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4 风和降水(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黄岩开学考)如图为某天校园气象站发布的天气实况,其中“风速:1.4m/s”可用的测量工具是( )
A. B.
C. D.
2.(2023八上·杭州期末)下列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B.当空气的相对湿度的达到100%时,就一定会形成降水
C.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
D.在我国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洪水等
3.(2022八上·杭州期中)夏季在海边,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热不同,常能够形成海风或者陆风。海风指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反之为陆风。如图是某地空气流动情况,据此判断此时为( )
A.白天,形成的是海风 B.晚上,形成的是海风
C.白天,形成的是陆风 D.晚上,形成的是陆风
4.(2022八下·海曙期末)2022年5月26日,宁波市天气预报显示:小雨转多云,气温16~23℃,东南风<3级,空气湿度7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小雨转多云”属于宁波的气候特点
B.东南风指的是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C.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D.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
5.(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降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6.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7.(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果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的中相对湿度也越大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东北风是指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8.(2020八上·长兴期中)下表是相对湿度表,则依据表中数据回答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
1.0℃ 2.0℃ 3.0℃ 4.0℃ 5.0℃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A.当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0℃时,湿球温度计示数为7℃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定相同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大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
9.关于风向和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指的是风刮去的方向 B.晴天的风力大
C.级数越小,风力越强 D.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10.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二、填空题
11.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如图所示的8种风向,在下表空格内填出图中字母所示的风向。
字母 风向 字母 风向
A E
B F
C G
D H
12.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如图所示中,甲为 ,乙为 。
A.白昼海风 B.黑夜海风 C.白昼陆风 D.黑夜陆风
13.(2018八上·温州期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AB两地高度相差1000m,则A、B两地气温相差 ℃;B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14.读《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干 湿 差 1.0 ℃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3%
2.0 ℃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 。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 ℃,而湿球的温度为24 ℃,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3)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 (以“干球:× ℃、湿球:× ℃”格式填写)。
15.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1九下·丽水月考)小毛针对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展开如下探究:
(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 。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 。
四、解答题
17.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燥”)。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风速仪用于测量瞬时风速风向,具有自动显示功能。主要由支杆,风标,风杯,风速风向感应器组成,风标的指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来计算出风速。所以也叫风杯式风向风速仪。
【解答】A、风向仪,用来测风的方向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风速测量仪,可以测量风速,故B符合题意。
C、气温湿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和湿度,故C不符合题意。
D、空盒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风;降水;空气的湿度;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解答】A. 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A正确
B. 降水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充足的水汽、气流要上升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或者凝华等,B错误
C. 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C正确
D. 中国国土面积大,东南沿海地带容易受台风的灾害,中国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所以也容易出现寒潮和洪水,D正确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风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海风,海洋的近海面气压高,陆地的近海面气压低,气压高的地方温度低,空气下降,所以海洋的纬度比陆地地,这是白天,海水的比热容大与沙子,升温慢。
【解答】此时是白天地海风。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风;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天气现象包括近地面的气温、气压、湿度等的综合状况。
【解答】A:“小雨转多云”属于天气特点,A错误。
B: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B错误。
C:湿度可以用干湿球湿度计进行测量,C错误。
D: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水文部门规定: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解答】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
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
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
降水量最大的是应该是暴雨。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陆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近地面陆地气压较高,海洋气压较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解答】由图可知,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是陆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下沉气流,因此甲图是夜晚形成的陆风;那么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海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上升气流,因此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季风
【解析】【分析】太阳的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会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
地形地势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越高温度会越低,一般情况下高度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摄氏度。
海陆位置差别也会影响天气,沿海地区近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情况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则会相比较之下变化比较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相对湿度概念不清晰,A错误;
B、青藏高原海拔地势高,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地形,B正确;
C、海南岛和黑龙江明显是纬度不同因素,C错误;
D、风向概念不清晰,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由表中的数据来进行答题,需要注意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减去干湿差,就是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然后再找到对应的湿度。
【解答】A选项,找到干球温度计10℃,湿球温度计7℃,所以干湿差是3℃,找到对应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5%,A选项正确;
B选项,空气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10℃,湿球温度计7℃,干湿差是3℃,温度不相同,B选项错误;
C选项,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干湿差越小,C选项错误;
D选项,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温度越小,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
【解答】A.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不正确。
B.晴天和阴天都可以形成风,没有直接关系,故不正确。
C.风力级数越小,风力越小,不是越强,故不正确。
D.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解答】降雨量一般用毫米来表示,它指的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读图可知为8.2毫米,12小时降水量5~15 毫米为中雨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降雨量的定义分析作答。
11.【答案】
字母 风向 字母 风向
A 西北风 E 东南风
B 北风 F 南风
C 东北风 G 西南风
D 东风 H 西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吹来的方向观察图片解答。
【解答】A是西北风,B是北风,C是东北风,D是东风,E是东南风,F是南风,G是西南风,H是西风。
12.【答案】D;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解答】甲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砂石,所以夜晚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气体向上膨胀,导致海洋表面气压减小,故甲是黑夜陆风;
乙是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气体膨胀,即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所以乙是白昼海风;
故答案为:D;A。
13.【答案】地形;6;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解答】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地形因素导致的;海拔高度每改变100m温度相差0.6℃,AB相差1000m,所以温度相差6℃;气流是从A到B再到C,所以AB是迎风坡,C是背风坡,所以A B地降水多,而A地的温度比B地高,水汽遇冷凝结,所以B地降水多于A地;
故答案为:地形;6;B。
14.【答案】(1)大
(2)92%
(3)干球:25 ℃、湿球:22 ℃或干球:10 ℃、湿球:8 ℃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表格可知,随着干球温度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变大;故答案为:大;
(2)干球的温度为25℃,湿球的温度为24℃,即干湿差为1℃,由表格可知,相对湿度为:92%;故答案为:92%;
(3)当相对湿度为76%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有两组数据符合,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干球温度计的示数比湿球温度计示数大,所以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25-3=22℃;当干球温度为10℃,干湿差为2℃时相对湿度为76%,即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10-2=8℃;故答案为: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故答案为:(1)大;(2)92%;(3)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15.【答案】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 由下表可以分析。当干湿温度差为1 ℃时,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身高而升高,那么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温度 的升高而升高,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 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解答】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气温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相对湿度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水汽凝结 。
故答案为: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16.【答案】(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环境形成了对照实验,三处环境间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变量是植物的多少不同。
【解答】(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故答案为:(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17.【答案】(1)高;晴燥
(2)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
【解析】【分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锋是指冷暖气流的交界地区。
【解答】(1)由图中数据可知,甲的气压相对较高,处于高气压控制地区,天气以晴朗为主;
(2)空气的流动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地区,即B代表风向;
故答案为:(1)高;晴燥;(2)B。
1 / 1“高效课堂”2.4 风和降水(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黄岩开学考)如图为某天校园气象站发布的天气实况,其中“风速:1.4m/s”可用的测量工具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风速仪用于测量瞬时风速风向,具有自动显示功能。主要由支杆,风标,风杯,风速风向感应器组成,风标的指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来计算出风速。所以也叫风杯式风向风速仪。
【解答】A、风向仪,用来测风的方向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风速测量仪,可以测量风速,故B符合题意。
C、气温湿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和湿度,故C不符合题意。
D、空盒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2.(2023八上·杭州期末)下列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B.当空气的相对湿度的达到100%时,就一定会形成降水
C.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
D.在我国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洪水等
【答案】B
【知识点】风;降水;空气的湿度;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解答】A. 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A正确
B. 降水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充足的水汽、气流要上升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或者凝华等,B错误
C. 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C正确
D. 中国国土面积大,东南沿海地带容易受台风的灾害,中国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所以也容易出现寒潮和洪水,D正确
故答案为:B
3.(2022八上·杭州期中)夏季在海边,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热不同,常能够形成海风或者陆风。海风指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反之为陆风。如图是某地空气流动情况,据此判断此时为( )
A.白天,形成的是海风 B.晚上,形成的是海风
C.白天,形成的是陆风 D.晚上,形成的是陆风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风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海风,海洋的近海面气压高,陆地的近海面气压低,气压高的地方温度低,空气下降,所以海洋的纬度比陆地地,这是白天,海水的比热容大与沙子,升温慢。
【解答】此时是白天地海风。
故答案为:A.
4.(2022八下·海曙期末)2022年5月26日,宁波市天气预报显示:小雨转多云,气温16~23℃,东南风<3级,空气湿度7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小雨转多云”属于宁波的气候特点
B.东南风指的是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C.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D.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
【答案】D
【知识点】风;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天气现象包括近地面的气温、气压、湿度等的综合状况。
【解答】A:“小雨转多云”属于天气特点,A错误。
B: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B错误。
C:湿度可以用干湿球湿度计进行测量,C错误。
D: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D正确。
故选D
5.(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降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D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水文部门规定: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解答】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
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
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
降水量最大的是应该是暴雨。
故选D。
6.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陆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近地面陆地气压较高,海洋气压较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解答】由图可知,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是陆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下沉气流,因此甲图是夜晚形成的陆风;那么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海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上升气流,因此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0八上·西湖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果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的中相对湿度也越大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东北风是指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季风
【解析】【分析】太阳的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会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
地形地势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越高温度会越低,一般情况下高度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摄氏度。
海陆位置差别也会影响天气,沿海地区近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情况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则会相比较之下变化比较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相对湿度概念不清晰,A错误;
B、青藏高原海拔地势高,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地形,B正确;
C、海南岛和黑龙江明显是纬度不同因素,C错误;
D、风向概念不清晰,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0八上·长兴期中)下表是相对湿度表,则依据表中数据回答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
1.0℃ 2.0℃ 3.0℃ 4.0℃ 5.0℃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A.当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0℃时,湿球温度计示数为7℃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定相同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大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
【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由表中的数据来进行答题,需要注意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减去干湿差,就是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然后再找到对应的湿度。
【解答】A选项,找到干球温度计10℃,湿球温度计7℃,所以干湿差是3℃,找到对应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5%,A选项正确;
B选项,空气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10℃,湿球温度计7℃,干湿差是3℃,温度不相同,B选项错误;
C选项,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干湿差越小,C选项错误;
D选项,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温度越小,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9.关于风向和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指的是风刮去的方向 B.晴天的风力大
C.级数越小,风力越强 D.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
【解答】A.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不正确。
B.晴天和阴天都可以形成风,没有直接关系,故不正确。
C.风力级数越小,风力越小,不是越强,故不正确。
D.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0.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解答】降雨量一般用毫米来表示,它指的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读图可知为8.2毫米,12小时降水量5~15 毫米为中雨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降雨量的定义分析作答。
二、填空题
11.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如图所示的8种风向,在下表空格内填出图中字母所示的风向。
字母 风向 字母 风向
A E
B F
C G
D H
【答案】
字母 风向 字母 风向
A 西北风 E 东南风
B 北风 F 南风
C 东北风 G 西南风
D 东风 H 西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吹来的方向观察图片解答。
【解答】A是西北风,B是北风,C是东北风,D是东风,E是东南风,F是南风,G是西南风,H是西风。
12.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如图所示中,甲为 ,乙为 。
A.白昼海风 B.黑夜海风 C.白昼陆风 D.黑夜陆风
【答案】D;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解答】甲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砂石,所以夜晚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气体向上膨胀,导致海洋表面气压减小,故甲是黑夜陆风;
乙是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气体膨胀,即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所以乙是白昼海风;
故答案为:D;A。
13.(2018八上·温州期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AB两地高度相差1000m,则A、B两地气温相差 ℃;B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答案】地形;6;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解答】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地形因素导致的;海拔高度每改变100m温度相差0.6℃,AB相差1000m,所以温度相差6℃;气流是从A到B再到C,所以AB是迎风坡,C是背风坡,所以A B地降水多,而A地的温度比B地高,水汽遇冷凝结,所以B地降水多于A地;
故答案为:地形;6;B。
14.读《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干 湿 差 1.0 ℃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3%
2.0 ℃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 。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 ℃,而湿球的温度为24 ℃,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3)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 (以“干球:× ℃、湿球:× ℃”格式填写)。
【答案】(1)大
(2)92%
(3)干球:25 ℃、湿球:22 ℃或干球:10 ℃、湿球:8 ℃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表格可知,随着干球温度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变大;故答案为:大;
(2)干球的温度为25℃,湿球的温度为24℃,即干湿差为1℃,由表格可知,相对湿度为:92%;故答案为:92%;
(3)当相对湿度为76%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有两组数据符合,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干球温度计的示数比湿球温度计示数大,所以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25-3=22℃;当干球温度为10℃,干湿差为2℃时相对湿度为76%,即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10-2=8℃;故答案为: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故答案为:(1)大;(2)92%;(3)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15.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
【答案】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 由下表可以分析。当干湿温度差为1 ℃时,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身高而升高,那么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温度 的升高而升高,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 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解答】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 气温 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 相对湿度 达到100%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 水汽凝结 。
故答案为: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凝结。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1九下·丽水月考)小毛针对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展开如下探究:
(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 。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 。
【答案】(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环境形成了对照实验,三处环境间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变量是植物的多少不同。
【解答】(1)在一天之内用干湿计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测量时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理由是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故答案为:(1)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四、解答题
17.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燥”)。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答案】(1)高;晴燥
(2)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
【解析】【分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锋是指冷暖气流的交界地区。
【解答】(1)由图中数据可知,甲的气压相对较高,处于高气压控制地区,天气以晴朗为主;
(2)空气的流动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地区,即B代表风向;
故答案为:(1)高;晴燥;(2)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