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组
[2014·吉林长春调研三]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时间大约为( )
A.1870年 B.1920年
C.1960年 D.1970年
解析:该题关键点是“进入现代型的时间”,应是1970年以前。
答案:C
2.依据上图中信息,分析生产力水平对该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 )
A.生产力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正相关
B.生产力水平与人口死亡率负相关
C.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出生率影响小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增长变慢
解析:因为生产力的水平不断提高,由图可知死亡率不断下降,因此呈负相关。
答案:B
[2014·辽宁大连高三模拟二]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是全家团圆的象征。根据某市迁徙人数占国内迁徙总人数比重每日统计图(下图),完成3~5题。
3.2014年1月16日至31日,该市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解析:由图中可知,1月16日至31日为春节前,此时段该市有大量人口迁出,主要是外出打工的人,回家过春节与家人团聚,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答案:C
4.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该市人口数量最少的一天为( )
A.1月28日 B.2月1日
C.2月6日 D.2月12日
解析:2月1日之前,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说明人口数在逐渐减少,2月1日之后,迁入人口大于迁出人口,说明人口开始逐渐增加,即2月1日这一天,人口达到最少。
答案:B
5.关于该市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发达收入高 ②是我国西部某省会 ③人口净迁入城市 ④城市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春节前有大量人口迁出,春节后又有大量人口迁入,说明外来人口较多,即该市人口增长主要为机械增长,为人口净迁入城市,故可判断该市经济发达,收入高。
答案:C
[2014·甘肃白银高三模拟]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的社会。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完成6~8题。
6.据材料可知( )
A.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
B.2023年我国60至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1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D.204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达到最大值
解析:2000年后,我国老龄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故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由图可知,2050年我国60~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答案:A
7.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老龄化程度正在接近,主要原因是( )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解析: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仍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而且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因此会使农村老龄化比重上升,城市老龄化比重下降。
答案:C
8.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B.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C.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解析: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应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正确引导新时期的人口迁移。
答案:B
[2014·福建福州一中高三质检]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9~10题。
9.关于①②功能区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功能区夜晚人口密度较小
B.①功能区在城市中分布最广
C.②功能区白天人口密度小
D.②功能区地租水平比①低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①为住宅区,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夜晚人口密度高、白天人口密度低;②为商业区,地租水平最高,白天人口密度高、夜晚人口密度低。故选B项。
答案:B
10.若仅考虑盛行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合理,则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欧洲西部
B.印度半岛西海岸
C.地中海沿岸
D.我国内蒙古高原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该城市工业区位于城区西南方和东部。工业区应该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故该区域应盛行西北风。我国内蒙古高原,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风影响不到。所以应选D项。
答案:D
2013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了新的城市职能区域划分,新的城市区划对房地产开发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图为“近十年重庆市五大城市职能区域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量占全市的比重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各城市职能区域中房价最高的是( )
A.①区 B.③区
C.④区 D.⑤区
解析:由图可知,①区房地产开发量占全市的比重最大,可知该区域为都市功能核心区,房价最高。
答案:A
12.②区域可能是( )
A.都市功能核心区 B.都市功能拓展区
C.城市发展新区 D.生态保护发展区
解析:②区域房地产销售量占全市的比重高,说明其位于都市功能核心区外,可能是都市功能拓展区;一般城市发展新区位于城市的外围;生态保护发展区以生态保护为主,房地产开发会受限制。
答案:B
[201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一]下图是某地区的农村景观,下表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与农地上农业人口密度资料。读图和表,回答13~14题。
1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地势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图中仅甲区为需要大量水源灌溉的水田,而图中灌溉渠道的水源最终将引往水田,故该地地势最低洼。
答案:A
14.庚国的农业经营,最可能具有下列哪一项特征( )
A.耕地零细化 B.高度机械化
C.劳动力老化 D.作物混合化
解析:庚国人口密度不高,且农地上农业人口密度也很低,需要利用机械进行大范围、高效率的耕作,属于高度机械化的国家。
答案:B
[2014·河北唐山高三一模]“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米至2 000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15~17题。
15.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洲落基山区
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
C.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D.亚洲喜马拉雅山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山区农业景观的差异,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该山区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可以种植甘蔗,稍高一些的坡地可以种植咖啡和可可,说明该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故它最可能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
答案:C
16.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坡度大小 B.气温变化
C.土壤类型 D.水分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牧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海拔不同的地区农牧业生产状况不同,这是由于不同高度的地区气温不同,适合生长的植物也不同。
答案:B
17.在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
A.可在霜期栽种
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期最短
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条件越来越差。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最可能是由于该作物的生长期最短,对热量的要求较低。
答案:C
[2014·辽宁葫芦岛市高三模拟]读广东、福建等地蜂农“追花夺蜜”的牧蜂图,回答18~20题。
18.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市场
解析:花期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气温越高,开花期越早。 由图可知,蜂农“追花夺蜜”的路径为自南方向北方,原因是南方气温高,开花期早,北方气温回升慢,开花期晚。故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为气温。
答案:B
19.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蜂蜜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低温的阴雨天气 B.晴朗干燥的天气
C.崎岖的山地 D.贫瘠的土壤
解析:低温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植物开花泌蜜,而且影响蜜蜂采蜜,需要依靠人工喂蜂蜜、新鲜的花粉等“饲料”,从而使成本增高,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蜜蜂的健康状况,使蜜蜂大量死亡。
答案:A
20.粤、闽蜂农每年转场距离为4 000~5 000 km。蜂农转场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河运
解析: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蜂农转场主要是到鲜花多的地方,而鲜花多一般分布在山区、农村,故采用公路运输最为适宜。
答案:B
[201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一]爱尔兰于1956年设置全球第一个加工出口区;到了1990年代初期,全球至少有110个加工出口区(见下图),大部分出现在开发中国家。全球的加工出口区以纺织和电子加工业为主,亚洲的加工出口则占了全球2/3。许多国家希望通过加工出口区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除了少数国家成功的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外,许多国家并不因加工出口区而获益。读图回答21~22题。
21.全球加工出口区的主要区位特色为( )
A.交通方便之处 B.从分布看,在南半球
C.近矿产蕴藏区 D.紧邻消费市场
解析:加工出口区地点的设置多选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区。
答案:A
22.亚洲及拉丁美洲加工出口区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泰国、阿根廷 B.印度、巴西
C.中国大陆、墨西哥 D.越南、智利
解析:由图可看出,加工出口区的数量在亚洲以中国大陆最多,拉丁美洲以墨西哥最多。
答案:C
[2014·郑州市毕业班质量预测]某品牌大枣核小肉厚、品质优良,虽售价较高,但网络销售量巨大。李先生登录总部位于杭州的T公司网站(网购零售平台)订购了一袋该品牌大枣,两天后在家收到Y公司送的货。李先生发现商品外包装盒上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南京的该品牌大枣销售中心H商贸公司,而内部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新疆的K公司,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23~25题。
23.H公司布局在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B.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
C.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
D.临近T公司,便于信息交流
解析:H商贸公司布局在南京主要是由于南京交通发达,便于产品运输,且接近消费市场。
答案:C
24.K公司属于( )
A.原料导向型企业 B.市场导向型企业
C.动力导向型企业 D.技术导向型企业
解析:K公司为大枣生产加工公司,位于新疆(大枣生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企业。
答案:A
25.空间布局最灵活的是( )
A.T公司 B.Y公司
C.H公司 D.K公司
解析:T公司为网络公司,提供网购零售平台,所以布局最为灵活;Y为物流公司,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和市场;H公司为销售公司,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和市场;K公司为生产加工公司,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原料。
答案:A
[2014·山东临沂高三二模]读“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 )
A.甲港 B.乙港
C.丙港 D.丁港
解析:甲处为海湾,由盛行风向可知,该地避风;水域广阔,利于航行和船只停泊;且陆地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A
27.该地政府要在甲乙丙丁四城市之间修建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最有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地下水缺乏 ③耕地破坏 ④物种灭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该地有山脉分布,且位于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如果修建高速铁路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该地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城市周围会有耕地分布,修建铁路还会占用大量的耕地;修建铁路不会影响到地下水;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灭绝。
答案:B
[2014·湖北孝感调研]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表为某日高铁与航空运输比较表,回答28~29题。
28.从资料中分析可知,四个区间中高铁与航空运输竞争明显占优势的是( )
A.北京-石家庄 B.北京-郑州
C.北京-武汉 D.北京-广州
解析:比较高铁和航空竞争,要综合分析票价和运行时间。在四个区间中北京-石家庄段,航空票价比高铁票价高得多,但是运行时间相差不大。这个区间,高铁具有竞争优势。
答案:A
29.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短距离运输中优势更明显
B.因航空运输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
C.高铁因价格低,在长距离运输与航空竞争最激烈
D.高铁与航空运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势互补
解析:航空运输的优势体现在远距离运输的快速、高效上。高铁的速度、运行时间在远距离运输方面难以和航空竞争。两者在不同的区间各有其优势,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D
[2014·湖北襄阳、钟祥、夷陵联考]下图中虚线框内是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示意。读图完成30~32题。
30.甲产业合理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科技
解析:观察图发现,甲企业靠近酒心糖厂布局,而影响酒心糖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原料,故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原料,所以选A项。
答案:A
31.若图中箭头代表货物运输,①②③④较为适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
B.公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航运、公路运输
D.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
解析:可用排除法,观察图中箭头指向,葡萄要运到酿酒厂,因葡萄易变质应选择速度较快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合理,排除A、D选项;沼气输送到用户、废水重新利用管道运输更合理,所以选B项。
答案:B
3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广西 B.四川
C.黑龙江 D.宁夏
解析:宁夏是我国重要的红酒生产基地,酿酒用葡萄种植园主要位于温带地区,分布于光照条件好的地区,需要排水、透气条件好的土壤,广西、四川降水量太大,四川光照不足,黑龙江热量条件较差。
答案:D
综合题组
1.[2014·山东淄博模拟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图甲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图乙为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有专家建议把B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1)从图中提取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大小的信息,推测城市化起步早晚信息,并加以概括。(2)B为保定,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具有京津冀城市圈内特殊的城市功能,与北京、天津以及石家庄之间特殊的空间距离决定了其特殊的发展定位。(3)北京城市问题与一般城市城市化过程问题基本相同,由于北京特殊的城市地位,使得北京城市化问题更突出。问题治理,对症下药,要有针对性。
答案:(1)京津:城市化起步早(或起步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或城市数量多但规模小)。
(2)靠近北京、天津,三者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或与京津之间的距离适当);靠近北京、天津,利于承载京津疏散的功能和人口;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或位于城市圈中南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较好。
(3)北京城市问题主要原因: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
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
2.[2014·福建泉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流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稻米产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地带,水力发电量约占Y国46%。二战以后,Y国首先在 R 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以A市、B市、C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区,以后又在R河下游平原等地区形成新工业区。
(1)简析M地冬、夏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
(2)描述R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分布特点,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
(3)分析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原因。
(4)R河流域所产稻米品质优良,约60%供出口。有人提出,应在R河流域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该建议是否合理?试从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两方面加以说明。
解析:(1)分析M地冬、夏降水少要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角度入手。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位于背风地带,少雨;受寒流影响,少雨;盛行离岸风,少雨。结合该地气候类型、大气环流形势、海陆位置、地形特征分析即可。(2)水利工程指的是水库、水电站,其修建一要考虑防洪,二要考虑发电。除此之外,要结合当地情况考虑其他效益。(3)A、B、C三城市组成的三角地带是该国老工业区,其形成与经济地理位置、交通(水陆交通)、劳动力、能源等因素有关。(4)无论从哪一方面作答,都要注意运用题目限定性要求“从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两方面”分析。对当地气候(气温、降水、光照等全年变化特点)、水稻需求与饮食结构有较清楚的了解。
答案:(1)M地处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地带,冬季西风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增温、水汽减少,难以形成降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较少。
(2)主要分布在各支流上游地区(或山区)
原因:R河支流众多;各支流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涝灾害多发。
(3)靠近西欧,有铁路相通,受工业发达国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临近海港,海运便利;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多;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
(4)合理。R河流域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长;春秋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稻米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大。
不合理。R河流域降水较少,水热条件配合差,(水稻种植需水量大,)夏季灌溉水源缺乏;纬度较高,春季低温冷害多,影响水稻产量;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小。
3.[2014·河北保定高三模拟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约旦河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70%以上的河水被人为利用。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下图示意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
(1)说出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2)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夏有明显不同,指出这种不同并分析原因。
(3)解释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
解析:结合以色列特殊的气候、水资源分布状况、技术与资金状况,分析以色列淡水来源即可。以色列与欧洲西部气候差异是导致以色列花卉出口欧洲具有冬夏差异的原因。大雾形成要考虑空气中水汽来源及导致空气降温(日照日变化引起气温、地温日变化)的自然条件。
答案:(1)约旦河的河水、地下水、淡化的海水(和湖水)、污水经净化处理后的中水。
(2)不同:冬季出口量大、夏季出口量小。
原因: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或位于温带),夏季温暖湿润,是花卉生产的旺季,而冬季均温较低,光照不足,是花卉生产的淡季。以色列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气候温和,适宜花卉的生长,故冬季是花卉出口的良机。
(3)原因:位于亚热带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死海水分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夜间气温及地表温度明显下降,水汽凝结形成大雾。
4.[2014·浙江金华测试]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京津冀地区图及图示河流各月径流量示意图
材料二 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图
材料三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示意图
(1)分别从资源、位置、科技等方面说明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2)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3)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最高的是________。简析河北资源加工业竞争力高的原因。
(4)材料三中的数字代码最有可能代表“产业与技术扩散”的是________,简述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发展产生的影响。
解析:(1)资源方面要注意答出突出的矿产资源,图上有提示;位置主要指特殊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科技主要指科技力量强弱,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级别、数量,科研人员素质等有关。(2)从河流主要补给来源和华北春旱以及水资源需求角度考虑。(3)注意理解“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资源加工业”(资源丰富程度、劳动力供给及价格)的含义。(4)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要考虑利弊两方面。利,主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化水平方面。弊,主要在加大生态环境压力方面。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等);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本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2)春季(3~5月) 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补给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3)河北 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廉。
(4)① 有利影响: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的技术和经济交流;有利于城市间产业分工和协作;有利于实现三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完善区域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5.[2014·山东青岛模拟二]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该地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3)分析该地发展炼铝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1)描述煤炭资源分布要看其在区域中的位置或与区域相关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2)炼铝业的发展对动力依赖性强,区域内能源、电力工业的优势有利于炼铝业的发展。(3)炼铝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要看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即经济效益;二要看对社会的作用,是否有利于带动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三要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生态效益。
答案:(1)分布广;主要分布在山区西部。
(2)靠近能源供应地(河流、煤矿);接近底特律等消费市场(市场需求量大)。
(3)充分利用该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矿业开发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污染水源,造成生态破坏。
课件20张PPT。[必做热身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