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5年中考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2023四川广安,9,2分)王斯德《世界通史》:“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需求增长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解析 B 据关键句“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理论研究大量运用到生产中,反映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项正确;需求增长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和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A、C两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项错误。故选B项。
2.(2023湖北随州,16,2分)根据下表分析英、法、德、美四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美、德、法、英四国的人口增长表
单位:万人
年份
国家 1801年 1851年 1881年 1901年 1911年
美 530 2 319 5 016 7 600 9 197
德 2 400 3 341 4 523 5 637 6 493
法 2 735 3 578 3 740 3 845 3 919
英 889 1 793 2 597 3 253 3 607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大众教育的推广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解析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急剧增长,A项正确;大众教育的推广与人口的增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均不能解释1801—1851年人口为什么能迅速增长,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3.(2022江苏苏州,21,1分)下图为1860—1900年英、法、德、美四国年平均工业增长率情况。德、美两国的数据明显高于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在科技革命中领先于英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占有的殖民地比英法更多
D.城市化进程早于英法两国
解析 A 根据关键词“1860—1900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法、德、美四国的工业水平,据所学可知德、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于英、法,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法占有的殖民地比德、美两国多,排除C项;英、法两国城市化进程早于德、美,排除D项。
4.(2021江苏南京,22,1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 B.珍妮纺纱机的开始使用
C.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 D.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解析 D 根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技术革新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择D项。手工工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主要经营方式,排除A项;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B项;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排除C项。
5.(2021陕西,9,2分)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有( )
①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②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③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④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故①正确,④错误。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等,②正确。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③正确。故选A。
6.(2023福建,29,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国家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年 31.8 23 13.2 10
1913年 14 38 16 6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述1870—1913年英国、德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2分)
(2)小红同学认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变化:英国下降,德国上升并超过英国(或德国上升)。
(2)【示例一】
判断:我同意小红的观点。
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法等国实力相对下降,美、德等国实力上升并后来居上。英、法占据了世界大多数的殖民地(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列强要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加剧,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示例二】
判断:我不同意小红的观点。
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综合国力发生变化。列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我们应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一战爆发的原因。
(或其他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解析 (1)变化:根据表格可知,187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达到31.8%,德国只占到13.2%,到了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降到14%,而德国上升到16%,超过英国,所以变化是英国下降,德国上升并超过英国。
(2)小红同学认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表达是否同意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7.(2023天津,28,12分)(节选)有学者认为,发现人、发现女性、发现儿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因此,政府立法规定,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而不是赚钱。例如,英国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指出20世纪初英国妇女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的原因是什么 (4分)结合所学,分析说明儿童接受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答案 (2)变化: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了。
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
(3)原因:现代社会的需求(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政府立法。(其他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亦可)
影响:提高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升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发展;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2)据材料二关键句“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可知,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了;据关键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知,妇女地位的提高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结果。
(3)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关键句“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因此,政府立法规定,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而不是赚钱”可知,儿童能够接受教育是由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政府立法使儿童能够接受教育。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提高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升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发展;等。
考点2 近代科学与文化
1.(2023四川南充,18,2分)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科学巨著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部巨著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战争与和平》
C.《夜间的咖啡馆》 D.《物种起源》
解析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687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排除B项;《夜间的咖啡馆》是画家梵高的美术作品,排除C项;《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生物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山东枣庄,17,2分)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诞生了若干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大师。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达尔文——《物种起源》
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
D.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解析 C 据关键词“对应不正确”并结合所学可知,《战争与和平》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巴尔扎克代表作有“人间喜剧”等,C项符合题意;《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代表作,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2022湖南怀化,16,2分)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
A.梵高 B.列夫·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肖邦
解析 C 根据关键信息“天才的作曲家”“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表达出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故C项正确;梵高是荷兰画家,代表作有《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等,排除A项;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排除B项;肖邦是19世纪波兰作曲家,作品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排除D项。
4.(2022四川南充,16,2分)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彰显审美旨趣,反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是( )
A.《高老头》 B.《战争与和平》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解析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梵高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D项符合题意;《高老头》反映出在一切为了金钱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家庭也成为人们相互欺骗和掠夺的场所,排除A项;《战争与和平》赞扬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排除B项;《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排除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