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习题课件(三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习题课件(三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6 15:22:05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________,其所在的区域为________。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________,其所在的区域为________。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________。
2.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____________影响。夏季风带来的________成为外流河的主要水源,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
外流河
外流区
内流河
内流区
外流区
季风气候
雨水
高山冰雪融水
3.秦岭—淮河线以南和以北河流的水文特征比较。
表8
项目 流经干湿地区 流量大小 汛期长短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
以南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
以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
湿润地区
较大
较长
较小

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较小
较短
较大

4.京杭运河北起________,南至________,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水系。
5.中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北京
杭州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青藏高原
东部平原
青海湖
鄱阳湖
二、滚滚长江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______,是中国长度________、水量______、流域面积______的河流。
唐古拉
东海
最长
最大
最广
7.长江从源头到湖北________为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水量丰富,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长江从________到江西________为中游,流速锐减,河道蜿蜒曲折,沿江两侧湖泊星罗棋布。长江从________到________为下游,水流平稳,江面开阔。
宜昌
水能
宜昌
湖口
湖口
入海口
8.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________”之称。长江三峡段的两个大型水利枢纽——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当前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____________”的盛誉。
水能宝库
葛洲坝
三峡
黄金水道
三、滔滔黄河
9.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北麓,最后注入______,是中国第____长河。
10.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______为上游,从______到河南郑州________为中游,从________到________为下游。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河口
河口
桃花峪
桃花峪
入海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____________地区,大力开展____________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____________,加固黄河大堤。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修堤筑坝(共11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山脉纵横交织
1.根据走向,中国山脉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表2
东西走向 北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北走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续表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东南走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弧形山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二、地形复杂多样
2.中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表3
地形类型 地形区 特点
高原 ________ “世界屋脊”
________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________ 地表“沟壑纵横”
________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续表
地形类型 地形区 特点
盆地 _______________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_______________ 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_______________ 平均海拔高,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_______________ “红色盆地”“紫色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续表
地形类型 地形区 特点
平原 ______________ 中国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____ 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
______________ 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鱼米之乡”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地
丘陵
高原
2/3
西


海洋
3.如果把________、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
三、地势西高东低
4.中国地势____高____低,大致呈____级阶梯状分布,并且向______倾斜。
表4
地势阶梯 海拔 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4 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级阶梯 多在1 000~2 000米 以高原、盆地为主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以平原、丘陵为主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5.中国地势的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________;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__交通,加强了________与________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________。
降水
东西
沿海
内地
水能(共11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____。夏季南北气温都较____。



2.中国各温度带、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表5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春小麦、马铃薯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寒温带
一年一熟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续表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线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水稻、热带作物等
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等
秦岭
淮河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
一年三熟
3.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____,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____,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
4.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季,大多数地方________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5—9
5.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表6
降水量
蒸发量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范围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______毫米以上 ________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线
________ ____ ~____ 毫米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____ ~____ 毫米 ________
________ ____ 毫米以下 荒漠草原、荒漠
800
森林
秦岭
淮河
半湿润地区
400
800
200
400
草原
干旱地区
200
6.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气候。西北部大多为_______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___________气候。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二、季风气候显著
7.习惯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____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____风。
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季风区
非季风区


8.________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夏季风
9.夏季风的进退规律与中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表7
进退规律 影响
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比北方____
雨带如果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 ____________
雨带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 ____________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10.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因而中国的气候也有显著的________特征。
三、多特殊天气
11.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大陆性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洪涝
干旱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