当。
3.齐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夜色。师:读了课题你知道夜色是指?(夜晚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师:黑黑的夜晚会有什么好看的景色呢,下面请认真看,用心听,一同走进课文,欣赏夜晚的景色。
1.听课文朗读,欣赏夜晚美丽迷人的景色。儿歌,自主识字。
2.出示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首儿童诗有几小节,标出小节号。
2.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1)检查小节标注情况。
(2)指名两位同学读这首儿童诗。
(3)出示词语,生跟读。天一黑一看一样胆子晚上故事(注意“一”的变调和轻声词的读音。)
(4)出示生字宝宝,各种形式的读,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带“厂字头”的字,“原”,还有:厨厅厕
3.分享识字方法。
运用熟字识记“往”:“往”比“住”多了一笔。“象”——“像”运用猜字谜识记“外”:多字取一半,萝卜靠旁边。
运用字理识记“窗”:“囱”是“窗”的本字,古代“囱”“窗”通用。
小篆字,像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宝盖构成形声字。
组词识记“乱”:乱跳。
扩展词汇法识记 “原、微、像”,并积累词语。
原:原来、草原、高原。
微:微笑、微小、微风。
像:好像、头像、图像。
4.游戏巩固。开火车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三)诵读儿歌,体会情感变化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生汇报人物:“我”妈妈爸爸师贴板书。
2.学生思考:“我”从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胆小。随文扩词识记“胆”:胆子、胆量、大胆,并积累词语。
3.学习第一小节。运用熟字识记“往”:
“往”比“住”多了一笔。“象”——“像”运用猜字谜识记
“外”:多字取一半,萝卜靠旁边。运用字理识记“窗”:
“囱”是“窗”的本字,古代“囱”“窗”通用。小篆字,像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宝盖构成形声字。组词识记“乱”:乱跳。扩展词汇法识记“原、微、像”,并积累词语。
原:原来、草原、高原。微:微笑、微小、微风。像:好像、头像、图像。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我”很胆小?用——画出相关语句。
生: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朗读指导:“很小很小”要读得很轻;“不敢往外瞧”,巴不得把自己藏起来;“心就乱跳”感觉小心脏真的在扑通扑通乱跳。
师:妈妈看我这么胆小是怎样做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以看出妈妈不厌其烦,多爱“我”啊,所以这个“又”字要重读。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师:“我”在害怕什么呢?体会省略号的作用。生自由说。生带着理解齐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1)黑黑的夜晚中真的有妖魔鬼怪吗?指名读第 2小节。
交流:小男孩看见了什么?理解“偏要”:非要。学生思考:“我”现在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随文扩词识记“勇、敢”:勇敢、勇气、勇士,并积累词语。
(2)配乐创设情境,引读课文,展开想象。“我”还能看见什么?
(3)同学们化身勇敢的小男孩,配乐齐读课文。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夜色从前 胆小 害怕现在勇敢不害怕
1.摘星星:同学们美妙的读书声吸引来了一群璀璨的星星呢,快来读一读吧。
2.指导书写:“爸”字,学生练写。
3.课堂小结。黑夜并不像小朋友想象的那么恐怖,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勇敢一点,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眼前的困难,相信就能战胜自己,收获美好。
五、布置作业:
你们眼中的夜色是怎样的?和小伙伴说一说并画下了吧。
六、板书设计
8 夜色
从前 胆小 害怕
现在 勇敢 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