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
2.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概括人物性格,感悟人性伟大。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法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火星救援》导入,思考主人公与小女孩与哪些相似之处?
二、介绍作者
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还有《超新星纪元》 。
2015年8月23日, 《三体》获得第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三、文体介绍
科幻小说,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三要素:科学、幻想、小说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胧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孤零零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2.多音字
壳 泊
3.形近字
缀 点缀 暇 闲暇
辍 辍学 瑕 瑕疵
4.词语解释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五、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 ,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1、眼睛是什么?
眼睛是一副传感眼镜。“我”戴上它时,“我”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
2、她是谁?带上她的眼睛干什么?
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3、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小女孩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五、学习伏笔写法
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个超乎想象却符合逻辑的巧妙构思。
1.什么叫伏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运用旁批法来体会。
伏笔1.“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1.“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方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2.“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2.“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
伏笔3.“周围都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照应3.我太怕封闭了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
2.重点分析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同样的脆弱,同样的悲惨。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身陷绝境
小姑娘身陷如此绝境,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平静。
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第44段。
六、分析人物形象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齐声朗读第45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请一位同学读第 45 段,老师读 46、47 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七.小结
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悟?
平凡的事物,更需要我们去珍惜
八、拓展延伸,推荐作品:
获得过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雨果奖 和美国的“星云奖” “双奖”的 19 部作品 :
1.《沙丘》
2.《黑暗的左手》
3.《环形世界》
4.《众神自己》
5.《与拉玛相会》
6.《一无所有》
7.《千年战争》
8.《通向宇宙之门》
9.《梦蛇》
10.《天堂的喷泉》
11.《星潮汹涌》
12.《神经漫游者》
13.《安德的游戏》
14.《死者代言人》
15.《末日之书》
16.《永远的和平》
17.《美国众神》
18.《灵魂骑士》
19.《犹太警察工会》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反思
导入环节我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入,直观且趣味性强,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后面正式开始进入课程时,抓住了本文伏笔手法这一核心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充分挖掘了本文伏笔与照应之处的运用之妙,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布置给同学们的预习任务,同学们处理的很不好,部分生字词没有掌握。作者简介和生字词积累本不是重点内容,但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却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来处理,这样一来,后面的重点内容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虽然最后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重难点突出的不够。以前也有提到这些应该注意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我的课堂能真正的做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