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2:4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的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
因此,本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运用默读,在分析文本时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本课重在学生自身从文本中获得的阅读体验,因此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他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学生美好品质的培养。再加上本单元课文内容浅显,学生都能从文本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因此本单元侧重于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也有自己对人生意义和人格品质的思考,因此学习本课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阅读体验进行,这样对文本会有一个更丰富的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字词,会读、会写、会用。抓住“变”来理解全文主要情节。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梳理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牧羊人的形象,体会牧羊人具有的高贵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由表及里地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方法:
默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一位牧羊人,他一个人默默地种树,默默地奉献,将废墟变成了沃土,将荒漠变成了绿洲,他的坚韧、顽强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植树的牧羊人。
二、预习检测,积累词语。
1.首先读准字音:
戳(chuō) 慷慨(kānɡ kǎi)
帐篷(zhànɡ penɡ)干涸(hé)
废墟(xū) 坍塌(tān)
呼啸(hū xiào)张扬(zhānɡ yánɡ)
溜达(liū dɑ) 微薄(wēi bó)
酬劳(chóu)刨根问底(páo)
沉默寡言(ɡuǎ)山毛榉(jǔ) 薰衣草(xūn)
2.积累词语:
废墟 干涸 坍塌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三、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
(一)初次默读 废墟求生 发现奇迹
1.概括文章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艾力泽 布菲的牧羊人,为了让荒地重获生命,用35年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地点),一直种树(事件),最终让荒地变成沃土 (结果)的故事。
2.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的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再见牧羊人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焕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最后一次相见
87岁,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村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二)再次默读 废墟探访 见证奇迹
种树前,这里荒芜一片,种树后,这里生机勃勃,土地发生着变化。可发生变化的只有土地吗 还有什么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请同学们默默跳读课文,结合文中勾画的具体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
变化一:这里的空气、水、植被等发生着变化。
第2段“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第3段“继续向前走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第19段“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第16段“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
第20段“树林留住了雨水和泉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从这些语句我们都可以看到这里的空气更清新、植被更茂密、水也源源不断啦。
变化二: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35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抛弃了自己的家园,选择了离开。
35年后这里有了 “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的幸福、舒适。”(第20自然段)
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过上了舒适的新生活。村子里一万多口人幸福地生活着。
人们的生活由痛苦走向了幸福。
变化三、牧羊人的心境
35年前牧羊人的妻儿都去世了,“他选择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第11段)
他的内心……(课件展示)痛苦、焦灼、绝望、凄楚、无奈……
1.35年前,牧羊人的内心是如此痛苦不堪,35年的种树过程中他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找一找相关语句。
小组一:我们发现种树让牧羊人变得平静了。从课文第7段挑橡子的过程描写看出内心平静!
小组二:第5段。“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这些文字,均可见内心的平和。可见,牧羊人已走出了当时失去亲人的痛苦。
第11段“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2.除了平静以外,牧羊人的心境还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组三:我们觉得牧羊人内心由一开始的绝望、痛苦变得充满希望与温暖。第10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轻轻地”三个字中足见牧羊人对橡子的珍视。
3.至此,老师还想问一句,是什么带来了牧羊人的变化 让他走出绝望痛苦,内心盈满希望温暖。还只是35年的种树吗
小组四:第11段“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可见,牧羊人内心一直充满对生命的渴望。
小组五:第16段“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内心幸福,充满成就感,对生命的呵护,对希望的追寻。
提问:故事中的“我”第一次遇见牧羊人时,感慨道“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神秘泉水”,你喜欢这个比喻吗
这一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牧羊人给荒地带来的变化,他像泉水一样滋养这片土地。而牧羊人对生命的渴盼与热爱,对希望与幸福的追寻便是他内心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故事情节的梳理,我们看到了高原的巨大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背后,我们也探讨了人的变化,包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牧羊人自己。凭着一己之力,牧羊人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这里的人。在牧羊人的身上到底有哪些闪光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三)三次默读 废墟重建 品悟奇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仔细研读了“变”,变的不只有环境,还有人们的生活,还有牧羊人的心境。对生命的渴盼与热爱,对希望与幸福的追寻是他内心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1.在他的不断追寻中,老人最终在荒原上完成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对牧羊人的评价性语句。
结尾段:“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第15段:“人类除了可以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毁灭”是指人类对这片土地的破坏,也包括战争带来的灾难;“创造”是指牧羊人在这片废墟上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植树的行为。
第17段:“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这些议论的句子,揭示主题,既赞美了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义务植树精神的伟大,又表达了对长期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由衷的敬佩。
2、同学们,要创造这样的奇迹,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找到文本依据。
无私。
第1段:“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结尾:“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与开头相呼应。
第10段的语言描写:“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一心种树,毫无私心。
自信。第4段“他显得自信、平和。”再加上第11自然段他从山下的农场中独自一人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细致。第5段,对他的外貌描写,“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锝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
决心。第11段:插叙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及家庭情况,体现其生活的孤独和艰辛。“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动手种树吧!”
耐心。第10段种橡子时的动作描写。“爬、停、戳、放,盖”, 这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他种橡子的娴熟动作和认真的特点。“仔细”,可见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毅力。第11段:语言描写,种下的十万颗橡子,只有一万颗会发芽、生根、长成大树。成活率低,可见毅力非凡。
有善心。第14段:“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
聪明。第16段:“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
坚持。文章说“他第一次见到他时牧羊人才55岁,而最后一次见到他时已经87岁了。”第11自然段说,“三年来,他一直这样”可知牧羊人种树35年。
圈出“一直”这个词。我们也要学会从副词中有新的发现。
……
3.总结:牧羊人形象和主题
四、“写法”浅入,文章深远
这个牧羊人是个奇迹,他所完成的事儿是个奇迹,其实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这篇文章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1895-1970),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三声)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纪实手法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文中仅仅是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 “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一个过客,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真实可信,又使得种树人的生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五、拓展迁移
1.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个性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2.邓稼先。演讲词《我的偶像》节选
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与幸福。同学们,此刻你的感想如何呢?请把你们的感想记录下来,并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个把废墟变成沃土的故事,看到了一个创造奇迹的牧羊人,看到了用自己的热情在绝境中取得胜利的人。希望你们把他种植在心里,做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脚下有行动的人!
七、作业布置
生活中直面不幸,勇敢超越,实现人生价值的牧羊人又何止一个人呢?请你再找找身边的“植树的牧羊人”的事迹,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附:板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
让 乔诺
废墟———— 奇迹
毅力 勇气 担当 大爱
心底有爱 眼中有光 脚下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