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效课堂”2.4 常见的动物(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效课堂”2.4 常见的动物(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21:23:05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2.4 常见的动物(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七上·镇海期末)四明山森林公园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即使进入寒冬季节,依旧景色宜人。小科参加“感受自然”活动时,记录了若干观察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随处可见,如溪水中的小鱼、天空中的小鸟等
B.孢子植物可轻易找到,如:蕨、苔藓、杉、柏等
C.溪边是茂密的松林,果实早已成熟
D.松林中,时常会有不知名的蛇类在活动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①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②根据有无种子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③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又称绿色开花植物。
④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解答】
A.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故A正确;
B.杉树属于被子植物、柏树属于裸子植物,均是种子植物,故B错误;
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无果实,故C错误;
D.蛇属于变温动物,在寒冬会进入冬眠,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3七上·兰溪期末)暑假期间,小丽在农田和池塘里观察到以下几种动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蜘蛛是脊椎动物
B.瓢虫有内骨骼
C.蝴蝶属于昆虫
D.蜻蜓是软体动物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1)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的种类大约有100 万种。昆虫体内没有骨骼,但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昆虫的特征: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解答】
A.蜘蛛体内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故A错误;
B.瓢虫属于昆虫,有外骨骼,故B错误;
C.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昆虫,故C正确;
D.蜻蜓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2七上·衢州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纲 目 科 属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四属于三,三属于二,二属于一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解答】A选项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包含关系,正确。B选项4细胞构成3组织,3组织构成2器官,2器官构成植物体,题干顺序颠倒错误。C选项是牙齿构成3口腔,3口腔属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的八大系统之一,题干顺序颠倒错误。D选项4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3无脊椎动物,2脊椎动物和3无脊椎动物属于动物界,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错误。
故答案为:A
4.(2022七上·富阳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眼镜蛇应该属于下表中的哪一类(  )
1a 体外长有皮毛,胎生……………………………………………………………………………哺乳类 1b 体外没有皮毛,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P类 2b 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Q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R类 4b 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S类
A.P B.Q C.R D.S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眼镜蛇属于爬行类,没有羽毛,卵生,体温不恒定,皮肤干燥,在陆地上产卵,用肺呼吸;
【解答】根据爬行类的特点,确定爬行类属于Q类;
故答案为:B.
5.(2022七上·余姚期中)斑鳖是我国特有物种,生活于江河湖沼中,以水生动物为食。繁殖时节,需要上岸晒背,产卵。它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在动物分类上斑鳖属于(  )
A.鸟类 B.哺乳 C.两栖类 D.爬行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是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
3 .体表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类动物。
5.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鳍游泳,被覆鳞片,这是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解答】斑鳖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属于爬行类。
故选D。
6.(2021七上·天台期末)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在科学活动课上,调查观察校园里生物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
A.干燥的水泥路上,有许多蜗牛在爬行
B.道路两边笔直的银杏树,果实早已成熟
C.池塘里的衣藻、岸边的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
D.草地上的蚂蚁、花丛中的蝴蝶属于无脊椎动物
【答案】D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动植物的特点,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蜗牛生活阴暗潮湿的地方,干燥的水泥路上难以看到蜗牛,错误;
B.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错误;
C.池塘里的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错误;
D.蚂蚁、蝴蝶体内没有脊椎骨,都是无脊椎动物,正确;
故选D。
7.(2021七上·三门期末)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的卡通形象。熊猫宝宝从出生到7个月以前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母乳,11个月后彻底断奶。据此判断大熊猫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依形态特征不同,可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根据不同类别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它是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8.(2021七上·杭州期中)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图分析:体现了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
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而不能体现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故选:C。
9.(2020七上·吴兴期末)仔细读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图中用酒灯精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②图中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有外骨骼
C.③中P点所在位置为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D.④可以表示室内温度为20℃时,玻璃泡上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曲线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指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线。
【解答】A、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试管;故A正确;
B、蜜蜂是昆虫,有外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故B正确;
C、P点所在的经纬度是(30°E,20°N),其属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C错误;
D、当玻璃泡上蘸有酒精时,由于酒精易挥发,挥发吸热,所以温度会先降低,然后恢复至室温;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0七上·杭州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由分类检索表的信息,再结合具体生物的特征来判断选项中给的动物在表中的位置。
【解答】由表从上到下的信息可知,S类动物的特征为:①体外没有毛皮,卵生;②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③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所以根据这三个特征可以知道是C选项的蛇。BC选项的动物都需要在水中才能产卵。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图例
共同特征 身体背部都有一条由许多块   组成的   
生活环境 终年生活在    幼体:水中 成体:        飞翔生活 陆生,迁于生活于多种环境
体表 皮肤湿润,有鳞片 皮肤湿润 表皮干燥,有鳞片或甲 有羽毛 有毛皮
呼吸器官     幼体:    成体:   ,兼用皮肤            
体温                    
生殖方式         卵生或卵胎生        
【答案】脊椎骨;脊柱;水中;水中或陆地;陆地;鳃;鳃;肺;肺;肺;肺;不恒定;不恒定;不恒定;恒定;恒定;卵生;卵生;卵生;胎生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解答】脊椎动物身体背部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包括水中或陆地);
不同的生物呼吸器官也不同,鱼类为鳃,两栖类为肺和皮肤,爬行类为肺,鸟类为肺,哺乳类也为肺;
除哺乳类和鸟类外,其余都为变温动物;
生殖方式除哺乳类胎生外,其余都为卵生动物。
12.(2023七上·兰溪期末)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动植物种类繁多。
(1)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   这一特征来分类的。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乌龟
乙 蜜蜂蚯蚓虾
(2)小陈将草鱼、青蛙、乌龟三种生物特点画成如上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图中“C”所表示的特点是   。
【答案】(1)有无脊柱
(2)体表不裸露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1)科学上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鱼类的特征——卵生、体外受精、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
两栖类的特征——卵生、体外受精、体表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的特征——卵生、体内受精、体表有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鸟类的特征——卵生、体内受精、体表有羽毛、用肺呼吸(具有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体温恒定;
哺乳类的特征——胎生哺乳、体内受精、身体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解答】
(1)科学上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燕子、田鼠、草鱼、青蛙、乌龟属于脊椎动物,蜜蜂、蚯蚓、虾属于无脊椎动物。
(2)草鱼属于鱼类,具有卵生、体外受精、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青蛙属于两栖类,具有卵生、体外受精、体表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乌龟属于爬行类,具有卵生、体内受精、体表有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综上,C属于鱼类和爬行类的共有特征,故答案为:体表不裸露。
13.(2022七上·衢州期中)钱江源森林公园——开化县,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个天然氧吧。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自然植被越加茂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下图就是钱江源的部分常见动物。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2)动物E体表覆盖着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3)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1)有无脊椎骨
(2)外骨骼
(3)鳃
(4)胎生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图中A鸽子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环节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
【解答】(1)ACDF生物体内都有脊椎骨,都属于脊椎动物。BE体内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
(2)蝗虫体表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放置水分散失的作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褪皮现象;
(3)F是鱼类,在水中生活的时候呼吸器官是鳃;
(4)D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这种方式大大提高后代成活率。
故答案为:(1)体内有无脊椎骨;(2)外骨骼;(3)鳃;(4)胎生。
14.(2021七上·诸暨期中)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A,B,C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   生物,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生物 D 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全身没有 器官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说,它属于   层次的生物。
(3)图中的生物都生活在水中,不同的是 E 用专门的器官   呼吸,而其它几种则通过   (填细胞结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1)单细胞;显微镜
(2)B;组织
(3)鳃;细胞膜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常见的脊椎动物;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图中生物分别为A:草履虫(单细胞动物);B:衣藻(单细胞植物);C:变形虫(单细胞动物);D:海绵(多细胞动物);E:鱼(鱼类)。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1)自然界中,肉眼很难看见,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需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2)图中只有B为植物,故具有细胞壁的是B;生物 D 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由于全身没有器官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说,它属于组织。
(3)E是鱼类(脊椎动物),鱼类的呼吸器官为腮,其他几种都是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单细胞;显微镜 (2)B;组织 (3)腮;细胞膜
15.(2021七上·临安期中)据报道,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1)如图是小阳对江豚、白鳍豚、中华鲟和扬子鳄等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A是   ;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   。
(2)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纲。
【答案】(1)扬子鳄;嘴狭长
(2)哺乳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的分类结合检索表解答。
【解答】(1)A是扬子鳄;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嘴狭长。
(2)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纲。
故答案为:(1)扬子鳄;嘴狭长(2)哺乳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0七上·吴兴期末) 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她在有效提取青蒿素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特效抗虐新药。
(1)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图一),一年生草本,6-9月开花结果。图二是使用检索表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示意图,青蒿应被分在   (填“甲”、“乙”或“丙”)。
(2)青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用于煲汤、制青蒿梅冬茶,其汁液可用于治疗疟疾等病症!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将青蒿加热煮沸治疗疟疾,但药性很不稳定,有效物质容易分解,这属于青蒿素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青蒿素不仅仅是一种抗疟疾的特效药,还对癌症有治疗作用。为探究青蒿素抗癌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展开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三,其中将④组与   组进行对照,可以证明青蒿素对铁浓度较高的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
【答案】(1)乙
(2)化学性质
(3)②③(①②③)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1)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6-9月开花结果。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3)物理性质是物理学专业术语,关于物理性质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解答】(1)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6-9月开花结果。因此青蒿应被分在乙组。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将青蒿加热煮沸治疗疟疾,但药性很不稳定,有效物质容易分解,这属于青蒿素的化学性质。
(3)对照实验具有唯一变量,经过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经过处理的是对照组,为探究青蒿素抗癌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展开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三,其中将④组与②③组进行对照,可以证明青蒿素对铁浓度较高的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1)乙;(2)化学性质;(3)②③
1 / 1“高效课堂”2.4 常见的动物(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七上·镇海期末)四明山森林公园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即使进入寒冬季节,依旧景色宜人。小科参加“感受自然”活动时,记录了若干观察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随处可见,如溪水中的小鱼、天空中的小鸟等
B.孢子植物可轻易找到,如:蕨、苔藓、杉、柏等
C.溪边是茂密的松林,果实早已成熟
D.松林中,时常会有不知名的蛇类在活动
2.(2023七上·兰溪期末)暑假期间,小丽在农田和池塘里观察到以下几种动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蜘蛛是脊椎动物
B.瓢虫有内骨骼
C.蝴蝶属于昆虫
D.蜻蜓是软体动物
3.(2022七上·衢州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纲 目 科 属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A B.B C.C D.D
4.(2022七上·富阳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眼镜蛇应该属于下表中的哪一类(  )
1a 体外长有皮毛,胎生……………………………………………………………………………哺乳类 1b 体外没有皮毛,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P类 2b 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Q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R类 4b 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S类
A.P B.Q C.R D.S
5.(2022七上·余姚期中)斑鳖是我国特有物种,生活于江河湖沼中,以水生动物为食。繁殖时节,需要上岸晒背,产卵。它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在动物分类上斑鳖属于(  )
A.鸟类 B.哺乳 C.两栖类 D.爬行类
6.(2021七上·天台期末)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在科学活动课上,调查观察校园里生物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
A.干燥的水泥路上,有许多蜗牛在爬行
B.道路两边笔直的银杏树,果实早已成熟
C.池塘里的衣藻、岸边的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
D.草地上的蚂蚁、花丛中的蝴蝶属于无脊椎动物
7.(2021七上·三门期末)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的卡通形象。熊猫宝宝从出生到7个月以前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母乳,11个月后彻底断奶。据此判断大熊猫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8.(2021七上·杭州期中)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9.(2020七上·吴兴期末)仔细读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图中用酒灯精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②图中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有外骨骼
C.③中P点所在位置为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D.④可以表示室内温度为20℃时,玻璃泡上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曲线
10.(2020七上·杭州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A. B.
C. D.
二、填空题
11.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图例
共同特征 身体背部都有一条由许多块   组成的   
生活环境 终年生活在    幼体:水中 成体:        飞翔生活 陆生,迁于生活于多种环境
体表 皮肤湿润,有鳞片 皮肤湿润 表皮干燥,有鳞片或甲 有羽毛 有毛皮
呼吸器官     幼体:    成体:   ,兼用皮肤            
体温                    
生殖方式         卵生或卵胎生        
12.(2023七上·兰溪期末)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动植物种类繁多。
(1)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   这一特征来分类的。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乌龟
乙 蜜蜂蚯蚓虾
(2)小陈将草鱼、青蛙、乌龟三种生物特点画成如上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图中“C”所表示的特点是   。
13.(2022七上·衢州期中)钱江源森林公园——开化县,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个天然氧吧。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自然植被越加茂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下图就是钱江源的部分常见动物。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2)动物E体表覆盖着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3)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4.(2021七上·诸暨期中)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A,B,C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   生物,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生物 D 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全身没有 器官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说,它属于   层次的生物。
(3)图中的生物都生活在水中,不同的是 E 用专门的器官   呼吸,而其它几种则通过   (填细胞结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5.(2021七上·临安期中)据报道,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1)如图是小阳对江豚、白鳍豚、中华鲟和扬子鳄等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A是   ;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   。
(2)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纲。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0七上·吴兴期末) 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她在有效提取青蒿素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特效抗虐新药。
(1)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图一),一年生草本,6-9月开花结果。图二是使用检索表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示意图,青蒿应被分在   (填“甲”、“乙”或“丙”)。
(2)青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用于煲汤、制青蒿梅冬茶,其汁液可用于治疗疟疾等病症!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将青蒿加热煮沸治疗疟疾,但药性很不稳定,有效物质容易分解,这属于青蒿素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青蒿素不仅仅是一种抗疟疾的特效药,还对癌症有治疗作用。为探究青蒿素抗癌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展开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三,其中将④组与   组进行对照,可以证明青蒿素对铁浓度较高的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①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②根据有无种子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③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又称绿色开花植物。
④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解答】
A.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故A正确;
B.杉树属于被子植物、柏树属于裸子植物,均是种子植物,故B错误;
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无果实,故C错误;
D.蛇属于变温动物,在寒冬会进入冬眠,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1)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的种类大约有100 万种。昆虫体内没有骨骼,但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昆虫的特征: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解答】
A.蜘蛛体内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故A错误;
B.瓢虫属于昆虫,有外骨骼,故B错误;
C.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昆虫,故C正确;
D.蜻蜓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四属于三,三属于二,二属于一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解答】A选项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包含关系,正确。B选项4细胞构成3组织,3组织构成2器官,2器官构成植物体,题干顺序颠倒错误。C选项是牙齿构成3口腔,3口腔属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的八大系统之一,题干顺序颠倒错误。D选项4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3无脊椎动物,2脊椎动物和3无脊椎动物属于动物界,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眼镜蛇属于爬行类,没有羽毛,卵生,体温不恒定,皮肤干燥,在陆地上产卵,用肺呼吸;
【解答】根据爬行类的特点,确定爬行类属于Q类;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是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
3 .体表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类动物。
5.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鳍游泳,被覆鳞片,这是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解答】斑鳖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属于爬行类。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动植物的特点,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蜗牛生活阴暗潮湿的地方,干燥的水泥路上难以看到蜗牛,错误;
B.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错误;
C.池塘里的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错误;
D.蚂蚁、蝴蝶体内没有脊椎骨,都是无脊椎动物,正确;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依形态特征不同,可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根据不同类别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它是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图分析:体现了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
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而不能体现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指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线。
【解答】A、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试管;故A正确;
B、蜜蜂是昆虫,有外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故B正确;
C、P点所在的经纬度是(30°E,20°N),其属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C错误;
D、当玻璃泡上蘸有酒精时,由于酒精易挥发,挥发吸热,所以温度会先降低,然后恢复至室温;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由分类检索表的信息,再结合具体生物的特征来判断选项中给的动物在表中的位置。
【解答】由表从上到下的信息可知,S类动物的特征为:①体外没有毛皮,卵生;②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③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所以根据这三个特征可以知道是C选项的蛇。BC选项的动物都需要在水中才能产卵。
故答案为:C
11.【答案】脊椎骨;脊柱;水中;水中或陆地;陆地;鳃;鳃;肺;肺;肺;肺;不恒定;不恒定;不恒定;恒定;恒定;卵生;卵生;卵生;胎生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解答】脊椎动物身体背部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包括水中或陆地);
不同的生物呼吸器官也不同,鱼类为鳃,两栖类为肺和皮肤,爬行类为肺,鸟类为肺,哺乳类也为肺;
除哺乳类和鸟类外,其余都为变温动物;
生殖方式除哺乳类胎生外,其余都为卵生动物。
12.【答案】(1)有无脊柱
(2)体表不裸露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1)科学上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鱼类的特征——卵生、体外受精、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
两栖类的特征——卵生、体外受精、体表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的特征——卵生、体内受精、体表有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鸟类的特征——卵生、体内受精、体表有羽毛、用肺呼吸(具有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体温恒定;
哺乳类的特征——胎生哺乳、体内受精、身体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解答】
(1)科学上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燕子、田鼠、草鱼、青蛙、乌龟属于脊椎动物,蜜蜂、蚯蚓、虾属于无脊椎动物。
(2)草鱼属于鱼类,具有卵生、体外受精、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青蛙属于两栖类,具有卵生、体外受精、体表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乌龟属于爬行类,具有卵生、体内受精、体表有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综上,C属于鱼类和爬行类的共有特征,故答案为:体表不裸露。
13.【答案】(1)有无脊椎骨
(2)外骨骼
(3)鳃
(4)胎生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图中A鸽子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环节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
【解答】(1)ACDF生物体内都有脊椎骨,都属于脊椎动物。BE体内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
(2)蝗虫体表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放置水分散失的作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褪皮现象;
(3)F是鱼类,在水中生活的时候呼吸器官是鳃;
(4)D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这种方式大大提高后代成活率。
故答案为:(1)体内有无脊椎骨;(2)外骨骼;(3)鳃;(4)胎生。
14.【答案】(1)单细胞;显微镜
(2)B;组织
(3)鳃;细胞膜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常见的脊椎动物;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图中生物分别为A:草履虫(单细胞动物);B:衣藻(单细胞植物);C:变形虫(单细胞动物);D:海绵(多细胞动物);E:鱼(鱼类)。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1)自然界中,肉眼很难看见,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需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2)图中只有B为植物,故具有细胞壁的是B;生物 D 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由于全身没有器官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说,它属于组织。
(3)E是鱼类(脊椎动物),鱼类的呼吸器官为腮,其他几种都是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单细胞;显微镜 (2)B;组织 (3)腮;细胞膜
15.【答案】(1)扬子鳄;嘴狭长
(2)哺乳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的分类结合检索表解答。
【解答】(1)A是扬子鳄;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嘴狭长。
(2)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纲。
故答案为:(1)扬子鳄;嘴狭长(2)哺乳
16.【答案】(1)乙
(2)化学性质
(3)②③(①②③)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1)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6-9月开花结果。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3)物理性质是物理学专业术语,关于物理性质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解答】(1)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6-9月开花结果。因此青蒿应被分在乙组。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将青蒿加热煮沸治疗疟疾,但药性很不稳定,有效物质容易分解,这属于青蒿素的化学性质。
(3)对照实验具有唯一变量,经过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经过处理的是对照组,为探究青蒿素抗癌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展开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三,其中将④组与②③组进行对照,可以证明青蒿素对铁浓度较高的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1)乙;(2)化学性质;(3)②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