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摩擦力课件(共22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2摩擦力课件(共22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6 21: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产生条件: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弹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
3.方向:
沿接触面切线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
Ff=μFN
μ----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决定
FN----接触面间的弹力
无单位
复习回顾
1.什么叫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静摩擦力的方向有何特点?
4.静摩擦力的大小有何特点?如何确定其大小?
5.什么叫最大静摩擦力?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阅读教科书P65-66【静摩擦力】相应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静摩擦力。
【体验】将手放在桌面上,体会静摩擦力的产生。
(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弹力)
(3)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产生条件: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1.定义:
二、静摩擦力
说一说:以下静止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F
F
Ff
Ff
Ff
说一说: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说一说:以下静止的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F
F
假设接触面光滑
假设法----
说一说:以下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F
F
Ff
Ff
Ff
(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弹力)
(3)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产生条件: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1.定义:
二、静摩擦力
3.方向:
沿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假设法)
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步骤
1.选定研究对象;
2.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于与它接触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V
V
(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弹力)
(3)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产生条件: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1.定义:
二、静摩擦力
3.方向:
沿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假设法)
结论:
1.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2.有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 Ffmax
F1=10N
木箱静止
F2=20N
木箱静止
Ff1=10N
Ff2=20N
F=30N时木箱突然运动
观看下面的连环画,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总结静摩擦力的大小有何特点?
3.静摩擦力Ff: 0< Ff ≤Ffmax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外力。
F
(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弹力)
(3)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产生条件: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1.定义:
二、静摩擦力
3.方向:
沿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假设法)
4.大小:
根据物体运动状态计算
【例1】一质量为2kg的物块置于μ=0.3的水平地面,当用水平拉力作用于物块时,求下列情况下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g=10N/kg)
(1)拉力为3N; (2)拉力为10N;
(3)物块被拉动后,在某一时刻撤去拉力.
解: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fmax=μFN=6N
(1)F1Ff1=F1=3N
(2)F2>Ffmax ,物块运动
Ff2=μFN=6N
F
(3)撤去拉力时,物块相对地面运动
Ff3=μFN=6N
【例2】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 10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作用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10N,水平向左 B.10N,水平向右 C.20N,水平向左 D.20N,水平向右
F
A
【例3】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重为30N的物体.用两个大小均为F=100N的水平力压木板,物体与两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求: (1)当物体不动时,物体与木板A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若用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拉出来,所需拉力的最小值是多少
(1)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弹力)
(3)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产生条件: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1.定义:
小结----静摩擦力
3.方向:
沿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假设法)
4.大小:
根据物体运动状态计算
同学们
再见!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