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在你寂寞时陪伴着你;在你失败时给你鼓励;在你伤心时给予你安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书籍吧!
名人读书大家谈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名人读书故事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名人读书故事
《童年读书》莫言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名人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我来说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下在你的读书之路上,你与这些良师益友们曾经发生过哪些有趣难忘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相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我来说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囊萤映雪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 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凿壁偷光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 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 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 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
好书大家来推荐
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并说说推荐它的理由。
书的名称:______
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
好书大家来推荐
好书推荐:
《狼图腾》,很值得看的一本书,看完你会对狼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这种动物冷峻、智慧而神秘。因为它把我们带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蒙古草原,带向了威武而倔强的蒙古狼群,带向了淳朴而豪爽的游牧民族,带向了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迷团,让我们为之震颤,为之深思……
与书籍结伴而行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一个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展现了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垂涎。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
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本书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章章奇特新颖,引人入胜。
故事性很强, 很耐读!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以主人公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充满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让我在感动的同时增强了挑战生活磨难的信心和勇气。
名言好句抒我志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这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请你从读过的书中写一句(诗句、名言、自拟句)来激励正少年读书时的自己。
名言好句抒我志
诗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名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自拟: 得书文自悟,勤读见慧光
示例: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名言警句
读书名言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你说我说说读书
品经典名著,鉴流行作品应该多读流行作品还是多读经典名著?我的观点是:多读经典名著。
理由一: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选择作品的时间更有限。知识浩如烟海,书籍汗牛充栋,仅中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光书名就有几十万字。再如莎士比亚一人就为我们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再如半部《红楼梦》,几百年来多少中国人仍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红学著作层出不穷。试以一人之力,如何从书海中披沙砾金?若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怕一个人从生至死,一百年不眠不休,也难以阅书海之一粟。而经典名著则是历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的精华。读之,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是军事上的制高点,节省了我们从书海中淘金的大量时间。
理由二:精读与略读的要求。
首先是时间和精力有限,其次是书籍本身的价值有高有低。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培根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1.搜集名人读书语录,交流展示。
(1)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向名人学读书
(3)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7)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鲁 迅
(8)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名人读书语录
(9)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0)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学习名人读书经验。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陆游的“有的放矢法”: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车胤囊萤: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人叫车胤,他从小爱读书,但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名人读书故事
闻一多醉书 华罗庚猜书
侯宝林抄书 张广厚吃书
高尔基救书 苏东坡说书
郭沫若写书
向名人学读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研读《易》,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时间一长,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后人常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同学们,“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佳的读书时光。读书可以充实你的思想,丰富你的情感,改变我们的人生,是我们通向理想的桥梁。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寄语
请以“我与书亲密接触”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你与书的故事。
要求: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真情实感,字数600以上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