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
地理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C B A B C B
7 8 9 10 11 12
A B A B A D
13 14 15 16 17 18
C B C B C B
19 20 21 22 23 24
D B B C A B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A C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共8分)
(1)纬度较高,获得的光热较少,冬季气温较低;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较低;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该地区冬季常有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和寒潮天气。(4分)
(2)栖息条件:辽东湾北侧有辽河入海,沿海多浅滩、沼泽等,是优良的斑海豹栖息地。食物条件:沿海有河流注入,形成咸淡水混合区,给海洋生物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多鱼虾,便于斑海豹觅食。繁殖条件:纬度较高,易结冰,浮冰较多,有利于斑海豹繁育。(4分)
32.(共18分)
(1)朝向:东南方。理由: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4分)
(2)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判断依据:位于40°-60°大陆西岸;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4分)
(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6分)
(4)该岛屿位于西风带,常年风力大,全年气温较低,房屋低矮有利于抵御强劲风和保温;西风从海洋上带来的降水量大,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雪),不利于积雪;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屋有利于防震。(4分)
33. (共14分)
(1)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分)
(2)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河流中上游大部分河段流经盆地,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河流中携带的泥沙大多沉积在盆地内;入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河流侵蚀强,不利于泥沙沉积;河流注入开阔的海洋,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强,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6分)
(3)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森林遭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旱涝灾害频发;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调节气候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促进三角洲生长。(4分)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
地理试题
班级: 姓名: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如图为安卓系统手机的某天气预报软件截屏。
利用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得出重庆的
经度为( )
A. 103°E
B. 110°E
C. 107°E
D. 104.5°E
(
N
)我国古代,十二地支既表示时间,也表示方向。子表示北、午表示南、卯表示东、酉表示西。卯酉圈是地平坐标系中的大圆,与子午圈相垂直的地平经圈,它与地平圈相交于正东点和正西点。下图为北京地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左)和某街道16时15分(地方时)实景(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一年中,北京地区昼长极大与极小值之差约( )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0小时
3. 此时,实景图中物体影子的朝向最接近(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4. 实景图最可能拍摄于( )
A. 春分 B. 小暑 C. 冬至 D. 霜降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 )
A. 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 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 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6. 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 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 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图”,一艘海轮从甲地出发驶往丁地。此时图中PQ线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问题。
7. 当日,甲地与丁地相比,甲地( )
A. 白昼时间长 B. 正午太阳高度小 C. 自转线速度小 D. 日出方位不同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山脉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 轮船经过乙处海峡时顺风顺水
C. 甲地和丁地气候类型不同 D. 丙地很适宜种植水稻
2019年4月17日,山东沂蒙山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沂蒙山是岱崮地貌的命名地,形态典型,蔚为壮观。读岱崮地貌地质剖面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崮基岩石属于的岩石类型是( )
A. 戊 B. 丁 C.丙 D. 甲
10. 形成崮体部分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外力沉积一地壳陷落一外力侵蚀 B. 外力沉积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C. 岩浆喷出一外力侵蚀一外力沉积 D. 岩浆侵入一外力沉积一地壳抬升
松巴岛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最高点松巴峰海拔为1340米。松巴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的降雨量非常丰富,同时也是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是檀香木、肉桂等热带树木的重要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气候变暖对松巴岛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增加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
B. 海岸线长度增加
C. 短期内特有物种大量灭绝
D. 松巴峰雪线上升
12. 影响松巴岛12月到次年3月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 )
A. 东南信风 B. 沿岸暖流 C. 东南季风 D. 西北季风和赤道低气压带
峡山湖是山东最大的人工水库。湖区东南岸发育有大面积的滩砂沉积体(滩坝),最高距湖面约有4米。当湖区水面下降幅度较大时,沉积体常暴露于水面之上,坝后会形成暂时性湖湾。下图为峡山湖位置及湖区南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湖区东南岸利于形成大面积滩坝的地貌条件有( )
①湖床较浅坡度较缓②基岩坚实地基稳定③水下湖床坡面较广 ④局部隆起减缓流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每年暂时性湖湾最可能消失的时间是( )
A. 春末夏初 B. 夏末秋初 C. 秋末冬初 D. 冬末春初
山东利津以下到河口长约106千米的河道常被视为黄河的尾闾河道。从2002年开始实施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工程,从而对黄河下游河段冲沙减淤,改变了进入黄河口的水沙条件,引起了黄河尾闾河道地貌的显著变化。图为2002—2017年黄河下游利津以下河段年冲淤量及累积冲淤量图(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
15. 2002—2017年黄河下游利津以下河段冲淤作用的状况是( )
A. 后期冲刷作用强于早期 B. 早期淤积作用强于后期
C. 冲刷作用大于淤积作用 D. 淤积作用大于冲刷作用
16. 导致图示2015、2016年冲淤状况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中上游植被破坏,河水含沙量增大 B. 来水来沙量减少,未实施调水调沙
C. 受海水顶托增强,泥沙沉积量增加 D. 中上游用水大增,下游来水量减少
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
18. 关于①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压值较②处偏低 B. 水平方向气流辐散
C. 与③处气压成因相同 D. 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下图为某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19. 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会受到盛行西风控制的有( )
A. 甲、丙 B. 乙、丁 C. 乙、丙 D. 甲、丁
20. 关于四地所属的半球位置及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 甲—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 乙—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丙—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D. 丁—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美洲部分地区图和A地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图中A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
水资源是( )
A. 积雪融水 B. 雾气
C. 冰川融水 D. 雨水
22. 有关右图中所示区域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图中山脉走向大体为东北——西南走向
B. 图中寒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
C. 乙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抬升形成
D. A附近海域为浅海大陆架,故渔业资源丰富
23. 若一艘轮船从A处沿海岸线向南航行3000km,船员将依次观赏的是( )
A. 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B. 热带荒漠、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 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伴着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回答下列题。
24. “沃克环流”属于( )
A. 大洋洋流 B. 热力环流
C. 季风环流 D. 三圈环流
25. 若“沃克环流”增强,则表明( )
A. 南美洲西部沿岸洋流势力减弱
B. 澳大利亚东侧沿岸暖流势力减弱
C. 太平洋南、北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 D. 太平洋东、西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
读图,回答问题。
26.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 )
A. 水热条件的变化 B. 地壳运动
C. 植被类型的变化 D. 岩浆活动
27. 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③时期的地理环境类似的是( )
A. 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 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 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28.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表。读表,完成下题。
坡向 甲山(海拔7782m) 乙山(海拔7435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气 象要素 海拔/m 1100 2920 1229 1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750 5000 4350 3980
29. 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 )
A. 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 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
C. 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D. 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30. 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山体海拔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8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斑海豹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栖息在辽东湾一带,栖息的环境主要是海水、河水、浮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泥沙滩、岩礁和沼泽地等。斑海豹生性胆小机警,皮毛名贵。每年1-3月繁殖,产崽在浮冰上,以各类鱼虾为食。下图为辽东湾斑海豹分布示意图。
(1) 分析辽东湾冬季易结冰的原因。(4分)
(2) 分析斑海豹栖息于辽东湾的主要自然
条件。(4分)
32.(1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如图1所示)。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乌斯怀亚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如图2所示)。图3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图”。
判断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及该气候的特征。(4分)
(3)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6分)
(4)从气候和板块运动角度分析乌斯怀亚统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分)
33.(14分)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描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分析该区域河流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6分)
(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区域植被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