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
第二十二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5年中考
考点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22云南,21,2分)19世纪,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是( )
A.纳赛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解析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印度爆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领导者之一,故C项正确;二战后纳赛尔领导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排除A项;圣马丁、玻利瓦尔是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排除B、D两项。
2.(2021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9,1分)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应该选用的资料是( )
①图片:《章西女王》
②图片:《玻利瓦尔》
③地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④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A 根据“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西女王是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①③正确。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②④错误。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
考点2 俄国的改革
1.(2023四川自贡,15,1分)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改革宣言。从法令内容上看,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改革最终使2 100万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反映了俄国( )
A.推行文化教育 B.废除农奴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向西方学习
解析 B 据关键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奴获得了解放”并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废除农奴制,其余三个选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故选B项。
2.(2022江苏扬州,15,1分)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 )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解析 C 根据关键句“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对农奴的掠夺,农奴主因此获利丰厚,改革保护了贵族的经济利益,故C项正确;赋予农奴人身自由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促进俄国工业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易错警示 彼得一世改革不是废除了农奴制,而是强化了农奴制;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2022福建,29,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然而,过高的赎金和赎金贷款利息,使得这次改革成为一场新的对农民的掠夺过程。但改革确实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创作于1873年)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日渐恶化。农民、士兵等不得不转做纤夫糊口。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成为画家伊利亚·列宾创作该作品的素材来源。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2分)
(2)小历同学认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19世纪60年代。
(2)【答案一】
判断:同意。
理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须出钱赎买,赎金高于当时的地价,这是对农民的掠夺。改革后,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普通民众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高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对俄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
理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2 10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须付出高额赎金和利息赎买份地,导致农民生活贫困并日益恶化,农奴制残余仍存在,制约了俄国社会发展;但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解放了生产力,改革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2)首先应明确说明是否同意该观点。若同意可从农奴高价赎买土地而获得解放,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易产生较大的社会隐患,从而制约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角度回答。若不同意,可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等,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角度回答。若认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也有弊,则也是不同意该观点,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归纳理由。
考点3 美国内战
1.(2023重庆A,14,1分)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
解析 B 据思维导图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南北战争的本质是要调整生产关系,废除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B项正确;奴隶制存废不是更新行业比重,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没有改变美国的国家性质,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江苏泰州,41,1分)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美国篇的部分目录,其中“兄弟阋墙”介绍的是( )
一、 殖民时代2
二、独立风云10
三、宪法立国28
四、兄弟阋墙44
A.光荣革命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1861年改革
解析 C 根据“美国篇”“宪法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美国独立后,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进而爆发内战,故兄弟阋墙对应南北战争,C项正确。
3.(2021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11,1分)从1863年元旦起,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这得益于(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B.《宅地法》的颁布
C.北方军事实力的增强
D.林肯遇刺
解析 A 根据“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A项正确;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排除;北方军事实力增强的原因包括黑人的踊跃参军,C项本末倒置,排除;1865年,美国总统林肯在战争结束后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排除。
4.(2023浙江金华,24,4分)(节选)座座建筑,承载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林肯纪念堂
(2)为什么要纪念林肯 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 (2)林肯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解析 (2)结合所学可知,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考点4 日本明治维新
1.(2023河北,19,2分)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解析 A 据材料可知,明治时期日本重视教育发展,官方和民间都大量聘请外籍专家培养本土人才,A项正确;“完全依赖”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官方和民间都培养人才,排除C项;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方面,但并非只用于人才培养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重庆B,12,1分)斯塔夫里阿诺斯(美)认为:“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着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 ( )
A.有利因素 B.发展过程
C.具体内容 D.重要地位
解析 A 根据材料“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痛苦较小”可知,日本曾经有向中国学习的经验,因此在近代学习西方时阻力较少,这分析的是明治维新的有利因素,故A项正确;明治维新的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和重要地位在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B、C、D三项。
3.(2021江苏南京,21,1分)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展的是( )
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英国“光荣革命”
D.日本“文明开化”
解析 D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大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的扩展,故选择D项;但丁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5世纪末,排除B项;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排除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