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和教案:第5课 “和同为一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和教案:第5课 “和同为一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3 09:44:34

文档简介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2.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
2.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材料归纳法、讲述法、故事穿插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代表个民族的图片和《爱我中华》歌曲导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同学们,这首广为传唱的歌,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新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唐朝是这个历史过程的重要阶段。那么,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它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出示幻灯片)
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
同学们,投影打出的是唐朝的疆域图。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在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时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回纥、靺鞨、吐蕃、南诏等。这些少数民族,一部分虽然建立了地方政权,但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一、唐与东突厥的关系
同学们,关于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除了课本引言部分提供的材料外,我们再通过投影中的材料,来作一个稍具体的了解。
(出示幻灯片)
那么,唐朝时与周边各少数民族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它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呢?从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话中能否得出结论呢?请同学们讨论。
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是唐朝民族的一大特征。
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从图中看到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就是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联系比较密切,这种密切关系很大程度得益于政策的开明。那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具体是怎样的?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请看本课主题——“和同为一家”。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同学们,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的是吐蕃人,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松赞干部和文成公主”一目的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①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以农耕和游牧为生,手工业也发达。
②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定都逻些。向唐求婚,唐送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关系。
③9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了。
吐蕃是古羌族的一支。据考古材料证明,从大约5000年前起,吐蕃的先民就已经在青藏高原上劳动生息。大约6世纪时,吐蕃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首领尺论赞被称为“赞普”,以后就成为吐蕃王的称号。尺论赞死后,由其子尺松赞继为赞普。松赞干布即王位时,年仅13岁。他“骁武多英略”,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先后征服了吐蕃的许多部落,统一了西藏地区。推动了吐蕃社会的发展。而文成公主的入藏更是促进了吐蕃在各方面的发展。
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的青藏高原上,至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今西宁市西南),据说文成公主在吐谷浑行馆停顿时,常常向西眺望,便看见了这座大山。她感到过了这座山,将是另一番天地时,不由得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远在长安的唐太宗似乎早就料到她一定如此,所以特地用黄金铸造了两个日月模型(也有说日月宝镜一面),远道飞马送来,让文成公主早晚携带身边,以解乡愁。从那个时候起,这座山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日月山”。有谁不信,可去看一看,现在山上有一座旧石碑,碑上历尽千年的“日月山”三个苍劲古老的大字还隐约可见。
过了日月山有一条倒淌河,这条河与其他河不同,它自东向西流,注入青海湖中,如今这个名字在中国地形图上还依然清晰可见。相传这条河也同天下其他河一样是向东流的,但是文成公主在过了这条河后,就进入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了。思乡的公主向东回望,感到这一去不知何日才是归期,伤情之下忍不住失声痛哭。说来也怪,哭声似乎震撼了这条大河,竟使得河水倒转,变为由东向西流,一起陪伴文成公主入藏了,“倒淌河”也就由此得名。
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的影响怎样?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了大批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等。吐蕃原以麦熟时节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文成公主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吐蕃。松赞干布派遣很多贵族子弟到唐朝学习,还聘请中原儒者为他掌管文书奏章。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投影显示:大昭寺
??? 大昭寺在今天拉萨旧城中心,始建于7世纪中期。据说大昭寺的基址是文成公主选定的。参加修建的工匠,除当地的以外,有文成公主从内地招来的,还有尺尊公主,从尼婆罗招来的。大昭寺的建筑,既有中原的风格,又有天竺、尼婆罗的特点,是中外建筑艺术的糅合。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唐朝中后期与吐蕃的关系怎样?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材料:“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表明唐蕃关系日益密切。那么,这种关系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由此,我们看出,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是双方关系的主流。
唐朝时,除了吐蕃外,还有回纥、渤海、南诏等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关于唐朝与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总结。
关于回纥。①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②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③回纥后来改名回鹘。回鹘政权瓦解后,回鹘族西迁。
关于渤海。①靺鞨族生活在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②7世纪末,粟末靺鞨建立起政权。后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其政权也以“渤海”为号。③渤海与唐朝来往密切,发展水平较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关于南诏。①在云南的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②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③后来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由此我们看出,唐朝时期,由于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同时把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概况板书表示:
【课堂小结】
主要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情况
吐蕃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课件40张PPT。藏族白族彝族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民族是一家第5课 “和同为一家”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一 、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
东突厥西突厥1、唐太宗扫平东突厥,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
2、 “天可汗”的尊称一、 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为什么能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想一想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3.唐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东突厥西突厥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兴起吐蕃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藏族青藏高原 7世纪时谁统一了青藏高原?640年,唐太宗答应将谁嫁给了他?松赞干布——赞普文成公主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兴起2、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3、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 如果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能帮她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畅所欲言文成公主入吐蕃《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
请婚使节祿东赞的场面。图中端坐
者为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布达拉宫大昭寺 你认为文成公主入藏有何重要意义?文成公主入藏 的历史意义:1、促进了吐蕃经济
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
7世纪中期以后唐蕃往来频繁思考:
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唐蕃会盟碑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想一想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的关系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通婚 签订盟约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A少数民族势力迅速膨胀
B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二、回纥的勃兴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崇尚勇敢,民风淳朴。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后来改名回鹘,后逐渐迁至今甘肃、新疆等地。三、“车书本一家” 粟末靺鞨建立“渤海”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有“东海盛国”之称。疆里虽重海,
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
佳句在中华。
——《送渤海王子归国》
(温庭筠)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南诏统一六诏 (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白族彝族青藏高原色楞格河东北松花江云南苍山洱海建筑艺术高超归纳总结概况民族吐蕃回纥靺鞨南诏杰出人物松赞干布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文成公主和亲金城公主和亲唐玄宗册封唐玄宗册封唐玄宗册封与唐关系家突厥吐蕃南诏唐 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册封
签订盟约靺鞨唐朝为什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融洽呢?唐朝自身的先进和强大是根本原因,
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是唐朝的民族
关系融洽的直接原因。想一想回鹘吐蕃靺鞨南诏牛刀小试巩固提升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拓展延伸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