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
第二十六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5年中考
考点1 冷战
1.(2023山西,13,2分)李华同学运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了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解析 A 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因此题干反映的是两极格局下的世界,A项正确;题干时间轴重在强调美苏冷战,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仅代表部分时间轴,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浙江温州,20,2分)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这反映了( )
A.军事冲突出现于学生运动
B.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
C.朝鲜战争加剧了两极对抗
D.欧洲一体化影响世界格局
解析 B 据关键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可知,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间的冷战思维影响到了国际学生组织的发展,使得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对立,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军事冲突和欧洲一体化的相关内容,排除A、D两项;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3.(2022山东泰安,15,1分)《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中提到:“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采取的军事措施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成立华约组织
解析 C 根据关键句“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冷战,冷战中美国对苏联采取的军事措施是建立北约组织,故C项正确;推行杜鲁门主义属于政治措施,排除A项;实施马歇尔计划属于经济措施,排除B项;华约组织是苏联主导建立的,排除D项。
4.(2022甘肃武威,8,3分)(节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二 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的两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美苏两国之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
近现代史1500—200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3分)
答案 (2)表现: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邦德国,造成德国分裂。(3分,任答3项,每项1分。)
解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考点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23云南,25,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
B.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西欧国家逐渐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
D.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解析 C 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成立了欧共体并在其基础上组成欧盟,C项正确;战后美国经济不是持续快速增长的,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排除A项;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排除B项;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1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21,1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后颁布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
A.民主化改革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积极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解析 B 根据材料中“《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知,日本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
3.(2021安徽,15,2分)1970年,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指出,过去的福利政策“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必须进行改革,政府应当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A.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B.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C.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解析 C 本题考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据“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可知,福利政策应当兼顾效率与公平,故选择C项。
考点3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2023天津,25,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照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纪录片:《巴拿马运河》 传记:《曼德拉传》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解析 C 据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二战后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因而,学习主题应该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都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国家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0江苏南京,24,1分)下列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纳米比亚的独立
②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③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解析 B 19世纪,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反殖斗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999年底,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故本题的排序应为③②①④,选B。
3.(2023江苏连云港,38,12分)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6年 苏联新宪法公布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制作
(1)据上表,指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事件。(4分)
(2)选择上表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成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4分)
(2)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6—8分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作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6分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2—4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0—2分 没有凝练 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解析 (1)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2)选择表格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成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作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