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6 06:06:45

文档简介

仁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30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2022年9月27日,天宇迎来了木星冲日的天文奇观,即木星和太阳分别处于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为59年来木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可欣赏“最亮的木星”。下图为木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能够发生类似“木星冲日”的天体有( )
A.火星和金星 B.金星和海王星 C.天王星和火星 D.水星和火星
2.地球与木星相比( )
A.木星是没有卫星绕转的天体 B.两者都是自东向西绕日公转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比木星小 D.木星是能够自行发光的天体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自身有稠密的大气层,其厚度是地球大气层的数十倍,其中CO2气体占比可达96%。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75℃,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下表为金星和地球的数据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 体积 密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温度/℃ 大气压/hPa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243天 475 93
地球 1.00 1.000 5.52 1年 23小时56分 15 1
3.金星成为地球的“姊妹星”的特殊相似性主要表现为( )
A.公转方向 B.公转轨道 C.自转周期 D.质量体积
4.若我国向金星发射探测器,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②金星自转周期过长,探测器无法利用太阳能工作
③金星表面极端高温,影响探测器的仪器工作 ④金星的超强大气压,易损坏探测器的仪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5.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 ②私家车数量多 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 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及水文条件 B.气象及水文条件 C.气象及气候条件 D.地质及气候条件
7.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笔石动物生存于海洋中,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固着在海底,这类笔石一般生活在浅水环境里,水太深则无法生存;另一种是浮游在海水中,这部分笔石动物可以生活在更加开阔的海水里面,也可以在深水环境中生存。距今约三亿年前,笔石动物灭绝了,下图示意笔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笔石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奥陶纪 B.二叠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9.地质学家在笔石化石地层中可能还会发现( )
A.猛犸象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裸子植物化石 D.被子植物化石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
A.寒冷干燥 B.寒冷湿润 C.炎热干燥 D.高温湿润
11.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
A.地壳不断抬升 B.曾经位于热带 C.生物不断演化 D.曾经是海洋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目前绘制该图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
A.海拔测量 B.遥感卫星航拍 C.地下钻井探测 D.地震波波速测量
13.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点是( )
A.西北低、东南高 B.东北高、西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北低、西南高
1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庆地壳最厚 B攀枝花地表距地幔最远
C汶川地壳最薄 D.百色比贵阳距地幔更近
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卫星入轨后,运行在高度为70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
A.气温越来越高 B.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16.下列对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大气对流运动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对流层受地面的影响很大,其高度随纬度、季节而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为保证航行平稳,飞机常常选择在平流层航行,通常飞机航行高度最高的是( )
A.冬季的高纬度地区 B.夏季的高纬度地区
C.冬季的低纬度地区 D.夏季的低纬度地区
18.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19.已知某登山队的出发营地海拔为1500米,出发时的气温为10 C。当他们登上3500米的山顶时,所测量到的气温值应是( )
A.42 C B.-2 C C.22 C D.-17 C
《台海使槎录》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变化:“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下图示意鹿耳门港和厦门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图能反映厦门港“早西”(早晨吹西风)的热力环流是( )
A. B. CD
21.清代我国商船每日早晚借助风力(顺风)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 )
①早晨出港 ②早晨进港 ③傍晚出港 ④傍晚进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2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节能建筑是指通风、日照合理,耗电、耗气量少,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窗户开关。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关于节能房屋中鹅卵石的主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光滑,利于室内散热 B.渗水性好,利于雨季房屋排水
C.热传导慢,利于蓄积太阳辐射 D.比热容小,利于室内增温
25.冬季通过控制甲、乙、丙、丁四个窗户开关,以减少屋内制热能耗的做法是( )
A.甲、丙、丁打开,乙关闭 B.乙、丙、丁打开,甲关闭
C.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D.甲、乙、丙打开,丁关闭
目前西藏军区海拔4500米以上哨所全部建成“阳光保暖房”(图1),住上这种新式营房后,官兵再也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以前官兵“四季穿棉袄”的原因是( )
A.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弱 B.多晴朗天气,②较弱
C.纬度高,风力大,③损失多 D.海拔高,空气稀薄,④较弱
27.下列地理现象与“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
A.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 B.日出前的天空已经明亮
C.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霜冻 D.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2022年6月23日,位于四川盆地的“双鱼001-H6井”钻井深度达9010米,创造了我国陆上最深气井纪录,标志着我国石油超深井钻井能力再上新台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双鱼001-H6井”钻井最深处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29.此科学钻探工程有利于研究四川盆地的( )
①内部圈层结构 ②油气资源分布 ③原始鱼类灭绝原因 ④气候演化历史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0.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
C.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少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星2D卫星于2019年1月11日1时1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材料二: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A层大气天气多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2)B是____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________飞行。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在图中_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__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_______层中运行。(5分)
(3)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在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______。(3分)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4)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是较厚还是较薄?试分析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下图)……”
(1)简述深秋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危害的原因。(6分)
(2)分析主人公朱开山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的作用。(6分)
33.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2分)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上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仁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1-5 CCDCD 6-10 CCABD 11-15 ADCDC 16-20 DDBBC 21-25 BDCDC 26-30 DCABB
31题(18分)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加上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冷热差异,故对流运动显著;充足的水汽(和杂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4分)
(2)平流、飞机、B、C、C(每空1分,共5分)
(3)C(3分)
(4)较薄;(2分)因为西昌位于我国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不显著(4分)
32题(12分)
(1)深秋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温度低,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温度很低且下降很快。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华成霜,出现霜冻。(6分)
(2)烟雾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可预防霜冻。(6分)
33题(10分)
(1)D(2分)
(2)热力环流。(2分)
(3)由北向南;(2分)增温快,与山林间形成较大气压差。(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