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课时,课件19+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课时,课件19+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09:48:58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内容要求
①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含义。
②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业要求
①能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含义。
探究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
春夏潮湿、秋冬干燥,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这些季节变化都是当地_______的表现。
什么是气候呢?
气候
一、气候
气候是某一地区________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长时间
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________内近地面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的______状况称为______。
短时间
气温
湿度
气压
天气
综合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也很大。
不同的气候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景观,如图 2-50 所示。
桂林的秀丽山水
新疆的沙漠
小兴安岭的林海雪原
你的家乡哪几个月气温比较高?哪几个月气温比较低?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____________而造成的。
因素不同
______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______的主要来源。
热量
太阳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_______,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______,形成不同的_________。
不均匀
递减
降低
温度带
我国的海南岛纬度____,气温____,长____无____ 。
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____,夏季____ ,冬季____而_____。






寒冷

①太阳(纬度位置)
原来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________是不同的。
海洋和陆地的______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
比热容
性质
②海陆性质
夏天,内陆一般比较______,而海边则往往比较______ ,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炎热
凉爽
水的比热容比砂、土大,所以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说说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1.比较图 2-51 中纬度相近的北京和吐鲁番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其差值(气温年较差)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
图2-51 我国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1月份和7月份的气温是我国冬夏季的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
32℃
44℃
2.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 _________,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_________。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
图2-51 我国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陆地
陆地
陆地的比热较海洋小
通过阅读和分析我国 1 月份和 7 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我们可以发现海洋与陆地、不同纬度的地区的平均______具有明显的差异。
气温
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______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______。
降水
丰富
_______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
地形
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____的_________。
图2-52 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
地势高低不同,______就有明显的差异。
山顶的气温明显_____于山麓。
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_____。
气温

6℃
我国降水最多的台湾火烧寮就有丰富的地形雨。

地形雨
③地形
为什么迎风坡多雨而背风坡少雨?
图2-52 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
小结:
一、气候
气候是某一地区________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长时间
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________内近地面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的______状况称为______。
短时间
气温
湿度
气压
天气
综合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
②海陆性质
③地形
1、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压区多晴朗干燥天气
B.暖锋过境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C.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少雨,背风坡多雨。
D.我国冬季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
2、我市泰顺县的白云尖山峰与北京市的金树塔主峰的海拔高度同为1611米,但冬季时,白云尖山顶的气温明显高于金树塔主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A
3、小明通过天气网,查阅到温州市瓯海区和洞头区(海岛)的7月份的气温情况如下表,形成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的密度比砂石小 B、水的比热比砂石大
C、水的热量比砂石多 D、水的质量比砂石大
B
4、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再次登顶珠峰。为其测量了“身高”,体现了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珠峰的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这是因为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
C、珠峰南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更丰富,由此推测南坡是背风坡
D、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人体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气温过低、气压过高的缘故
A(共21张PPT)
内容要求
①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含义。
②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业要求
①能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含义。
探究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
三、季风
在_________区域,____、 ____季盛行,风向________或__________的风。
大范围


相反
近乎相反
图2-53 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示意图
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用空气对流运动原理分析这种气温变化对风向的影响。
冬季,
欧亚大陆气温____,太平洋气温____ ,
风从_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
夏季,欧亚大陆气温_____,太平洋气温____,
风从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_。
中国东部的______就是这样形成的。

中国大陆
太平洋



太平洋
中国大陆
季风
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____,其中以______季风最_______,范围最____ 。
广
亚洲
强盛
广
四、气候变化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________,根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绘制了中国近 5000 年的______变化曲线。中国气温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____________ 。气温变化是___________的重要_______。
竺可桢
气温
基本一致
气候变化
标志
1.根据图 2-54,归纳中国 5000 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
图2-54 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
公元 1900 年以来的气候___________ 。
公元 1400 年 ~1900 年的___________ ,
公元前 1100 年 ~ 公元 1400 年的_______________ ,
竺可桢认为我国近 5000 年来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___个时期 :
寒冷时期
温暖时期

寒暖交错时期
约公元前3000 年 ~ 公元前 1100 年的___________,
波动时期
在过去的温暖时期,北冰洋的极地冰盖曾经消融,大象曾经出现在我国的淮河流域。
在寒冷期,我国的太湖和鄱阳湖曾经多次封冻。
近百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表明,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气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
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中。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担任浙江大学校长长达13年。
竺 可 桢
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证明了 20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全球气候波动的过程。后一篇论文,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的结论,是一项轰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
图2-55 竺可桢
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能_____局部地区的__________,增加______和________,减轻______灾害的危害。
相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______。
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大面积农业灌溉
小气候
湿度
降水量
旱涝
改良
恶化
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__________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______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______趋势。
二氧化碳
保温
变暖
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威胁?
全球气温升高主要会引起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淹没沿海低地,引起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水旱灾害增多;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
影响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生产活动;
城市是人口高度______、经济高度______ 、能量消耗较____、空气污染最______的特殊地区。这些特点使城市形成了一种气温较___ 、湿度较___、雾霾增___的特殊气候,它使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______四周郊区的___空气团,犹如海面上的岛屿,称为城市“_____”现象。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注意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逐步改良气候,使气候向有利于地球上万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密集
发展

严重



高于

热岛
1.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人类活动会导致大气环境恶化?
2.我们能为保护大气环境做哪些有益的事?
乱砍滥伐森林、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湖泊等湿地减少等都可能导致气候恶化。
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纸张、燃料、电力,更多使用再生资源、植树等方式,来保护大气环境。
小结:
三、季风
四、气候变化
在_________区域,____、 ____季盛行,风向________或__________的风。
大范围


相反
近乎相反
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图为某城市夏日午后热岛效应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降低气温
B、大片农田等地的气温较市中心低
C、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
D、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降低
D
2、小李同学在校气象日活动中作了以下记录,其中属于描述气候特征的是( )
A、昨天气压较高 B、今天多云转阴
C、明天可能有雨夹雪 D、夏季普遍高温
D
3、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如图是沿海城市台州市区和内陆某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曲线 表示的是台州市区年气温变化曲线。
(3)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市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 (选填“天气”或“气候”)。
(4)本题所说的西北风是指从 方向吹来的风。
(5)阳春三月,台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原因,我认为是 。
午后2时
B
天气
西北
纬度位置
4、为什么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试通过原理分析其成因。
夏季,我国大地处于吸热升温状态,由于我国东南临海,海洋比热较大,升温较慢, 陆地比热较小,升温较快,故海洋上空气温小于陆地上空气温,海洋上空空气密度大于陆地上空空气密度,导致海洋上空空气气压大于陆地上空气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吹东南风。同理,冬季吹西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