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分层练 第十一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试卷(含答案解)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分层练 第十一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试卷(含答案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6 15: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分层练
   第十一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3年模拟
基础练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3河南濮阳一模)他被称为“近代实业第一人”,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这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下列属于“他”的经历的是(  )
A.编写《天演论》,呼吁变法救国
B.甲午战争爆发后创建革命团体
C.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实业救国”
D.创办大生纱厂,“实业救国”
解析 D 据材料关键词“实业”“状元”可知,“他”是张謇。面对民族危机,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D项正确;《天演论》是严复的译作,且张謇并未呼吁变法救国,排除A项;张謇没有创建革命团体,排除B项;福新面粉公司是荣氏兄弟创办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陕西渭南二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②地区之间发展均衡
③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
④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A 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①正确;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②错误;民族工业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很严重,③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发展比较落后,④正确。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
3.(2023天津二模)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卡片的内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B.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
C.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D.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解析 C 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是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属于历史评价,C项正确;A、B、D三项均属于历史事实,排除。
4.(2022河南开封二模)通过下面表格中产业工人数量的变化,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时间 甲午中日 战争前后 辛亥 革命前 五四运动 前夕
产业工人 数量 约10万人 约60万人 约200万人
A.列强侵略阻碍了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D.产业工人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解析 B 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些因素都促进了产业工人人数的增多,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出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大增,但不能说明产业工人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排除D项。
5.(2022云南文山一模)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出版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C.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新华书店是中共在根据地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解析 C 据所学可知,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项。
6.(2022广东梅州模拟)“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以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  )
A.夹缝求生,艰难发展    B.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C.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D.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解析 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总体上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C项正确;“夹缝求生,艰难发展”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信息表述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排除B项;D项是“双百”方针的内容,排除。
7.(2021海南中考)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解析 A 根据关键句“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故A符合题意;《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均与题干时间“1872年”不符,排除B、C、D三项。
提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2023湖南张家界一模)1901年,清政府诏办经济特科,废除八股,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等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同时,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这反映了(  )
A.教育体制的系统化
B.中国教育逐步走向近代化
C.大众教育的普及化
D.科举制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解析 B 据材料可知,近代我国教育一直在发展,并逐渐走向近代新式教育,这体现了我国教育逐步走向近代化,B项正确;其余三个选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2022河北邯郸一模)1900年,蔡元培的妻子去世之后,前来提亲说媒的人络绎不绝,蔡元培不堪其扰,遂提出了择偶条件:“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见不合时,可以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该事例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实业救国    B.移风易俗
C.废除科举    D.新文化运动
解析 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蔡元培的择偶条件明显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应归入移风易俗的学习主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实业救国的内容,排除A项;1905年科举制废除,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排除D项。
3.(2022许昌一模)“从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在南京十年的建设,中国逐渐发展了现代的工商业……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包括铁路、轮船航线,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市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商业只集中于政治中心
B.近现代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
C.工商业分布区域非常平衡
D.政治因素是工商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解析 B 据关键信息“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均呈现‘都市化’现象”可知,洋务运动以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B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强调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因素是工商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排除D项。
4.(2021安徽中考)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 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 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 所,学生4 763 人,占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
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解析 C 本题考查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从材料可以看出,从清末到1915年,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人数增加,这体现了近代新式教育的逐渐发展,故本题选择C项。材料体现不出专科学校的分布是否合理,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3分)
5.(2023山东济南二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推动1912—1919年近代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国际、国内历史事件。综合上述材料,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分)
答案 (2)国际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内事件: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
前提:国家独立。
解析 (2)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结合材料可知,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