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02 14: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池三中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论语》十二则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熟练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学习处世之道。
【学习重点】
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熟练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合作交流法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8分钟)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四十而不惑 (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 一箪食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学而时习之( )( )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
四十而不惑( ) 不逾矩( )( )
温故而知新( )(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人不堪其忧( )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1.第一章到第六章,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主张?
三、【达标检测】:(5分钟)
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本文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训练】:(7分钟)
1. 第一章到第六章的成语积累。
【教与学反思】
《论语》 1课时作业检测 班级 姓名 时间 2014.9.30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论( )语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吾日三省( )吾身
(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习: 说: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忠: 信: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为: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殆: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 矩:
3.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承 B.转折 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里。
(1)学而时习之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思而不学则殆 ( )
4.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盐池三中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 题 第二单元第五课论语 课 型 综合课
主 备 审 核 班 级 姓 名
时 间 2014年10月9日 小 组 编 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熟练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学习处世之道。
【学习重点】
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熟练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合作交流法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8分钟)
(1)怎样对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说_____ ____, ____ _____。
(2)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3)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
(4)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 __,__ _ ___,____ __。
(5)《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 __ __,__ __。
(6)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 ____,__ ______。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学习了本文,默写你最感兴趣最有生活体验的一句话,并谈谈你对这句话对你生活的启迪作用;
我最感兴趣的一句话:
它对我生活的启迪作用:
三、【达标检测】:(5分钟)
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本文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训练】:(7分钟)
1.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教与学反思】
《论语》 2课时作业检测 班级 姓名 时间 2014.10.9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 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
3. 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 .
4. 《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 ;
5.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
6. 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 ,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8.《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

9. 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

10. 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 ;
11.《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12.《论语》中表现学了知识后要及时复习的句子是: , ;
13.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