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效课堂”2.3 大气的压强(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效课堂”2.3 大气的压强(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22:59:27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2.3 大气的压强(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自新冠疫情以来,口罩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下列有关口罩的使用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戴上口罩后感觉呼吸困难
B.戴上口罩后吸气时口罩贴在脸上
C.戴上口罩后呼气时口罩鼓起来
D.取下口罩后耳朵上有绳的勒痕
2.(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  )
A.气体越来越多 B.气体越来越少
C.气压越来越大 D.气压越来越小
3.(2022八上·鄞州期中)学校禁止中小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有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漩涡,若被卷其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为漩涡中心(  )
A.水流速度大,压强大 B.水流速度小,压强小
C.水流速度小,压强大 D.水流速度大,压强小
4.(2021八上·诸暨期中)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A.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 B.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
C.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 D.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
5.(2021七下·浙江期末)如图所示,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盛水的杯子口盖着的纸片不会掉下来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乙和丙
6.(2020八上·吴兴期末)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B.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
C.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大
D.应用: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如右图)
7.(2020八上·杭州期中)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还是有害的)。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时,应当采取(  )
A.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
B.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
D.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8.(2020八上·吴兴期末)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9.(2019八上·温州期中)小科一次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科对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
C.飞机起飞时,是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10.(2018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②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③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 ④气体的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⑤空气总是由低压的地方流向高压的地方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11.(2023八上·长兴月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a,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2021八上·金华期中)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明家住33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水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3.(2021八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在某科技馆内陈列着一个模拟“风洞实验室”。一架重1I5N的模型飞机固定在台秤的秤盘上,当迎风吹向飞机的风速v达到20m/s时,台秤的读数为7N,则模型飞机得到的升力为   N。设由于空气流动,在模型飞机的上方A点和下方B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或“=”)。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
1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   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0·温州)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
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总数,整理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水滴/滴 0 33 55 72 82 87 88
(2)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0~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
(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17.(2010·宁波) 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我市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
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1′5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一个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3)推动伞降火箭上升的动力,其施力物体是   (填“燃气”、“空气”或“地球”)。
四、解答题
18.(2023·慈溪模拟)甲图所示是一种全景飘浮房屋,其底部是一个浮动平台,使房屋可以轻松地在水中四处移动;房屋内还安装了先进的污水净化装置和温度调节设备。
(1)若一艘大船快速地从漂浮房一侧驶过时,漂浮房屋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大船。
(2)漂浮房周圈的水经过净化、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后能供人饮用,乙图所示是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为使净化效果更好,进水口应在图中的    处(填字母),经过这样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在漂浮房屋的屋顶种植一些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制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既美观又可降室温,能降温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 A.戴上口罩后感觉呼吸困难是口罩阻止了空气流动,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戴上口罩后吸气时,口罩和脸之间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口罩压贴在脸上,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
C.戴上口罩后呼气口罩会鼓起来,是呼出的气体造成的,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取下口罩后耳朵上有痕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气体体积越来越大,而气压越来越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解答】有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漩涡,若被卷其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为漩涡中心水流速度大而压强小,周围水流速度慢压强大,于是将人推向旋涡发生危险。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气压就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汽车从路中间驶过,带动旁边空气流动,使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气压就越小,于是路两边的大气就会往中间压,公路两边的树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内飘,即如图所示树叶向A方向飘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乙丙杯子内无气泡,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水对纸片的压强,纸片不掉下来; 甲图有气泡,里面进入了空气,此时里面气压和水对纸片的压强大于外界气体对纸片的压强,纸片会掉下来。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当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两张纸的外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大气对两张纸产生朝向中间的推力,两张纸相互靠拢,故A、B正确不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飞机机翼上面为曲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下表面为平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举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变化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为了使沸腾的温度低于100℃,那么就要设法降低糖汁液面上方的气压,使其低于标准大气压,这时水的沸点就会低于100℃,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解答】A: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强是1.0×105Pa,一只手掌的长18cm,宽10cm,面积约为180cm2,即0.018m2,故一只手掌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105Pa×0.018m2=1800N.故A正确;
B:地球上大气压力是随着地理位置、海拔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C正确;
D:地球上大气压力是随着地理位置、海拔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层的作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到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A、平流层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A不合理,A符合题意;
B、蒙蒙细雨指的是当时的天气,B合理,B不符合题意;
C、飞机起飞利用的是压强与流体有关的原理,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机翼上方流速大压强小,所以产生向上的升力,C合理,C不符合题意;
D、海拔越高,压强越小。飞机上升过程中,短时间内飞机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人体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而压迫人耳鼓膜,故耳朵感到疼,D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气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强的简称,可以理解成重力作用下大气压强是向下施加,若是越往下,压强越大。在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公里,气温会平均下降摄氏6.49度。在同一高度气温高,导致气流上升,大气压强下降,也就是导致气压低。气体属于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会形成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
【解答】 A、①气压是气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强的简称,可以理解成重力作用下大气压强是向下施加,若是越往下,压强越大。②在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公里,气温会平均下降摄氏6.49度。③在同一高度气温高,导致气流上升,大气压强下降,也就是导致气压低,故A符合题意。
B、 ④ 气体属于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⑤ 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会形成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B不符合题意。
C、 ⑤ 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会形成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④ 气体属于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大气压强;1.01×105Pa;增大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
(2)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解答】(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2)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12.【答案】减小;下降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低气压常阴雨天,高气压常晴燥天。
【解答】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电梯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气压减小,瓶内大于瓶外,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下降。
故答案为:减小;下降
13.【答案】8;<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而当有压强差产生时,会从压强较大处往压强较小处产生压力作用。
【解答】以飞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飞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5N,台秤给飞机向上的支持力7N,由此可知,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重力大小-支持力大小=15N-7N=8N,且升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B点压强大于A点,即 pA故答案为:8;<
14.【答案】B;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不同位置液体压强的大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比较不同位置液体压强的大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B处的液柱高度最小,根据p=ρ液gh可知,B处的水的压强最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B处的水的流速最大。
15.【答案】相等;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解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相等;大于;大于。
16.【答案】(1)水全部流出
(2)0~1分钟
(3)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影响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法指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1)如果容器盖未旋紧,则容器内外大气压相等,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会不断的流出。
(2)相同时间内,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数越多则水流速度越快。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0~1分钟水滴数为33;1~2分钟水滴数为22;2~3分钟为17;3~4分钟为10;4~5分钟为5;5~6分钟为11。所以0~1分钟时间段内水流速度最快。
(3)实验二中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可以研究光照强度对水流快慢的影响。
故答案为:(1)水全部流出;(2)0~1分钟;(3)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影响
17.【答案】(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
(2)B
(3)燃气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
【解答】(1)本次实验探究的假设是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
(2)A:该实验研究的是与日全食的关系,与太阳位置无关,故A错误;
B: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光被挡住,地表温度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不利火箭留空,故B正确;
C:若引力减小,那么落地时间会变长,而实际上留空时间变短了,故C错误。
(3)火箭燃料燃烧向后喷出燃气使火箭上升,燃气对火箭产生向前的动力,其施力物体是燃气。
故答案为:(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2)B;(3)燃气
18.【答案】(1)靠近
(2)b;混合物
(3)植物的蒸腾作用
【知识点】蒸腾作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
(2)混合物指由一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体;
(3)植物的蒸腾作用带走植物大部分的水,并吸收热量蒸发水分。
【解答】(1)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故中间的压强减小,房屋会靠近大船;
(2) 进水口应在图中的 b处,这样可以避免固体沉积在活性炭层,得到的水为混合物;
(3)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1 / 1“高效课堂”2.3 大气的压强(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自新冠疫情以来,口罩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下列有关口罩的使用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戴上口罩后感觉呼吸困难
B.戴上口罩后吸气时口罩贴在脸上
C.戴上口罩后呼气时口罩鼓起来
D.取下口罩后耳朵上有绳的勒痕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 A.戴上口罩后感觉呼吸困难是口罩阻止了空气流动,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戴上口罩后吸气时,口罩和脸之间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口罩压贴在脸上,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
C.戴上口罩后呼气口罩会鼓起来,是呼出的气体造成的,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取下口罩后耳朵上有痕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  )
A.气体越来越多 B.气体越来越少
C.气压越来越大 D.气压越来越小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气体体积越来越大,而气压越来越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2022八上·鄞州期中)学校禁止中小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有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漩涡,若被卷其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为漩涡中心(  )
A.水流速度大,压强大 B.水流速度小,压强小
C.水流速度小,压强大 D.水流速度大,压强小
【答案】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解答】有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漩涡,若被卷其中可能会出现危险,因为漩涡中心水流速度大而压强小,周围水流速度慢压强大,于是将人推向旋涡发生危险。
故选D。
4.(2021八上·诸暨期中)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A.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 B.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
C.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 D.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气压就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汽车从路中间驶过,带动旁边空气流动,使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气压就越小,于是路两边的大气就会往中间压,公路两边的树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内飘,即如图所示树叶向A方向飘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021七下·浙江期末)如图所示,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盛水的杯子口盖着的纸片不会掉下来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乙和丙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乙丙杯子内无气泡,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水对纸片的压强,纸片不掉下来; 甲图有气泡,里面进入了空气,此时里面气压和水对纸片的压强大于外界气体对纸片的压强,纸片会掉下来。
故选D。
6.(2020八上·吴兴期末)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B.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
C.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大
D.应用: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如右图)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当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两张纸的外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大气对两张纸产生朝向中间的推力,两张纸相互靠拢,故A、B正确不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飞机机翼上面为曲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下表面为平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举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2020八上·杭州期中)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还是有害的)。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时,应当采取(  )
A.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
B.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
D.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变化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为了使沸腾的温度低于100℃,那么就要设法降低糖汁液面上方的气压,使其低于标准大气压,这时水的沸点就会低于100℃,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2020八上·吴兴期末)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解答】A: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强是1.0×105Pa,一只手掌的长18cm,宽10cm,面积约为180cm2,即0.018m2,故一只手掌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105Pa×0.018m2=1800N.故A正确;
B:地球上大气压力是随着地理位置、海拔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C正确;
D:地球上大气压力是随着地理位置、海拔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2019八上·温州期中)小科一次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科对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
C.飞机起飞时,是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层的作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到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A、平流层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A不合理,A符合题意;
B、蒙蒙细雨指的是当时的天气,B合理,B不符合题意;
C、飞机起飞利用的是压强与流体有关的原理,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机翼上方流速大压强小,所以产生向上的升力,C合理,C不符合题意;
D、海拔越高,压强越小。飞机上升过程中,短时间内飞机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人体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而压迫人耳鼓膜,故耳朵感到疼,D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18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②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③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 ④气体的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⑤空气总是由低压的地方流向高压的地方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气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强的简称,可以理解成重力作用下大气压强是向下施加,若是越往下,压强越大。在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公里,气温会平均下降摄氏6.49度。在同一高度气温高,导致气流上升,大气压强下降,也就是导致气压低。气体属于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会形成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
【解答】 A、①气压是气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强的简称,可以理解成重力作用下大气压强是向下施加,若是越往下,压强越大。②在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公里,气温会平均下降摄氏6.49度。③在同一高度气温高,导致气流上升,大气压强下降,也就是导致气压低,故A符合题意。
B、 ④ 气体属于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⑤ 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会形成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B不符合题意。
C、 ⑤ 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会形成由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④ 气体属于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1.(2023八上·长兴月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a,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大气压强;1.01×105Pa;增大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
(2)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解答】(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2)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12.(2021八上·金华期中)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明家住33楼,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水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减小;下降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低气压常阴雨天,高气压常晴燥天。
【解答】在冬天时,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他将此装置带回家中,电梯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气压减小,瓶内大于瓶外,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球内的液面将下降。
故答案为:减小;下降
13.(2021八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在某科技馆内陈列着一个模拟“风洞实验室”。一架重1I5N的模型飞机固定在台秤的秤盘上,当迎风吹向飞机的风速v达到20m/s时,台秤的读数为7N,则模型飞机得到的升力为   N。设由于空气流动,在模型飞机的上方A点和下方B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或“=”)。
【答案】8;<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而当有压强差产生时,会从压强较大处往压强较小处产生压力作用。
【解答】以飞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飞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5N,台秤给飞机向上的支持力7N,由此可知,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重力大小-支持力大小=15N-7N=8N,且升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B点压强大于A点,即 pA故答案为:8;<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
【答案】B;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不同位置液体压强的大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比较不同位置液体压强的大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B处的液柱高度最小,根据p=ρ液gh可知,B处的水的压强最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B处的水的流速最大。
1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   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答案】相等;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解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相等;大于;大于。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0·温州)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
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总数,整理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水滴/滴 0 33 55 72 82 87 88
(2)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0~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
(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答案】(1)水全部流出
(2)0~1分钟
(3)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影响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法指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1)如果容器盖未旋紧,则容器内外大气压相等,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会不断的流出。
(2)相同时间内,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数越多则水流速度越快。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0~1分钟水滴数为33;1~2分钟水滴数为22;2~3分钟为17;3~4分钟为10;4~5分钟为5;5~6分钟为11。所以0~1分钟时间段内水流速度最快。
(3)实验二中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可以研究光照强度对水流快慢的影响。
故答案为:(1)水全部流出;(2)0~1分钟;(3)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影响
17.(2010·宁波) 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我市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
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1′5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一个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3)推动伞降火箭上升的动力,其施力物体是   (填“燃气”、“空气”或“地球”)。
【答案】(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
(2)B
(3)燃气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
【解答】(1)本次实验探究的假设是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
(2)A:该实验研究的是与日全食的关系,与太阳位置无关,故A错误;
B: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光被挡住,地表温度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不利火箭留空,故B正确;
C:若引力减小,那么落地时间会变长,而实际上留空时间变短了,故C错误。
(3)火箭燃料燃烧向后喷出燃气使火箭上升,燃气对火箭产生向前的动力,其施力物体是燃气。
故答案为:(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2)B;(3)燃气
四、解答题
18.(2023·慈溪模拟)甲图所示是一种全景飘浮房屋,其底部是一个浮动平台,使房屋可以轻松地在水中四处移动;房屋内还安装了先进的污水净化装置和温度调节设备。
(1)若一艘大船快速地从漂浮房一侧驶过时,漂浮房屋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大船。
(2)漂浮房周圈的水经过净化、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后能供人饮用,乙图所示是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为使净化效果更好,进水口应在图中的    处(填字母),经过这样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在漂浮房屋的屋顶种植一些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制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既美观又可降室温,能降温的原因是    。
【答案】(1)靠近
(2)b;混合物
(3)植物的蒸腾作用
【知识点】蒸腾作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
(2)混合物指由一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体;
(3)植物的蒸腾作用带走植物大部分的水,并吸收热量蒸发水分。
【解答】(1)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故中间的压强减小,房屋会靠近大船;
(2) 进水口应在图中的 b处,这样可以避免固体沉积在活性炭层,得到的水为混合物;
(3)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