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3 1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猜一猜:这是南京的什么地方? 这是位于南京秦淮河西北部的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
龙江宝船厂是郑和当年建造宝船的地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2003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对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舵杆、铁锚、石臼、造船工具等珍贵文物1500多件。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33年)目的、条件、过程、影响民族英雄交 往冲 突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病逝。郑 和 下 西 洋郑和下西洋盛况1405~1433年先后7次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刘家港刘家港占
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红
海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今肯尼亚蒙巴萨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将书本“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补充完整。
红笔:标出①亚洲、②非洲
蓝笔:标出①印度、②伊朗、③阿拉伯半岛
铅笔:标出①印度洋、②波斯湾、③孟加拉湾、④阿拉伯海、⑤红海考考你1、西洋:明朝时候的西洋,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阅读教材和下面材料,思考:郑和为何要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宣扬明朝的国威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探寻郑和下西洋的动因。
具体动因史学界说法不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都不否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这一最基本的目的。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资料,并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谈谈你支持、反对哪种观点,或自己有哪些新观点。勇敢谈自己的想法。)
考考你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
远航?1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 .造船水平的高超;
3 .航海技术的掌握;
4 .指南针的使用;
5 .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6 .有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7 .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通 力合作等。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物质前提:技术条件:主观因素: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郑和的个人因素;优秀的船长、水手的通力合作等。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 回目录通过以上对“郑和下西洋”历史知识的学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1、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2、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郑和的远航,体现了主动外交、和平外交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图说历史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明代罗盘郑和船队编形图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1、倭寇指什么?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自主探究:那么当时把什么人叫作“倭寇”呢?戚 继 光 抗 倭元未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戚继光
(1528—1588)
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回答要点:
1、个人因素,军事韬略,指挥才能,高尚品德;
2、军队纪律严明,战斗英勇;
3、军民配合,同仇敌忾;
4、“人心向背”,反侵略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谈起戚继光抗倭,我们想起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呢? 岳飞、文天祥名垂千古,但都不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戚继光却被称为“民族英雄”,为什么?那么什么人才是“民族英雄”?回答要点:满族、蒙古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属民族内部纷争。只有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被称为民族英雄。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你知道这是那首歌的歌词吗? 该诗写于1925年3月,是闻一多有感于近代西方列强占我国领土而作。共分七个部分,将七处地方喻为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对祖国的眷念。
这首歌所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处地方被列强霸占?
澳门近代是被西方哪个国家强占的?《七子之歌》 三、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这里的“攫取”“居住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葡萄牙人夺取了澳门的居住权?或葡萄牙人把澳门占为己有?回答要点:
葡萄牙人是通过贿赂、欺骗的方式,堂而皇之地住下来。他们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所以叫“攫取”。
这是澳门被葡萄牙长期居留的开始,但他们只拥有“居住权”,澳门的主权仍属中国。三、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回目录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33年)目的、条件、过程、影响民族英雄交 往冲 突明朝的对外关系本课小结1、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个地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 靖难之役???? B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郑和下西洋? ?? D 土木之变A2、1553年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 西班牙??? ? B 英国????
C 葡萄牙 D 美国C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 )
戚继光??? B. 岳飞???
C.郑成功??? ? D.郑和 A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①波斯湾 ②红海一带 ③非洲东海岸 ④非洲最南端
A、②④?? ?? B、③④???
C、②③??? ? D、①③C5、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③促进了华侨的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 ? B、③④????
C、①③??? ? D、②④A考考你4、郑和船队在各国受到怎样的接待?
(出示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请同学仔细观察2—4邮票,描述场景,猜想所到地区。
票2:东南亚郑和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载歌载舞的欢迎
票3:阿拉伯进行商品交易猜想交换什么物品?
票4:非洲受到当地黑人的热烈欢迎赠送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