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合成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化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2.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3.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化学研究的内容:
化学研究的对象:
物 质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形形色色的物质变化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描述蜡烛燃烧的现象。
蜡烛的燃烧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乳白色,固态、圆柱形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石蜡慢慢熔化,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
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蜡烛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取一小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粗玻璃管另一端有“白烟”冒出
说明火焰中有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吹灭蜡烛,观察现象
有“白烟”生成
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的白色小颗粒
1、化学变化
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
定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a. 物质三态的转化 b.形状、体积的改变 c.位置、温度等的变化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塑料的燃烧)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
常见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如: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注意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下面的各种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煤燃烧 矿石粉碎 钢铁生锈
粮食酿酒 钨丝灯泡发光、发热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 物质的颜色,状态,形态发生变化 生成新物质
伴随 现象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判断 方法 在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毒性等
化学变化是过程,化学性质是特征(固有的属性),通过化学变化过程能反映其性质。如蜡烛燃烧,通过燃烧(化学变化)反映蜡烛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导电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等
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物质的组成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始终不变!
(宏观概念)
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
说明:
都得到黑色残渣
这些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
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
石英晶体结构模型
石墨结构模型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石蜡熔化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1.连线练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 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D )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