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练 第二十七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试卷(含答案解)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练 第二十七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试卷(含答案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6 15: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
第二十七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5年中考
考点1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2023江苏苏州,24,1分)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特别发行了“体育促进和平”的主题邮票,以彰显体育对世界和平的贡献。该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国际奥委会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A 据关键句“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A项正确;国际奥委会是国际体育组织,欧洲联盟是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经济组织,均不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2021海南,20,3分)联合国旗帜正中是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记。徽记是一张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等距离方位投影,由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象征世界和平。寓意着联合国主要致力于(  )
A.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B.促进各国市场开放
C.消除分裂欧洲壁垒
D.增强区域集团实力
解析 A 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的作用。根据题干材料“由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象征世界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致力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故A项符合题意。
3.(2022云南昆明,25,2分)下表所示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立的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
成立时间 1995年1月1日
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主要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 B 根据“1995年1月1日”“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B项正确;1945年联合国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均与表中的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4.(2023河北,27,12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潮流”主题研学活动。
【资源共享】
有同学搜集整理了体现两个国际组织作用的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 这个国际组织自1948年5月设立观察团以来,先后在四大洲组织了近40次维持和平行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在刚果、塞浦路斯、埃及、黎巴嫩的活动。90年代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柬埔寨、索马里、纳米比亚进行了更为困难的维和行动。
——摘编自徐天新、梁志明
《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二 经过多年谈判,这个国际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它使贸易和投资日趋规范化、机制化,极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规模从1990年的34 380亿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52 250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两个国际组织的名称。(4分)
【思维共鸣】
  同学们研讨后发现:以上两个组织采取协调相关各方通力合作的做法去解决二战后一些全球性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两个组织以上做法共同体现的历史潮流。(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作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顺应上述历史潮流的事例。(提示:所举事例中的“面临的问题”须是全球性问题,且不得取材于材料一、二)(6分)
答案 (1)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每个2分,共4分)
(2)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2分)
(3)恐怖主义局部冲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条件。(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故材料一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故材料二的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组织以上作法共同体现的历史潮流为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作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所举事例为:恐怖主义局部冲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条件。
考点2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2023浙江舟山,20,2分)当今,知识积累的速度是空前和爆炸性的,仅世界各地每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息,其量之多,即可填满7套24卷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促使该现象产生的主要科技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互联网的普及
C.印刷术的推广    D.发电机的问世
解析 B 据关键句“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息”“量之多”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国际互联网和网络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B项符合题意。蒸汽机的改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排除A项;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排除C项;发电机的问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天津,25,2分)下面是李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它反映出(  )
A.一战前的欧洲局势
B.一战后初期国际形势
C.二战前的国际关系
D.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解析 D 依据关键信息“两极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出现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重要的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
3.(2022江苏扬州,20,1分)下图是1850—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单位: 1万亿千克),这说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是(  )
A.霸权主义威胁    B.生态环境恶化
C.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长过快
解析 B 根据示意图可知,从1850—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加,这是工业化的推进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故B项正确;霸权主义、贫富分化均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无关,排除A、C两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不能说明人口增长过快,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