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四、第五章过关训练习题 课件 (共44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四、第五章过关训练习题 课件 (共44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6 09:4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五单元第四、第五章过关训练
1. 右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表面光滑黏稠;b处较大,为黑色,呈绒毛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B. 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 b处可能是由—种真菌形成的
D.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A
2. 设计甲、乙两套装置(如右图),灭菌后恒温培养。3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 肉汤沸腾时间不足
B. 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
C. 室温保持在25 ℃
D.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
D
【解析】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弯管本身并不是完全密封的,空气可以进入,只是巧妙地利用弯曲部分和重力的影响使灰尘和细菌沉积在弯管处不能进入容器。选项D正确。
3. 为了研究a、b两种抗生素对甲、乙两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将等量菌种混合液涂抹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普通培养基组可作为对照组
B. 菌落数量变化可反映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C. 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a可以抑制乙细菌
D. 联合使用a、b抗生素对甲细菌抑制效果最强
C
【解析】图一和图二做对照可探究抗生素a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由图中可看出,甲细菌菌落明显减少,乙细菌菌落数无明显变化,说明抗生素a对乙细菌无抑制作用,选项C错误。
【主题探究】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某同学取3个相同的锥形瓶甲、乙、丙,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编 号 甲 乙 丙
瓶 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回答4~5题。
4.关于上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细菌
B. 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乙、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细菌
D. 实验前将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
C
5. 把牛奶放进冰箱不易变质,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其原因是(  )
A. 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
B. 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C. 温度低,细菌、真菌繁殖慢
D. 没空气,细菌、真菌生长较慢
C
6. 下列生活现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是(  )
A. 扁桃体发炎 B. 有人患足癣
C. 夏天馒头“长毛” D. 玉米患瘤黑粉病
7. 莞草就是禾秆草,它是东莞的特产之一,用途十分广泛。莞草制作的藏品的保存需要注意防霉,以下环境中莞草藏品最容易发霉的是(  )
A. 低温干燥 B. 常温干燥
C. 低温潮湿 D. 常温潮湿
A
D
8. 细菌的繁殖方式如下图,假设一杯奶茶制作过程中混入了50个细菌,若30分钟繁殖一代,3小时后再饮用,产生的细菌数目以及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
A. 1 600个,分裂生殖
B. 3 200个,孢子生殖
C. 1 600个,孢子生殖
D. 3 200个,分裂生殖
D
【解析】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总是一分为二,产生细菌数的计算公式为:原有细菌数量×2分裂次数,3小时分裂6次,50×26=3 200。选项D正确。
9. 科研人员从新疆和内蒙古的盐碱湖中分离出了一些极端耐盐菌,这表明(  )
A. 细菌都能在极端环境生存
B. 细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C. 细菌的生存不需要特定的条件
D. 耐盐菌的生存离不开高盐环境
B
10. 某超市发现一批胀袋酸奶,经检测其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胀袋酸奶无论是否在保质期内均不宜食用
B.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利用酸奶中的葡萄糖
C. 可能是包装时有氧气进入,促进乳酸菌繁殖
D. 若检测到酒精,则胀袋可能是因为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
C
11. 罐头食品往往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会变质,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温处理且密封,罐内没有细菌
B. 密封处理后,罐内细菌无法生存
C. 密封处理后,细菌无法进入罐内
D. 密封处理后,罐内细菌无法繁殖
A
12. 牛胃中有一种白色瘤胃球菌,该菌在帮助牛分解青草的同时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白色瘤胃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牛为寄生关系 B. 有成形的细胞核
C. 以分裂方式繁殖 D. 营养方式为自养
C
【解析】从白色瘤胃球菌名字可知,该菌种为细菌,无成形细胞核、以分裂方式繁殖,选项B错误、C正确。由材料可知,该菌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同时帮助牛消化,营养方式属于异养,与牛为共生关系,选项A、D错误。
13. 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不需要多施氮肥的原因是(  )
A. 空气中有氮气 B. 植物根可造氮肥
C. 土壤中氮肥较多 D. 植物根瘤中有固氮的根瘤菌
1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范围极广,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营腐生生活
B.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 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其患病
D. 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
B
15.“超级细菌”是一种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每年约70万人死于各种超级细菌感染。“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同SARS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C.有同真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D.可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A
【解析】超级细菌也属于细菌的一种,具有细菌的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细胞膜、细胞壁等细胞结构;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形态;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16. 栽培平菇通常用富含有机物的棉籽壳,这是因为平菇细胞结构中没有(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细胞质 D. 线粒体
B
17. 小明网购了蘑菇菌包(配料为玉米芯)培养蘑菇,其内部长满了白色的丝状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蘑菇的细胞内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B. 白色丝状物是蘑菇的菌丝
C. 玉米芯可以为蘑菇生长提供有机物
D. 蘑菇的培养过程需要光照条件
D
18. 关于微生物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产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B.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食醋
C. 酵母菌可用作酿酒和做馒头
D. 用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除去害虫
B
【主题思考】酵母菌在各种食品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生活,并产生不同的产物,既可制作松软的馒头,又可制作香醇的米酒。请回答19~20题。
19. 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B. 有叶绿体合成有机物
C. 它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D. 可通过出芽生殖产生新个体
B
20.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
A. 水、酒精 B. 二氧化碳、水
C. 二氧化碳、酒精 D. 二氧化碳、能量
21.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制作泡菜的叙述,可见在1 400多年前,中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制作泡菜要用到下列哪种菌类?(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醋酸菌
C
B
22. 发酵食品风味独特广受人们的喜爱,下列食物中不需要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是(  )
A. 全麦面包 B. 糯米粽
C. 泡菜 D. 低糖酸奶
B
23. 端午节吃粽子吃咸蛋,其中咸蛋的制作采用腌制法,防腐原理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下列食品的制作方法和防腐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 火腿肠 B. 罐头 C. 方便面 D. 榨菜
D
【解析】咸蛋的制作采用腌制法;火腿肠采用的是真空包装法;罐头采用的是罐藏法;方便面采用的是脱水法;榨菜的制作采用腌制法,与咸蛋保存原理一致。选项D正确。
24.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青霉菌②葡萄球菌③狂犬病毒④酵母菌⑤大肠杆菌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⑤
25.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个体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B. 根据形态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过形成结晶体进行繁殖
D.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A
A
26.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可诱发人体患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病毒,寄生在人体内进行繁殖。与寄生在人体的其他生物(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相比,HPV最大的特点是(  )
A. 是一种异养、厌氧微生物 B. 寄生于人体细胞内
C. 没有细胞结构 D.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27. 新冠感染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结构非常简单
B. 必须需要活细胞才能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
C. 属于动物病毒
D. 可感染人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A
D
28.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殖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霉菌通过孢子繁殖
B. 细菌通过分裂生殖
C. 酵母菌可以出芽生殖
D. 病毒通过分裂生殖
29. 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病毒造福社会的是(  )
A. 利用病毒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B. 利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C. 利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
D. 利用噬菌体治疗烧伤患者的化脓性感染
C
30. 下列关于下图3种不同类型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属于真核生物
B.甲、乙、丙都有遗传物质
C.三者都可用有机物丰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D.制作酸奶用的微生物与甲是同一个类群
C
【解析】甲是细菌、乙是霉菌、丙是病毒,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有机物丰富的培养基直接培养。选项C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下面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它由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这一类生物若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_________。
(2)B是黄曲霉,它靠产生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填“异养”或“自养”),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
蛋白质
遗传物质
结晶体
孢子
异养
(3)C是蘑菇,它靠结构__________(填序号)吸收水分和有机物。从细胞结构看,图中与C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有__________(填字母)。
(4)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__________生物,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与D同一类的生物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__________菌。

B、E
原核
分裂生殖
螺旋
32.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21年5月,印度爆发毛霉菌病,其特征为毛霉真菌菌丝侵犯血管,形成血栓并导致血管坏死,在鼻、脑、消化道及呼吸道等处产生病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资料二 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资料三 2020年10月,黑龙江省的一家人因食用在冰箱冷冻一年的自制面食“酸汤子”,导致9人食物中毒而离世。经检测,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椰毒假单胞菌在22~37 ℃的潮湿环境中繁殖很快,所以该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两季。
(1)通过资料一,我们可以知道细菌和真菌会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对真菌的了解,毛霉菌属于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资料二中细菌和牛、羊的关系是__________,再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人患病
真核
孢子生殖
共生
地衣(或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3)资料三中所述的一家人食用酸汤子导致中毒的原因是椰毒假单胞菌产生了____________。椰毒假单胞菌内没有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____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从资料可知椰毒假单胞菌适合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米酵菌酸
叶绿体
有机物
分解者
温暖潮湿
33. 我们日常吃的蔬果表面常常附着致病的细菌或真菌。用清水清洗能否有效去除微生物?淡盐水是否比清水更能去除微生物?根据以上问题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步骤。
步骤①:配制4组培养基,进行甲处理后,冷却待用。
步骤②:对4组培养基按下表进行处理:
组 别 A B C D
处理方法 不做处理 从同一串小番茄中摘下一颗,在培养皿表面轻轻按压,并及时盖上盖子 从同一串小番茄中摘下一颗,用自来水彻底清洗后,用无菌棉轻轻擦干,在培养皿表面轻轻按压,并及时盖上盖子 从同一串小番茄中摘下一颗,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用无菌棉轻轻擦干,在培养皿表面轻轻按压,并及时盖上盖子
步骤③:将4组培养基进行乙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数。
(1)步骤①中的甲处理是指______________,B组中将小番茄在培养皿上按压的目的是__________。步骤③中的乙处理是____________,该处理能为细菌、真菌生长提供____________。
(2)若实验顺利进行,可观察到实验现象:________组无菌落,________组菌落数最多。
(3)若C组菌落数比B组少,则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
适宜的温度
A
B
清水清洗能有效去除微生物
(4)若D组菌落数比C组__________,则可得出结论:淡盐水比清水更能去除微生物。
(5)设置__________组,并计算菌落的__________,可减小偶然性误差,增加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重复
平均值
34. 脂环酸芽孢杆菌能耐受巴氏消毒法过程中的瞬间高温,遇到适宜的条件后仍可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果汁变质,是果汁生产中比较棘手的常见污染菌。科研人员尝试研究用臭氧杀灭这种污染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果肉细胞相比,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生物。脂环酸芽孢杆菌能耐受巴氏消毒过程的瞬间高温是因为其能形成__________。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芽孢
(2)科研人员在适宜的条件下对脂环酸芽孢杆菌进行培养,该菌在培养基上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行繁殖, 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__________。培养基主要为其繁殖提供了______________。
分裂
菌落
有机物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臭氧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随着通臭氧时间的延长,该菌死亡率__________;随着温度的提高,臭氧杀菌力有__________的趋势。本研究中,果汁最有效的臭氧杀菌方案是温度__________℃,通臭氧时间__________分钟。
升高
下降
15
7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