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6 08:10:15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训练(九)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亚太地区为例
[基础自测]
湄公河五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是中国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21年12月3日中老(老挝)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下图示意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产业承接力的变化,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1~2题。
1.2009—2016年,产业转移承接力增长最快的国家是(  )
A.缅甸       B.老挝
C.泰国 D.越南
2.该国承接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1.B 2.A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纵坐标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比较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的产业转移承接力变化曲线,代表老挝那条曲线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除以基数)。故选B。第2题,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进入21世纪后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使其承接能力增强,A正确;老挝的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城镇化的发展较慢,B错误;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科技产业落后,C、D错误。
在2022年9月20日,《河南日报》第3版发表了一篇《F企业:携手河南闯世界》,不吝赞美地肯定F企业,例如,“回首河南经济这十年的成就,外贸领域的突飞猛进称得上是亮点之一……真金白银的成绩单背后,F企业的作用显而易见”:去年年底,F企业在豫企业实现产值4400余亿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0%。A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A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中国,F企业、H企业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苹果组装设备,其中F企业目前在中国有29个生产点,和硕有12个。据此完成3~5题。
3.A公司在巴西、印度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
A.利用当地原料 B.降低生产成本
C.提升产品性能 D.规避关税风险
4.F企业、H企业等代工厂的生产特点是(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研发能力强
C.空间布局集中 D.原料来源广泛
5.A公司难以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 ②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 ④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B 4.A 5.B 解析:第3题,A公司的产品对原料的需求量不大,A错误;两地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B正确;两地技术力量不如美国,提升产品性能不是在两地建厂的目的,C错误;A公司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规避关税风险不是在两地建厂的目的,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F企业、H企业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A公司组装设备可知,该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需求量大。故选A。第5题,向A公司供应零部件的中国供应商数量多,所以A公司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①正确;中国经济发展快,人口多,市场广大,②正确;A手机公司属于技术指向型的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差,③错误;与美国相比,中国工人的工资低、地价低,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④正确。故选B。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制造”曾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写—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即珠三角的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1)珠江三角洲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属于(  )
A.技术密集型工业
B.劳动、资源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市场指向型工业
(2)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转入的有利因素。
(3)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规律,结合题目材料,“珠三角的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可知珠三角要进行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地价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所以接受珠三角地区来的劳动、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的转移,这样既可以实现珠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B正确;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市场指向型产业应在珠三角地区发展,A、C、D错误。第(2)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其中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经济相对珠三角地区落后,且劳动力丰富廉价,资源丰富;这些地区地方政府需要发展经济,有政策支持,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由于这些地区发展、开发相对较晚,所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环境压力较轻,所以能够吸引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和解决措施。一般来说产业转移都是把相对落后或者污染相对严重的产业转移出去,因此往往对于迁入地而言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和维持迁入地的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设置门槛,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要求迁入企业环境污染较小;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答案:(1)B
(2)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开辟和扩大新市场;环境压力较轻。
(3)迁入企业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能力提升]
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7~9题。
7.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8.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  )
A.增强竞争力 B.培育市场
C.提升服务水平 D.提高效益
9.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7.D 8.B 9.C 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公司研制的产品是适合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并在新疆推广销售产品,因此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第8题,依据材料可知,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是为了最后销售无人机,可以判断直接目的是培育市场。第9题,从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可以判断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利润。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边际产业是对外转移国已经或将要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同时也是转移对象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国将边际产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对象国生产,对象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低、竞争力更强,转移国又可用更加低廉的价格进口该产品。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目前正积极承接中国的产业合作与产能转移。据此完成10~12题。
10.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适合向东南亚转出的边际产业是(  )
A.钢铁制造业 B.微电子工业
C.纺织产业 D.汽车制造业
11.埃塞俄比亚承接我国边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  )
①电力资源充足 ②劳动力丰富低廉 ③交通高度发达 ④政策大力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我国边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转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C.降低我国其他产业的生产成本
D.完善转入国的福利保障体系
10.C 11.D 12.A 解析:第10题,依据材料信息,边际产业是对外转移国已经或将要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同时也是转移对象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东南亚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适合承接纺织产业转移,C正确;钢铁及汽车制造业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和能源,且技术条件要求高,东南亚不具备承接此类产业的优势,A、D错误;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型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技术要求高,东南亚不具备技术优势,B错误。第11题,埃塞俄比亚与我国相比,经济较落后,电力资源及交通通达度均比不上我国,但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且有政府政策大力支持,②④正确,故选D。第12题,边际产业指的是在我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将此类产业转移出去,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A正确;可以促进转入国的经济发展,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对降低其他产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不大,C错误;对转入国的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影响不大,D错误。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三角区域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态势。
(2)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3)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应是环渤海区域中的哪一个省?说明理由。
(4)评价中西部区域接受产业迁入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第(2)题,珠三角地区产业外迁与成本上升、环境恶化有关,迁出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3)题,产业转移一般首选邻近的地区,以获得最大的区位优势,故京津优先向邻近的河北省迁移产业。第(4)题,中西部地区接受产业迁入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答案:(1)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环境恶化;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的需要。
特点: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3)河北省。区域相邻,优势互补,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
(4)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加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课时规范训练(八)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上海市为例
[基础自测]
至2020年,长江三角洲“两小时经济圈”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总共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  )
A.高等级城市数量较多,低等级城市数量较少
B.等级最高且服务种类最齐全的城市是南京
C.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2.下列对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集聚,地区内部竞争激烈
B.交通线的建设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C.城镇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扩大上海城市规模
D.交通一体化先行,跨省交通突破行政边界
1.C 2.D 解析:第1题,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齐全;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A错误;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种类最齐全,B错误;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C正确;长三角城镇化速度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D错误。第2题,区域内部分工协作增强,生产规模扩大,同外部的竞争能力增强,A错误;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B错误;城镇体系建设的目的不是扩大某一个城市的规模,而是使一个地区的不同规模、不同级别、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发展,C错误;交通一体化先行,跨省交通突破行政边界,D正确。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5.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3.A 4.B 5.C 解析:第3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①②正确;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定的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③④错误。故选A。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B正确;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主要作用,A、C错误;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加重,D错误。第5题,据图可知,西安位于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深圳位于沿海,经济较西安发达,A错误;西安发展历史较深圳悠久,结合文字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表述可知发展历史因素不能成为主导因素,B错误;深圳地处东南沿海,海陆交通较西安便利,D错误。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内每个城市的职能各具特色并实现了较高的一体化水平。下图示意日本东京都市圈“一都三县”组成。据此完成6~8题。
6.以“东京都心”为中心,半径50 km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  )
A.交通运输 B.商业金融
C.文化教育 D.工业制造
7.影响东京都市圈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心城市的规模
B.周围城市的数量
C.完善的交通设施
D.区域的人口密度
8.随着“东京都心”对东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不断辐射,“东京都心”(  )
A.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B.交通拥堵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
C.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D.不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6.B 7.C 8.B 解析:第6题,据图可以看出,东京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新宿为商务办公、娱乐中心,涩谷为信息商务、娱乐中心,多摩新城的主要职能有居住、金融保险、教育,千叶新城的主要职能有生态园区、国际空港和海港工业。故以“东京都心”为中心,半径50 km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商业金融,故选B。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以超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可知,交通是决定因素,C正确;中心城市的规模对都市圈辐射范围有重要的影响,但其辐射的范围需以便捷的交通为前提,A错误;影响东京都市圈范围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东京的城市辐射力、交通的便捷程度等,而与周围城市的数量、区域的人口密度关系不大,B、D错误。第8题,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的部分城市职能被疏解到都市圈的其他城市,导致外来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人口老龄化趋于严重,A错误;“东京都心”产业、人口等向外辐射,部分城市职能向外转移,交通拥堵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B正确;随着“东京都心”对东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不断辐射,东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可获得更多来自“东京都心”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与“东京都心”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C、D错误。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城镇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中原城镇群地处我国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
材料三 黄河流域及所经的九个省区,沿线有山西中部城镇群、关中城镇群、中原城镇群、山东半岛城镇群和京津冀重点城镇群,但没有同长江经济带那样进入国家区域战略(区),即没有形成黄河经济带。
(1)试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推测黄河经济带没有形成的可能原因。
(3)为顺利推进中原城镇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山东中东部,位于暖温带,气候宜人;毗邻渤海和黄海,沿海有众多港口城市,交通位置优越;隔海与日本和韩国相望;位于辽东半岛、京津唐、长江三角洲之间,处于核心位置;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三角洲的相交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陇海线沿线,处于亚欧大陆东端的中北部,亚欧大陆桥的东部出海口等。第(2)题,黄河经济带没有形成首先与黄河的航运价值不高有关。黄河上中游大部分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河径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枯水期较长且时有断流现象,冬季结冰期较长等因素不利于航运;其次,黄河流域本身经济不够发达,对外交流受交通密度不够大、政策实施时间较晚、传统思维等因素影响,开放性不高,对外贸易不够活跃,该流域城镇间的发展缺少密切联系,功能互补性较差,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显著;黄河沿线缺少核心城市、门户城市和枢纽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经济腹地较小。第(3)题,由图可知,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郑州,要进一步提升郑州的核心功能,增加其辐射带动作用;在做强核心城市的同时,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形成等级有序的城市体系结构;促进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中小城市接受核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优化城市群内部的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内城市间的交流协作。
答案:(1)沿海多港口;东望日本与韩国;处于北接辽东半岛、紧邻京津唐、南接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三角洲的交会点;亚欧大陆东端的中北部,亚欧大陆桥的东部出海口等。
(2)黄河流量少,经常断流,航运价值不大;黄河流域的对外交流包括对外贸易方面,是多途径多门户的(或经济腹地狭小),没有门户城市与枢纽城市;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显著。
(3)提升郑州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能力提升]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图1
图2
10.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11.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12.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10.D 11.B 12.A 解析:第10题,读图1,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图2,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不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误;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误;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较远,C错误;结合图2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正确。第11题,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散分布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A、C、D错误;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正确。第12题,读图1, 2016 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图2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正确;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级市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误;城级市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误。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到2030年,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次指出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图表资料,完成13~14题。
中国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比较
成渝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
城市数量 16 25 14 14
人口(亿) 0.95 1.5 0.7 1.1
GDP(万亿) 4.8 14.7 7.6 7.5
人均GDP (万) 5.1 9.8 10.9 6.8
面积(万平方千米) 18.5 21.2 11.1 21.5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514 708 631 512
城镇化率(%) 53.48 68.47 84.12 62.72
13.成渝城市群与东部沿海三个城市群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
①拥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②城镇化率较低,可以为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起到示范作用 ③地处西部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 ④产业基础雄厚,是泛亚欧的重要节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成渝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①核心城市之间缺乏深度合作 ②对外通达性较差,缺乏高端发展平台 ③地区GDP增速太慢,还需提速 ④区域中心城市太少,需要多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B 14.A 解析:第13题,成渝城市群拥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和成都,但是东部沿海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也同样拥有北京和天津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所以①不是成渝城市群与东部沿海三个城市群相比所具有的优势,①错误。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成渝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城镇化率较低,可以为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起到示范作用,这是成渝城市群与东部沿海三个城市群相比具有的优势,②正确。成渝城市群地处西部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③正确。与东部沿海三个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发展较晚,产业基础较薄弱,④错误。故选B。第14题,成渝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川渝分治之后很长时间,两地竞争激烈,两个核心城市重庆和成都之间缺乏深度合作,①正确。交通不便是限制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历史因素,技术发展水平低,缺乏高端发展平台,②正确。成渝城市群的GDP增速虽然低于东部三大城市群,但是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GDP增速较快,③错误。区域中心城市的数量要根据当地实际来设定,不一定数量要多,区域中心城市有两个,并不少,④错误。故选A。
福建泉州在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现在不仅GDP总量居福建首位,人口规模也是全省第一。然而,泉州市(如图)是一个典型的“弱区强县”的城市,泉州市区的辐射力不强,城镇基本是各自发展,目前仍存在城镇格局小、散、弱的现象。据此完成15~17题。
15.宋元时期泉州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现代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政策
C.经济腹地 D.河流流量
16.据图推测,以下四县(市)人口最少的是(  )
A.安溪 B.惠安
C.南安 D.德化
17.今后,泉州市要(  )
A.平衡各县区的人口和经济
B.促进低端产业向泉州市区转移
C.降低部分县区的工业化速度
D.推动县区一体化、协调区域发展
15.C 16.D 17.D 解析:第15题,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故现代制约泉州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腹地。故选C。第16题,据图可知,德化距海远,且地形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最少。故选D。第17题,结合材料“泉州市区的辐射力不强,城镇基本是各自发展,目前仍存在城镇格局小、散、弱的现象”,可以分析出泉州市今后要推动县区一体化、协调区域发展。故选D。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青岛港和烟台港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青岛港是我国第四大集装箱运输港口,服务范围可达郑州、西安等地。日照港虽浪大流急,但水域深,是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下图为山东半岛局部区域图。
(1)分析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相比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及建立日照港的主要目的。
(2)青岛港的腹地比烟台港的腹地广,向西可达郑州、西安。试说明其主要原因。
(3)烟台港与大连港之间早已开通了汽车轮渡,现在又开通了火车轮渡。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日照港海岸线平直,风浪大,缺乏船舶避风浪的港湾,不便于船只停泊和装运货物。从图上看,日照港与煤炭产地有铁路相连,是一条专门为煤炭输出而设立的港口。第(2)题,交通运输网络更加完善,青岛港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等业务更发达,服务功能强。第(3)题,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轮渡可以直达,不用中途装卸,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费用,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减少中间的转运环节,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实现客货物的分流,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
答案:(1)海岸线平直,风浪大,缺乏船舶避风浪的港湾。方便煤炭的外运。
(2)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发达,服务功能强。
(3)好处: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费用;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
意义: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课时规范训练(十)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
[基础自测]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完成1~2题。
项目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水资源占比 80% 14.7%
人口占比 53.5% 44.4%
耕地占比 35.2% 59.2%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1.B 2.C 解析: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明显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耕地分布则是南少北多。故选B。第2题,水土资源明显不匹配,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为此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故选C。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B.常发生凌汛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4.“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B.降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雪线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3.D 4.B 解析:第3题,雅鲁藏布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中、下游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补给以雨水为主,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径流季节变化大;由高纬流向低纬,无凌汛现象,故选D。第4题,“南水北调”工程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往黄河上游及塔里木盆地,沿途经高山、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A不符合题意;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D不符合题意;冰川消融主要是温度升高所致,与调水工程建设无关,B符合题意。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下图为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调水线路甲相比,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有(  )
A.可调水量小 B.可输水时间长
C.施工难度小 D.全线自流输水
6.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产生的影响有(  )
A.解决了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B.改变陇东地区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C.改变武都段白龙江河流补给类型
D.提高泾河自净能力,增大了水量
5.B 6.D 解析:第5题,白龙江水资源量大,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白龙江属于长江水系,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无结冰期,而调水线路甲位于黄河水系,冬季有结冰期,因此可输水时间比调水线路甲长,B正确;线路乙穿过秦岭,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C错误;输水线路甲从黄河上游输往中游的支流,甲输水线路能全程自流输水,自流输水并不是线路乙的明显优点,D错误。第6题,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以使陇东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但无法解决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A错误;水资源的跨流域调水,是改变陇东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B错误;由图示可知,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段年径流量减小,但不会改变武都段白龙江河流补给类型,C错误;该调水工程将使得调入区泾河水量增大,将提高泾河自净能力,D正确。
“南水”每年向北京市供水约10.5亿立方米,但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据此完成7~8题。
7.“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制约经济发展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家庭节约用水
D.加快“南水”入户
7.D 8.C 解析:第7题,“南水”进京可以供水,缓解北京市用水紧张状况,补偿河湖水量,促进经济发展,但不能消除水污染。故选D。第8题,即使“南水”进京可以供水,缓解了北京市用水紧张状况,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故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引导居民继续有忧患意识,引导家庭节约用水。
9.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中,从丹江口水库取水的线路是________线(填东、中、西)。
(2)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3)华北地区一年中缺水最严重的季节为________季。
(4)读图分析A、B两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中B线路能源输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保护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第(2)题,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一是工农业发达,该地区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煤炭能源基地、商品棉基地之一,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第二大玉米产区,生产用水量大;二是该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生活用水量大;三是受农业灌溉技术影响,水资源浪费严重;四是工业方面水资源污染严重。第(3)题,春季是缺水最严重的季节,原因是此时雨季未到,而春季升温快,大风日数多,蒸发强烈,土壤干旱;正值春播,生产需水量大。第(4)题,A路线是我国西电东送三条路线中的北线工程,是从山西、陕西、内蒙古通过坑口电站发电后向京津输送的火电;B线是西气东输工程,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上海。第(5)题,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到东部地区,对环保方面的影响有:可以逐渐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比例;由于天然气相对于煤炭更清洁,大气污染物少,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排放,提高大气能见度,减少酸雨危害,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
答案:(1)中
(2)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
(3)春
(4)火电 天然气
(5)可使东部地区逐渐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能力提升]
下图为我国2020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图。2020年,江苏省成为全国冬季用电负荷最高省份。读图,完成10~11题。
10.南方地区用电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是(  )
A.服装设计 B.冶金工业
C.电子商务 D.餐饮服务
11.为缓解江苏省冬季用电最大负荷,政府合理且可行的做法是(  )
A.组织高耗能企业避峰用电
B.严禁居民使用高耗能电器
C.重点利用水能资源发电
D.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
10.B 11.A 解析:第10题,冶金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用电量大,用电成本占比高,B正确;服装设计技术投入较多、电子商务需要有较完备的现代化通信条件、餐饮服务用电占比不高,A、C、D错误。第11题,组织高能耗企业避峰用电,指的是在生活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与高耗能企业错开时间,这样可以缓解江苏省冬季用电最大负荷,A正确;严禁居民使用高耗能电器太过绝对,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B错误;冬季河流水位低,利用水能资源发电量少,C错误;江苏煤炭资源较少,所以煤炭气化、液化技术进行发电并不可行,D错误。
图1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引江济淮”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河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该段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如图2),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如图3),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据此完成12~13题。
图1
12.引江济淮工程对巢湖湿地的影响有(  )
A.防风固沙效益显著增加
B.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提高
C.解决生产生活缺水现状
D.物种基因丰富度将下降
13.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  )
A.技术难度更低
B.使淠河航运价值提高
C.修建成本更低
D.保障江淮运河的航运
12.B 13.D 解析:第12题,根据题干可知,巢湖湿地地区气候湿润,且无大面积沙地分布,防风固沙作用不大,A错误;引江济淮工程经过了巢湖湿地,能够使巢湖湿地的水量增加,从而提高其水体自净能力,B正确;该地区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缺水问题难以一次性解决,故选项中解决该问题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引江济淮工程能够恢复巢湖湿地的水量,使湿地中的生物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得以恢复,能够使物种基因丰富度提高,D错误。第13题,“下穿”建设隧道输水是传统技术,技术难度不大,与“下穿”输水相比,渡槽的技术难度更高、成本更大,A、C错误;渡槽对淠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影响不大,不能使淠河航运价值提高,B错误;与修建下穿式隧道相比,修建渡槽能够减少对河床结构的破坏,且渡槽下方有行船通道,能够保障江淮运河的航运,D正确。
沙特阿拉伯(如图)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油气的生产和出口是其支柱产业。延布是新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与朱拜勒之间建有运量巨大的油气管道,对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该管道埋藏较深。据此完成14~15题。
14.沙特阿拉伯修建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的主要战略价值是(  )
A.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B.开辟新的油气出海通道
C.为红海沿岸地区提供能源
D.降低出口东亚的油气运输成本
15.推测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较我国东北地区油气管道埋藏深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管道内油气能够自流
B.减少地表风沙的危害
C.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
D.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
14.B 15.D 解析:第14题,西亚波斯湾沿岸政局不稳,修建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可开辟新的油气出海通道,B正确;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为红海沿岸地区提供能源,但不是主要战略价值,A、C错误;如果从油气资源经朱拜勒—延布管道再出口到东亚,会增加运输距离,增加运输成本,D错误。第15题,朱拜勒—延布沿线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地表温度极高,对油气管道运输威胁大,深埋管道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D正确;油气管道不管深埋与否都要保证自流,A错误;油气在管道内运行,都要埋在地下,埋藏深浅都不受地表风沙的影响,B错误;朱拜勒—延布沿途为热带沙漠气候区,耕地面积本就很少,C错误。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
材料二 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地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密闭空间),培养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随着油气资源衰竭,相关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
(1)甲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负面影响。
(2)分析大庆利用闲置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
(3)说出中俄东线投产对东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解析:第(1)题,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纬度高,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气温年较差大;冬季的天然气需求量大,是输送天然气的主要季节,低温会对天然气管道站区安全运行、设备设施等造成危害。第(2)题,某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主要从建设的难度(自然条件、拆迁安置等方面)、建设的成本(包括材料及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工程量等)方面考虑,结合材料大庆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重要节点;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油藏资源丰富,密闭性好,安全性高,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培养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人才储备丰富,降低人工培养成本。第(3)题,中俄东线经过东北地区,当东线投产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天然气会首先进入东北地区,这样可以增加东北地区的天然气,缓解天然气短缺状况;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增加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东北地区天然气的增加,可以改变供气格局。
答案:(1)冬季严寒 气温年较差大 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
(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重要节点;油气藏资源丰富,密闭性好,安全性高: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人才储备丰富。
(3)增加供给,缓解天然气短缺;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改变供气格局。单元测评(三)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从世界城市群发展历程看,城市群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下图为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甲阶段,箭头表示的要素流主要是(  )
A.资金流      B.人口流
C.技术流 D.信息流
2.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从发展历程看,目前所处的阶段对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B 2.C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在甲阶段,生产、生活要素流从较低级别的城市流入较高级别的城市,结合题意可知,甲阶段是城市群的雏形发育期,属早期阶段,推测此阶段人口向中心城市(较高级别的城市)集聚,流入中心城市的要素主要是人口流,而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应是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城市。故选 B。第2题,据图可知,甲为雏形发育期,乙为快速发育期,城市级别都只有两个,城市等级明显;丙为城市群发展趋于成熟期,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城市层级结构合理;长三角城市群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核心城市,符合丙阶段特征;丁阶段是各等级城市全面融合发展的大都市圈状态,目前长三角尚未达到这个阶段。故选C。
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腹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图1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单向吸收模式示意图,图2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
A.不利于腹地内城市的发展
B.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C.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D.不利于腹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4.图2中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规模 B.地理位置
C.交通条件 D.城市规模
3.B 4.B 解析:第3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单向吸收模式中中心城市对其腹地以吸收作用为主,而双向影响模式中中心城市对其腹地既具有吸收作用,又具有辐射作用,因此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更有利于腹地内城市的发展,且使得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A错误,B正确;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快慢与多种因素有关,双向影响模式中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并不一定较慢,C错误;腹地资源开发受当地经济发展制约,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使腹地更多地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并不一定更有利于腹地资源的开发,D错误。第4题,图2中,与 C1、C4相比,C2、C3 距离中心城市 C 更近,更有利于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速度更快,因此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位置, B正确;人口规模、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
以“互联网+”等为引领的新经济正在重塑区域空间格局。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电商企业联系网络(下图)中,义乌成为与上海并列的区域中心城市。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联系强度可知(  )
A.义乌市比上海市经济辐射范围更广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部区域产业互补性强
C.淮安市比苍南县电商企业交易活跃度更高
D.“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所围地区为核心区域
6.助力浙东南成为电商企业联系最强区域的主要因素有(  )
①轻工业商品集散市场 ②轻工业商品生产能力 ③网络交易方式 ④电子商务总部位置 ⑤企业服务意识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B 6.B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部区域联系强度大,说明区域产业的互补性强,联系密切,B正确;上海等级高,经济辐射范围更广,A错误;由图可知,与苍南县联系强度最强的城市更多,说明苍南县电商企业交易活跃度比淮安高,C错误;由图可知,宁波、苏州附近,城市联系强度较弱,不是核心区域,D错误。第6题,浙东南如义乌、温州等,为小商品集散市场,电商企业联系密切,①正确。电子商务总部在浙东南,电商企业集聚,企业服务意识强,电商企业联系最强,④⑤正确。网络交易方式与电商企业联系关系不大,电商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商品生产能力进行销售,故浙东南区域的轻工业商品生产能力对电商企业联系影响较小,②③错误。 故选B。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转移示意图,回答7~8题。
7.衰退性产业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具备区位优势、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群。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衰退性产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或生产成本过高的产业
B.资金投入减少和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C.多为传统产业和市场需求下降较快的产业
D.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开发期的产业
8.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B.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7.D 8.A 解析:第7题,根据题意可知,衰退性产业是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或生产成本过高的产业,多为传统产业、市场需求下降较快的产业、资金投入减少和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而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开发期的产业多为新兴产业,不可能是衰退性产业。故选D。第8题,产业转移有利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正确;产业转移会减少耕地面积,B错误;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为主,C错误;带来污染是负效应,D错误。
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疫情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②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③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④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②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③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④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C 10.B 解析:第9题,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在当地就业,不是限制民工的流动,①错误。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不再大幅上升,②错误。沿海省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对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力不大,③正确。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地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农民工可就近就业,离家近,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减少,④正确,故选C。第10题,沿海传统用工大省出现的“用工荒”,促使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①正确。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不会出现经济整体下滑的趋势,②错误。促进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③错误。随着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④正确。故选B。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工程Ⅰ、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12.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D 12.A 解析:第11题,工程Ⅰ、Ⅱ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A、B、C错误;据工程Ⅰ走向可知其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Ⅱ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第12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减轻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①正确。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②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误。长江洪灾主要在中游河段,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洪涝灾情作用不大,④错误。A正确。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下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合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我国(  )
A.中部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B.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
C.东北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
D.发电和用电具有空间一致性
14.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产业结构 D.居民用电
15.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
B.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济
C.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
D.负荷中心大力开发太阳能
13.B 14.A 15.B 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中部的湖南用电量大于发电量,A错误;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B正确;东北的辽宁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不是电力净调出区,C错误;东部和西部地区发电和用电明显不具有空间一致性,D错误。第14题,四川发电量大,但水电比重高,持续的干旱使得河流径流量减少,发电量减小,导致四川用电荒,而山西发电以火电为主,发电量比较稳定,A正确;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居民用电都可能影响用电荒,但不是用电荒影响的主要因素,B、C、D错误。第15题,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可以减少用电量,但不是最合理的措施,A错误;电力资源分布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济可以有效解决电力资源的供需矛盾,缓解用电紧张地区的电力资源不足的局面,B正确;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会加剧环境污染,C错误;负荷中心不一定具有开发太阳能的条件,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城市之间主要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下图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和2019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6分)
(2)分析2019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4分)
近年来,在上述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区域发展已上升到点轴开发模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其中“点”指增长极,“轴”为交通干线。
(3)试解释具备点轴开发条件的区域常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4分)
1843年上海开埠后,港区沿黄浦江中下游和苏州河分布;新中国成立后,港区逐步扩展至黄浦江和长江交汇的吴淞口;改革开放以后的港区又逐步扩展至长江口南岸。2005年,洋山港一期建成开港,由配套建设的东海大桥连接洋山港与上海市。2017年,洋山港四期码头开港运行,这是一座全自动化码头,集装箱的装卸转运全部由智能设备完成,使用电力驱动。目前,上海港已是世界第一大港,正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除了上海洋山港四期外,国内还有厦门港和青岛港建设了自动化码头。下图为洋山港位置示意图。
(4)分析上海在原有港口条件下,兴建洋山港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上海的地理位置主要体现在沿河、沿海且位于海岸线的中点。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内河航运,可以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从海岸线来看,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可辐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上海还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水运枢纽,交通运输十分发达,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基本上能够辐射带动全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城市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第(2)题,读材料的第二幅图可看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受上海辐射带动的强度,与其和上海的距离呈正相关。据图可看出,苏州、无锡、南通、嘉兴由于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辐射强度大;而舟山、扬州等城市因距离上海较远,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小。第(3)题,由材料“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区域发展已上升到点轴开发模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其中‘点’指增长极”可知,增长极以其产业基础较好,投资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发展机会多等为主要优势,将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该地集聚,以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由材料中“‘轴’指交通干线”可知,该区域交通便利,沿交通干线分布有利于减少运输费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最后,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在向增长极聚集的同时,也将逐步扩展沿交通干线聚集,使得点轴开发区域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密集带。第(4)题,由图可知,上海港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泥沙淤积严重,水深不足,随着大型船舶的增多,港区停泊空间不足,不利于大型船舶停靠;洋山港为深水港,兴建洋山港可以弥补河港水深的不足,供大型船只停泊;2017年洋山港四期码头运行,港区面积大,兴建洋山港可以增加上海港货物吞吐量,扩大港口规模;上海港已是世界第一大港,正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方便连接国际航道,提高运输效率;兴建洋山港可以助力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等。
答案:(1)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内河航运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可辐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水运枢纽,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
(2)苏州、无锡、南通、嘉兴由于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辐射强度大;舟山、扬州等城市因距离上海较远,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小。
(3)增长极以其优势(投资环境良好,效益好,发展机会多等)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产生规模效益);由于交通干线沿线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向增长极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沿线便成为经济活动密集带。
(4)弥补河港水深的不足,供大型船只停泊;增加上海港货物吞吐量,扩大港口规模;方便连接国际航道,提高运输效率;助力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颁布《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晋陕蒙煤炭主产区中长距离运输(运距500 km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目前约为60%)。“公转铁”政策执行力度在未来需持续加强,以提高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中的占比。近年来,作为“北煤南运”输入地的珠江三角洲,煤炭消费量出现下降,以广州市为例,2021年广州市煤炭消费量1281万吨,相比2013年(1967万吨)减少了686万吨,煤炭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占比由27%下降到14%。下图示意晋陕蒙煤炭外运。
(1)与公路运输方式相比,说明晋陕蒙煤炭外运不断提高铁路、水路联合运输(“铁海联运”)比重的合理性。(5分)
(2)说明晋陕蒙煤炭外运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3)推测近年来广州市煤炭消费量明显下降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公路运输运输量小,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的运输量大、运价低,“铁海联运”使得运输量大,降低运输成本,连续性强,适合长距离运输;公路运输会产生汽车尾气、道路扬尘,“铁海联运”减轻大气污染,利于环境保护;现有较为完善的运煤铁路、水路专用线、环渤海港口群,为运输提供了保障;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的需求量大,使得晋陕蒙煤炭生产基地与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之间的煤炭运量大,但是运输距离远,“铁海联运”能够减少能量消耗。第(2)题,晋陕蒙煤炭外运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将当地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晋陕蒙煤炭外运增加了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了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交通运输的能力;晋陕蒙煤炭外运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发展,如煤化工、火力发电等工业;工业发展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第(3)题,近年来,随着广州市的科技发展,加大了对能源利用的科技投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随着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部分高耗能产业发生转移,减少了对煤炭的需求量;“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优化了广州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煤炭需求量;随着推广和应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优质高效新能源,减少了煤炭的消费比重。
答案:(1)与公路运输相比,“铁海联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适合长距离运输;减轻公路运输中汽车尾气排放、道路扬尘,利于环境保护;现有的运煤铁路、水路专用线、环渤海港口群建设较为完善,提供了运输保障;晋陕蒙煤炭生产基地对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的煤炭运量大,运输距离远,“铁海联运”能减少能量消耗。
(2)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运输能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城镇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如煤化工、火力发电等工业)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
(3)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煤炭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高耗能产业迁移,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对煤炭的需求减少;“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均使广州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煤炭的需求减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优质高效的新能源不断推广,广泛应用,占区域能源消费比重持续增加。
18.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就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的产业。读2000-2022年中国四大区域及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表,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地区 省区范围 转入产业 转出产业
西部地区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 塑料、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乙烯、天然气、化学、农药、化肥 无
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 无 除水泥外所有产业
中部地区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纯碱、化肥、水泥 天然气、塑料、原油、平板玻璃、生铁
东北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平板玻璃、生铁、粗钢 原煤、天然气、硫酸、化肥、水泥、纯碱
(1)归纳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的特征。(6分)
(2)简析西部地区“吸引”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的原因。(6分)
(3)简述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6分)
解析:第(1)题,产业转移最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方向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根据表格内容,我国西部地区转入产业主要有塑料、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乙烯、天然气、化学、农药、化肥,无转出产业,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东北地区除水泥外所有产业转出,无转入产业,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东、中部地区转入、转出均有部分污染产业,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第(2)题,西部地区“吸引”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的原因主要从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政策等因素分析。第(3)题,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从西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答案:(1)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
(2)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我国天然的能源与化工基地。生产成本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等相对较低。政策因素,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环保要求较低,导致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
(3)影响: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大量污染物排放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出现会威胁全国生态安全;西部地区治理能力较弱,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使区域环境风险增加。课时规范训练(十一) 分析区域联系
[基础自测]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的(  )
A.生态移民较多
B.人才素质高
C.自然资源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2.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A.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B.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C.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D.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1.D 2.A 解析:第1题,四川省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第2题,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促进了区域之间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从而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山区,是著名的工业县,有“轴承之乡”“纺机基地”之称。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2021年初新昌县出资在杭州建成“科创飞地”——杭州紫金科创港,吸引新昌本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研发部门入驻,实现了“研发在杭州,生产在新昌”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3~5题。
3.新昌县选择在杭州建设“科创飞地”,主要因为新昌县(  )
A.工业基础较差   B.人才吸引力弱
C.劳动力价格高 D.基础设施落后
4.新昌本地企业研发部门入驻紫金科创港,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生产规模 B.降低研发费用
C.降低用工成本 D.提升研发能力
5.“科创飞地”模式体现了(  )
A.城乡统筹创新 B.科学技术创新
C.生产工序创新 D.区域协同创新
3.B 4.D 5.D 解析:第3题,读材料可知,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山区,对人才吸引力弱,而杭州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才聚集, B 正确;新昌县是著名的工业县且位于山区,有“轴承之乡”“纺机基地”之称,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劳动力价格较低,A、C、D 错误。第4题,新昌本地企业研发部门入驻杭州紫金科创港,主要目的是利用杭州的人才优势提升研发能力,必然增加研发费用,提高用工成本,实现了“研发在杭州,生产在新昌”的发展模式,生产规模没有扩大,D正确,A、B、C 错误。第5题,“科创飞地”模式体现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创新,D正确,A、B、C错误。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C.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
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7.该隧道调水方案优势在于(  )
①埋藏较浅,防凌汛 ②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 ③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 ④避免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该调水工程对柴达木盆地产生的影响有(  )
A.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B.缓解工农业用水短缺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
D.促进农牧业和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6.A 7.B 8.B 解析:第6题,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首要条件是水资源丰富,可调水量大。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所以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第7题,由材料可知,隧道埋藏深,①错误;依据图示水位可知,该工程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②正确;位于地下,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③正确;地热源于地球内部,所以隧道调水不能避免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④错误。故选B。第8题,该调水工程可增加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调节气温,增加降水,但是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无法完全修复山地冰川,A错误;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内陆高原干旱盆地,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通过调水可以缓解工农业用水短缺,B正确;木材产业一般靠近原料产地,柴达木盆地地表以草原、荒漠为主,C错误;生态渔业需要有天然或人工水域,需水量大,D错误。
9.我国的A、B两区域中,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经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项目 区域
A B
人口数量/万人 2239 3508
面积/km2 27 080 55 375
耕地面积/103hm2 989 2760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6 013 5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次产业结构 2∶47∶51 26∶44∶30
每万人大学生数量 343 91
0.26 0.54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________(填选项数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________(填选项数码)。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题干及表格数据看,A区域地处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大学生所占比重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反映科技较为发达;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产业结构合理。B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A区域多;人口众多,大学生所占比重低,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第(2)题,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B区域,促进B区域经济发展。B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提供给A区域。第(3)题,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动B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答案:(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合理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能力提升]
四川省是我国清洁能源生产大省,水电占比80%,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的重要输出省,水电外送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8月,四川出现了罕见的缺电现象,多次发布限电停电通知。水电大省为何缺电,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西气东输”相比,“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对输入地的有利影响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保障能源供应
C.缓解全球变暖 D.减少水土流失
11.导致水电大省四川今年8月多市限电停电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持续高温天气 B.工业用电量大
C.生活用电剧增 D.火力发电量少
10.C 11.C 解析:第10题,与“西气东输”相比,“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以水电为主,对输入地的有利影响是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故选C。第11题,由材料可知,四川发电量高,但水电比重高,持续高温干旱使河流径流量减少,发电量减少,但不属于社会经济原因;高温天气,生活用电剧增是导致水电大省四川今年 8 月多市限电停电的社会经济原因,故选C。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14题。
12.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13.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12.A 13.C 14.D 解析:第12题,上海市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转型为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第13题,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14题,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5~17题。
15.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16.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17.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15.B 16.A 17.D 解析:第15题,家电组装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劳动力成本。第16题,20世纪90年代末,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较越南发达,市场广阔,因此越南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远少于中国。第17题,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同时市场饱和,优势不明显,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不应该再依赖劳动力优势,靠价格取胜,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发展至关重要。济南近几年大力推进济滨高铁、济莱高铁、济郑高铁及小清河复航等项目建设。
下表为黄河流域城市群相关统计数据。(发育阶段中三级指发育成熟阶段、四级指快速发育阶段、五级指发育雏形阶段)
位置 城市群名称 人口密度(人/km2) 城镇密度(个/万km2) 发育阶段
1980年 2016年 1980年 2016年
上游 兰西 69.60 121.67 2.88 23.86 五级
宁夏沿黄 51.16 106.33 8.15 15.58 五级
呼包鄂榆 37.48 64.95 4.34 13.26 四级
中游 晋中 127.86 235.79 10.40 29.87 五级
关中平原 192.97 269.57 15.50 95.97 五级
下游 中原 480.93 704.35 19.59 78.30 四级
山东半岛 348.49 525.70 48.28 69.23 三级
黄河流域平均 191.82 293.04 12.32 33.71
(1)概括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并从区域联系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高铁、小清河复航等项目的建成,对济南市发挥辐射功能的作用。
解析:第(1)题,从黄河流域城市群相关统计数据可知,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阶段有多个等级差异,故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大。其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发育阶段为三级,是黄河流域城市群中发育程度最高的城市群,属于黄河流域城市群的龙头,可以带动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原因可以从黄河沿岸的交通、产业等方面分析。黄河中上游地区落差大、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下游为地上河,整体来看黄河的通航能力差,沿黄河的交通建设较为落后,故黄河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不便;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等限制,黄河流域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层次不高,交通不便导致区域产业的分工协作条件也比较差,故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大,越往上游越低。第(2)题,高铁、小清河复航等项目的建成,使济南市的交通通达度更高,成为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地位上升促进城市地位的上升,从而扩大了济南市的经济服务范围。高铁、小清河复航,交通更便利,缩短了济南市与周边地区的运输距离,节省了运输时间,加强了济南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交通更便利后,济南市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密切,可以促进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促进城市之间各产业的信息交流和分工协作等。
答案:(1)空间差异大,越往上游水平越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育程度最高,是黄河流域城市群的龙头。
原因:黄河通航能力差、沿黄交通建设滞后,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受限;区域产业层次不高,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条件差。
(2)提高济南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城市地位,扩大经济服务范围;依托便利高效的交通网,缩短了与周边地区的时间距离,强化空间联系,带动周边发展;促进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