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6-2.7 我国的气候及影响因素(提升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黄岩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海陆因素
C.青藏高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地形因素
2.(2020八上·黄岩期中)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3.(2022八上·衢州期中)对下列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4.(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5.(2021八上·瑞安期中)如图是温州市一周天气预报,下列对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本周最高气温在周日中午12时 B.本周天气主要受冷锋系统控制
C.本周风向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 D.本周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周三
6.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朝⑥地震⑦滑坡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④⑥⑦
7.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下不属于有效措施和方法的是( )
A.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B.修建防御工程
C.为了减少损失,对自然灾害尽量不要预报
D.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8.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9.下图是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地气候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0八上·椒江期中)台州地区经常遭遇台风天气,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登录时伴随狂风、暴雨。如图示意1981--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
B.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C.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
D.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柯桥期中)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面是绍兴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温为22℃,最低温11℃。则: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 左右;
(2)该市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 。
12.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较快;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3.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 ,B为 。
(2)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 季,不同的是 (选填字母,下同)的雨季长。
(3)从温差来看,两地中 的气温年较差小, 的气温年较差大。
(4)两地的夏季常受台风侵扰的是 地。
14.(2023八上·青田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
(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选填“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或“地形”)。
1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处于迎风坡的是 地,处于背风坡的是 地。
(2)通常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3)登山时,某同学所处的位置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 ;若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则该山顶的气温约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6.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
(3)读图丁,武汉的气候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5)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大
四、解答题
17.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 。
(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18.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此时是我国 季.
(2)B区为非季风区, (冬、夏) 季风难以到达.
(3)①为 (风向)季风,主要来自 洋.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 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举例说明冬、夏季风活动异常给我国带来的危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 气候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海拔以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A正确;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纬度因素,B错误;
C.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海拔因素,C错误;
D.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海陆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 海陆分布对气压和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季风主要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 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地 气压低 ,海上气压高,导致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地气压高,于是风从陆上吹向海洋。 随着风向的转变,地球上的气候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气体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所以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所以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中风从陆地吹向海洋;A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解答】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正确;
B.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正确;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错误;
D. 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解答】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因素,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C错误;
D. 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日的最高气温为25℃,而一天中气温最高的为午后2点左右;
B冷锋过后一般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的天气,而图中温度先下降后升温,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显示的为11月份,气温为20℃以上,此时是受到了冬季风的影响;
D周六气温差为9℃,周日气温差为10℃,周一气温差为10℃,周二气温差为9℃,周三气温差值为8℃,周四气温差值为10摄氏度,周五的气温差值为12℃,故气温最差的为周五。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地质灾害一般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震、火山等。 气象灾害一般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寒潮、干旱等灾害。
【解答】①②③⑤属于气象灾害,④⑥⑦属于地质灾害。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如何逃生自救?在家中,就近躲在结实、不易倾倒的家具下面,或躲在墙角、卫生间,不要使用电梯逃生。在公共场所,要远离玻璃橱窗和货架等易倾倒的物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拥挤。在户外,要躲开建筑物、桥梁或山坡,寻找空旷的安全地点。被困废墟要节省体力,用敲击的方法呼救。发生火灾如何自救?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不要乘坐电梯,谨防被困电梯发生危险。穿过浓烟时,要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贴墙前行。如果无法逃离,可以到阳台、屋顶等安全区域呼救。遇到洪涝如何应对?要向山坡等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可爬上屋顶、树木等,不可攀爬电线杆和铁塔。如果落水不要慌张,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让头部浮出水面,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怎样应对滑坡和泥石流?听见山谷轰鸣要提高警惕,不要在低洼地或山坡下躲避,不要穿越泥石流和滑坡区域,应朝着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两侧高处跑。台风来袭怎么办?减少外出,加固容易被吹动的搭建物,关紧门窗,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不要在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旁逗留,谨防高空坠物。台风过后要注意食物和水的安全。
【解答】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自然灾害发生时应及时预报灾情以减少损失。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解答】A、寒潮带来的降雪使农作物冻害,不能缓解北方夏旱,A不符合题意;
B、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并不能缓解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B不符合题意;
C、洪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C不符合题意;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解答】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③、④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不符合题意;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冬季气候过于寒冷,应该位于东北地区,因此不符合题意;而②的气候特征与北京相吻合。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过在干旱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同时台风对缓和高温天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2、根据图像反映的季节与台风生成和登陆的情况可判断选项。
【解答】A: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台风会带来大量的降水,说法正确,A正确;
B: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台风可以缓解旱情,缓和高温天气,说法错误,B错误;
C: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图中冬季时台风有生成,但登陆数为0,所以冬季无台风登陆,C错误;
D: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图中反映出夏季台风生成多,登陆也多,D错误。
故选A
11.【答案】(1)午后两点
(2)乙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气温及其变化;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低的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的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是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乙是低压区,空气上升,阴雨天气;
【解答】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2)、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甲地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气压较高,天气晴朗;乙地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阴雨天气;该市该日为阴雨天气,为乙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1)午后两点(2)乙(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2.【答案】(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
(3)热量;比热容;蒸发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区域-温度”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温度低的原因;
(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多可以降低气温,可以在“水”上做文章,如: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
(3)从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沙石比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的温度升高多;水少,蒸发吸热少;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
(2)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3)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
13.【答案】(1)哈尔滨;广州
(2)夏;B
(3)B;A
(4)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气候分布特点结合图片解答。
【解答】(1)哈尔滨位于北方地区,广州位于南方地区,甲图全年气温较低,因此是哈尔滨,乙图全年的气温较高,因此是广州的气温曲线图。
(2)由图可知,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不同的是B的雨季长。
(3)由图可知,从温差来看,两地中B的气温年较差小,A的气温年较差大。
读图可知,两地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33,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4)B地是广州,广州离海近,因此常受台风侵扰。
故答案为:(1)哈尔滨;广州(2)夏;B(3)B;A(4)B
14.【答案】(1)甲
(2)地形因素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是下降的,海拔酶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
【解答】(1)甲位于迎风坡,丙位于背风坡,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所以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甲;
(2)甲和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答案为:(1)甲(2)地形因素
15.【答案】(1)A;B
(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
(3)24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2)先求出山顶海拔到同学所处位置的海拔之差,结合海拔每升高的高度与气温下降的情况,求出山顶的气温即可。
【解答】(1)A地是风沿斜坡往上吹的地点,因此为迎风坡。B为背风坡。
(2) 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3)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1520米-720米=800米,800米×0.6℃=4.8℃,因此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是28.8℃-4.8℃=24℃
故答案为:(1)A;B(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3)24
16.【答案】(1)热量(或气温)
(2)东西走向;0℃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
(5)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4)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苹果、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
(5)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解答】(1) 读图甲可知,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越来越晚,这是因为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即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2)读图乙可知,秦岭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0℃。
(3) 读图丁分析可知,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读图乙分析可知,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长江沿江地带。该地区地势平坦、高温多雨 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5)读图乙可知,本区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热量(或气温);(2)东西走向;0℃;(3)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5)A。
17.【答案】(1)A;干燥寒冷
(2)台风等
(3)夏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2)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解答】(1)读图可知,A图盛行偏北风,是冬季风,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2)读图可知, 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即偏南风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等。
(3) 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故答案为:(1)A;寒冷干燥;(2)台风等;(3)夏。
18.【答案】(1)夏
(2)夏
(3)东南;太平
(4)东南
(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灾旱灾的发生。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常带来狂风和暴雨,台风带来的降水,一方面可以缓解旱情,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山洪暴发。
【解答】读图可知,(1)图中是我国夏季。(2)B区为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3)①为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常带来狂风和暴雨,台风带来的降水,一方面可以缓解旱情,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山洪暴发。
故答案为:(1)夏;(2)夏;(3)东南;太平;(4)东南;(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1 / 1“高效课堂”2.6-2.7 我国的气候及影响因素(提升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黄岩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海陆因素
C.青藏高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地形因素
【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 气候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海拔以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A正确;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纬度因素,B错误;
C.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海拔因素,C错误;
D.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海陆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0八上·黄岩期中)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 海陆分布对气压和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季风主要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 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地 气压低 ,海上气压高,导致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地气压高,于是风从陆上吹向海洋。 随着风向的转变,地球上的气候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气体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所以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所以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中风从陆地吹向海洋;A正确;
故答案为:A.
3.(2022八上·衢州期中)对下列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解答】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正确;
B.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正确;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错误;
D. 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正确;
故答案为:C.
4.(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解答】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因素,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C错误;
D. 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1八上·瑞安期中)如图是温州市一周天气预报,下列对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本周最高气温在周日中午12时 B.本周天气主要受冷锋系统控制
C.本周风向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 D.本周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周三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日的最高气温为25℃,而一天中气温最高的为午后2点左右;
B冷锋过后一般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的天气,而图中温度先下降后升温,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显示的为11月份,气温为20℃以上,此时是受到了冬季风的影响;
D周六气温差为9℃,周日气温差为10℃,周一气温差为10℃,周二气温差为9℃,周三气温差值为8℃,周四气温差值为10摄氏度,周五的气温差值为12℃,故气温最差的为周五。
故答案为:C。
6.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朝⑥地震⑦滑坡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④⑥⑦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地质灾害一般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震、火山等。 气象灾害一般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寒潮、干旱等灾害。
【解答】①②③⑤属于气象灾害,④⑥⑦属于地质灾害。
故答案为:A.
7.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下不属于有效措施和方法的是( )
A.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B.修建防御工程
C.为了减少损失,对自然灾害尽量不要预报
D.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如何逃生自救?在家中,就近躲在结实、不易倾倒的家具下面,或躲在墙角、卫生间,不要使用电梯逃生。在公共场所,要远离玻璃橱窗和货架等易倾倒的物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拥挤。在户外,要躲开建筑物、桥梁或山坡,寻找空旷的安全地点。被困废墟要节省体力,用敲击的方法呼救。发生火灾如何自救?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不要乘坐电梯,谨防被困电梯发生危险。穿过浓烟时,要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贴墙前行。如果无法逃离,可以到阳台、屋顶等安全区域呼救。遇到洪涝如何应对?要向山坡等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可爬上屋顶、树木等,不可攀爬电线杆和铁塔。如果落水不要慌张,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让头部浮出水面,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怎样应对滑坡和泥石流?听见山谷轰鸣要提高警惕,不要在低洼地或山坡下躲避,不要穿越泥石流和滑坡区域,应朝着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两侧高处跑。台风来袭怎么办?减少外出,加固容易被吹动的搭建物,关紧门窗,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不要在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旁逗留,谨防高空坠物。台风过后要注意食物和水的安全。
【解答】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自然灾害发生时应及时预报灾情以减少损失。
故答案为:C.
8.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解答】A、寒潮带来的降雪使农作物冻害,不能缓解北方夏旱,A不符合题意;
B、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并不能缓解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B不符合题意;
C、洪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C不符合题意;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下图是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地气候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解答】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③、④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不符合题意;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冬季气候过于寒冷,应该位于东北地区,因此不符合题意;而②的气候特征与北京相吻合。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0八上·椒江期中)台州地区经常遭遇台风天气,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登录时伴随狂风、暴雨。如图示意1981--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
B.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C.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
D.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过在干旱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同时台风对缓和高温天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2、根据图像反映的季节与台风生成和登陆的情况可判断选项。
【解答】A: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台风会带来大量的降水,说法正确,A正确;
B: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台风可以缓解旱情,缓和高温天气,说法错误,B错误;
C: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图中冬季时台风有生成,但登陆数为0,所以冬季无台风登陆,C错误;
D: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图中反映出夏季台风生成多,登陆也多,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柯桥期中)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面是绍兴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温为22℃,最低温11℃。则: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 左右;
(2)该市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 。
【答案】(1)午后两点
(2)乙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气温及其变化;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低的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的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是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乙是低压区,空气上升,阴雨天气;
【解答】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2)、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甲地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气压较高,天气晴朗;乙地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阴雨天气;该市该日为阴雨天气,为乙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1)午后两点(2)乙(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2.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较快;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答案】(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
(3)热量;比热容;蒸发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区域-温度”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温度低的原因;
(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多可以降低气温,可以在“水”上做文章,如: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
(3)从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沙石比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的温度升高多;水少,蒸发吸热少;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
(2)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3)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
13.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 ,B为 。
(2)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 季,不同的是 (选填字母,下同)的雨季长。
(3)从温差来看,两地中 的气温年较差小, 的气温年较差大。
(4)两地的夏季常受台风侵扰的是 地。
【答案】(1)哈尔滨;广州
(2)夏;B
(3)B;A
(4)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气候分布特点结合图片解答。
【解答】(1)哈尔滨位于北方地区,广州位于南方地区,甲图全年气温较低,因此是哈尔滨,乙图全年的气温较高,因此是广州的气温曲线图。
(2)由图可知,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不同的是B的雨季长。
(3)由图可知,从温差来看,两地中B的气温年较差小,A的气温年较差大。
读图可知,两地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33,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4)B地是广州,广州离海近,因此常受台风侵扰。
故答案为:(1)哈尔滨;广州(2)夏;B(3)B;A(4)B
14.(2023八上·青田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
(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选填“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或“地形”)。
【答案】(1)甲
(2)地形因素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是下降的,海拔酶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
【解答】(1)甲位于迎风坡,丙位于背风坡,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所以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甲;
(2)甲和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答案为:(1)甲(2)地形因素
1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处于迎风坡的是 地,处于背风坡的是 地。
(2)通常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3)登山时,某同学所处的位置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 ;若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则该山顶的气温约为 ℃。
【答案】(1)A;B
(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
(3)24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2)先求出山顶海拔到同学所处位置的海拔之差,结合海拔每升高的高度与气温下降的情况,求出山顶的气温即可。
【解答】(1)A地是风沿斜坡往上吹的地点,因此为迎风坡。B为背风坡。
(2) 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3)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1520米-720米=800米,800米×0.6℃=4.8℃,因此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是28.8℃-4.8℃=24℃
故答案为:(1)A;B(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3)24
三、实验探究题
16.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
(3)读图丁,武汉的气候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5)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大
【答案】(1)热量(或气温)
(2)东西走向;0℃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
(5)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4)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苹果、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
(5)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解答】(1) 读图甲可知,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越来越晚,这是因为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即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2)读图乙可知,秦岭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0℃。
(3) 读图丁分析可知,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读图乙分析可知,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长江沿江地带。该地区地势平坦、高温多雨 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5)读图乙可知,本区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热量(或气温);(2)东西走向;0℃;(3)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5)A。
四、解答题
17.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 。
(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答案】(1)A;干燥寒冷
(2)台风等
(3)夏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2)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解答】(1)读图可知,A图盛行偏北风,是冬季风,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2)读图可知, 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即偏南风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等。
(3) 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故答案为:(1)A;寒冷干燥;(2)台风等;(3)夏。
18.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此时是我国 季.
(2)B区为非季风区, (冬、夏) 季风难以到达.
(3)①为 (风向)季风,主要来自 洋.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 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举例说明冬、夏季风活动异常给我国带来的危害.
【答案】(1)夏
(2)夏
(3)东南;太平
(4)东南
(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灾旱灾的发生。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常带来狂风和暴雨,台风带来的降水,一方面可以缓解旱情,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山洪暴发。
【解答】读图可知,(1)图中是我国夏季。(2)B区为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3)①为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常带来狂风和暴雨,台风带来的降水,一方面可以缓解旱情,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山洪暴发。
故答案为:(1)夏;(2)夏;(3)东南;太平;(4)东南;(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