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效课堂”第2章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效课堂”第2章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5 23:26:38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第2章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八上·临海期中)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
B.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
C.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尾所指的方向
D.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潜水艇”做下沉运动
2.(2022八上·海曙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3.(2022·丽水模拟)下列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
B.图乙向纸桥下方吹气,纸桥会被“吹”塌下
C.图丙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D.图丁用高压锅煮饭时,锅内的水温度达到100℃还不会沸腾
4.(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汽车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汽车行驶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 示数为 20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 15N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测力计和气流相对于汽车模型是静止的
B.电风扇中电动机与话筒工作原理相同
C.汽车模型的重力和汽车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在加速的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5.(2022八上·婺城期末)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
C.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丁:把饮料“吸”入口中
6.(2021八上·三门期末)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属于台州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海啸 D.台风
7.(2021八上·普陀期末)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 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9.(2021八上·兰溪月考)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特点的走(  )
A.A B.B C.C D.D
10.(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沸点升高
11.(2021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0.5米 B.1.0米 C.1.5米 D.2.5米
12.(2020八上·拱墅月考)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Ⅰ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乙图中,若a处是茎的向光侧,则b处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丁图中,饭后1﹣2小时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13.(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如图所示,有一高为l的平口玻璃杯内装有深度为h的水,上面盖有卡片。现将玻璃杯翻转,水仍能留在玻璃杯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0,水的密度为ρ,假设玻璃杯倒转后卡片稍微凸出,则水的深度变化量△h近似为(  )(已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之积是一定值,即PV=k,k为定值)
A.
B.
C.
D.
14.(2018八上·天台月考)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霜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上·余杭月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E   。
(2)通过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要发生 D 过程,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并且温度继续下降。
(4)图甲所示的水循环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标号   (填“①”、“②”或“③”)所示的大气层,该层大气最显著的特点是   。
17.(2021八上·吴兴期末)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生姜、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
18.(2021八上·兰溪月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19.(2021八上·椒江期中)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
B.把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     ,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推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     (写出表达式)。
(2)小华同学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读数正确,但发现测量结果偏小,主要原因是    。
20.如图所示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2)乙地(海拔50米)气温为18℃时,海拔1050米处的山顶甲地气温是   。
(3)乙、丙两地年降水是   地更多,原因是   。
(4)乙、丙两地的自然差异是由于   因素造成的。
(5)在山顶不易煮熟食物,是由于   。
三、实验探究题
21.利用容积为10 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 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的长度为5 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大气压的值为   Pa。
(6)要想测量值更准确,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
22.(2022八上·临海期末)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对真空的认识开始的。
材料1: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2:1643年,托里拆利做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灌满水银,再把玻璃管的开口端朝下插在水银槽中,结果水银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的高度后,液面不再下降。托里拆利的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真空的。
(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   支持着。
(2)对于托里拆利实验中出现的水银液面下降的原因,当时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蒸
发变成水银蒸气,使水银减少,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分别用酒精和水重做了托里拆利实验。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   
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如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高度将   76厘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2021八上·余姚期末)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24.(2021八上·普陀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25.(2021八上·萧山月考)用注射器做以下物理小实验:
(1)图甲中,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用注射器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2)图乙中,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选填“静止不动”“相互分开”或“相互靠近”)。
(3)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后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冰刚好充满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cm3,测得冰的密度   kg/m3。
(4)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丁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④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26.(2013·湖州)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
②实脸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 “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    越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运动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的方式实现沉浮的;
【解答】A. 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逆时针方向循环流动,A错误;
B.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正确;
C.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C错误;
D.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气体将里面的压了出去,使得重力小于浮力,“潜水艇”做上升运动;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3)(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外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图甲中,用力吸气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而外面的大气压强较大,于是饮料被大气压强压入口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中,向纸桥的下方吹气时,下面的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纸桥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强,因此会被压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丙中汽车高速行驶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因此它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丁中,高压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高于100℃,因此锅内的水达到100℃时不会沸腾,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测力计和气流与汽车模型之间的位置分析;
(2)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话筒的工作原理分析;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解答】A.气流与汽车模型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所以原理不同,故B错误;
C.汽车模型的重力和汽车对托盘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汽车加速时,通过汽车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小,压强大,给汽车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得汽车队地面的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 A.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是因为大气对纸片产生向上的压强,故A不合题意;
B.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大气对吸盘产生压强,故C不合题意;
D.丁: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因为吸管内气压较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水、干旱、火山、地震、海啸等。
【解答】台州市位于浙江省,该省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洪涝,故D正确,ABC不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 -84~2500℃之间。从地表上升到约 12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
升而下降 ;从 12 千米上升到 5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从 55 千米上升到 8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图中A近地面属于对流层,B是属于平流层,C是中间层,D是暖层·和外层,①对流层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确说法;②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说法正确;③B层是平流层,主要是飞机活动的空间,飞船活动在外层,说法错误;④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④说法错误,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的存在、测量等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甲图中,用注射器注射药物,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错误;
B.乙图中,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当水柱升高时,水柱产生的压强增大,此时大气压强减小,故B正确;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凸起,说明人体内也存在压强,故C错误;
D.丁图中,直径不同的半球,则受力面积不同,根据F=pS可知,半球受到的大气压力不同,即拉开半球用的力大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大雪会影响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在牧区,冬季的“雪暴”可能会冻死大量的牲畜,但北方作物生长期长,能够积累更多的营养。冬季的大雪不但会冻死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而且会像地毯一样保护庄稼不受冻害。因此,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我国南方的气候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较短。海南省就是利用其“暖冬”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丰富了人们冬季的菜篮子。
【解答】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性显著,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故D图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纸片托水”实验中,水和纸片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不下落,故A正确;
B.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玻璃管内水柱压强增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中液面升高,故B错误;
C.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而气压减小,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A管,因此A管内液面升高,故C错误;
D.向外拉动活塞时,试管内气体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由图可知A、B容器内相通,气体压强相等,
玻璃管D、E内压强也相等;
大气压强加玻璃管内液体压强等于球内气体压强,
即p0+ρ水g×1m=p0+ρ水gh
解得:h=1m,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胰岛素与血糖含量;体温的控制;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2)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
(3)人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
【解答】A、甲图中,I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不符合题意;甲图中,酶的催化效率最高的是20℃的影响,而人体淀粉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是37℃,A错误;
B、由于b点的生长素含量比最高点低,并不一定是茎的背光侧,也可能是介于背光侧和向光侧之间的部位,B不符合题意;
C、 丙图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寒冷的环境时,人的血液量减少,在温暖环境中人的血液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以卡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别求出状态变化前后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根据平衡列方程可分析压强关系,最后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求解分析。
【解答】将玻璃杯翻转前,里面的气体体积为V1=(l-h)S,由平衡条件得:p1=p0,
将玻璃杯翻转后,里面的气体体积为V2=(l-h+△h)S,由平衡条件得:p2=p0-p水=p0-ρgh,
对里面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即:p0(l-h)S=(p0-ρgh) (l-h+△h)S,
所以,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大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
【解答】 由题,结合图示的成因判断,甲因降水量少,和春季的灌溉用水量多而形成,故判断为华北地区的春旱;乙主要由于冬季风强势,故形成寒潮和大风天气;丙由于冬季的寒潮大风且接近沙源地则形成沙尘暴。
故答案为:D。
16.【答案】(1)水汽输送;地面径流
(2)乙
(3)100%
(4)③;强烈的对流现象
【知识点】水循环;大气的分层;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下渗;G.地下径流;H.植物蒸腾;甲是陆上内循环,乙是海陆间循环,丙是海上内循环;③是对流层,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都在这一层,最显著的现象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 (1)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水汽输送 , E地面径流 。
(2) 通过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要发生 D 过程,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100% ,并且温度继续下降。
(4) 图甲所示的水循环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标号③示的大气层,该层大气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现象;
故答案为:(1) 水汽输送 ; 地面径流 (2) 地面径流 (3) 100% (4) ③ ; 有强烈的对流现象
17.【答案】(1)蔗糖和食盐
(2)升高
(3)均一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2)根据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都相同,这就是溶液的均一性。
【解答】(1)生姜不能溶于水,而蔗糖和食盐能溶于水,则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和食盐。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
18.【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虽然人体承受的大气压并不小,但由于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且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它抗衡着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的反应。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使皮肤充血。中医的拔罐疗法就是体现了这一原理,达到促进循环的目的。
【解答】 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使罐子中的气体逸出,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温度下降,罐子中的气压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罐内,形成内外压强差,罐子就吸附在皮肤上;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皮肤充血,此时人体压强大于罐内。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19.【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弹簧测力计读数;全部刻度的长度;FL/V
(2)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漏气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A.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最终导致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B.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即二者的大小相等。
C.注射器的针筒为圆柱体,测出刻度的总长度L,可根据公式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D.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2)当注射器内存在未排尽的空气时,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
B.把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读数 ,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此时的大气压强为:。
(2)小华同学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读数正确,但发现测量结果偏小,主要原因是: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漏气。
20.【答案】(1)甲
(2)12℃
(3)乙;乙地处于迎风坡
(4)地形
(5)山顶气压小,水的沸点较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地形雨,在迎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背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下降不易降水。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小。
【解答】(1)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甲。
(2)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乙地(海拔50米)气温为18℃时,海拔1050米处的山顶甲地气温是18℃-6℃=12℃
(3)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原因是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4)乙、丙两地的自然差异是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
(5)在山顶不易煮熟食物,是由于山顶气压小,水的沸点较低。离地面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的值越小;所以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要小;气压小,沸点低,故山顶上的水沸点低。
故答案为:(1)甲(2)12℃(3)乙;乙地处于迎风坡(4)地形(5)山顶气压小,水的沸点较低
21.【答案】(1)p=
(2)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
(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
(5)0.95×105
(6)将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的公式解答;
(2)针筒内存在空气,将活塞推到底端,可以最大程度的排出针筒内的空气,减小对实验的影响。
(3)当活塞开始缓慢移动时,此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4)根据可知,已知注射器的容积和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根据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计算大气压强;
(6)如果针筒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那么会对实验测量产生较大影响,可想办法增强减小活塞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1)实验的原理是;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 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长度为5 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强为:。
(6)要想测量值更准确,提出一条建议:将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22.【答案】(1)大气压
(2)酒精
(3)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再下降时,此时水银柱受力平衡,即外面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2)酒精的蒸发速度最大,则酒精蒸汽最多,那么酒精内液面下降的最多;
(3)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大气压支持着。
(2)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酒精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则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则大气压强小于标准气压,即水银柱高度将小于76厘米。
23.【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刚被拉动;0.75
(3)1.01×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活塞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压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根据公式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3)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24.【答案】(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与空气柱高度的关系;
(3)根据液桥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表格可知,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随着空气柱长度的增大,液桥高度也增大。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液桥的高度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得到:(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2)中信息可知,杯子的高度为18cm,当空气柱的长度为9cm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即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接近杯子高度的一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5.【答案】(1)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相互靠近
(3)30;0.9×10 3
(4);刚开始运动;刻度部分;1.04×10 5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3)根据图丙读出水结冰后的体积,然后根据质量不变,利用密度公式m=ρV列出方程计算冰的密度即可;
(4)根据压强的公式解答;
②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被拉动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③测量出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然后根据V=SL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④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图甲中,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用注射器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因为: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图乙中,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则两船之间水流速度大而压强小,在周围水的压强作用下,两船将相互靠近。
(3)根据丙图可知,注射器的分度值为1mL,则水结冰的体积为30cm3。
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即m水=m冰;
ρ水V水=ρ冰V冰;
27cm3×1g/cm3=ρ冰×30cm3;
解得:ρ冰=0.9g/cm3=0.9×103kg/m3。
(4)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
②如图丁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长度为4.00cm。
④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26.【答案】(1)①
(2)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说明温度高,气体压强会增大。(2)①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需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就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②若气体压强变大,还在原来的深度,则气球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体积会变大,所以要加深气球在水中的深度,使其体积不变,因此 “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应了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故答案为:(1)①; (2)①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分析】(1)分析信息中与温度有关的情况。(2)①气球浸没在水中,若气球的体积增大,则水面会上升,否则水面会下降。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则是为了控制 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根据压强知识分析可知:开始未加热时,气球内部压强与水的压强相等,若气球内部压强增大,则其体积会增大,要使其体积不变,则需要使气 球在水中的深度加深。
1 / 1“高效课堂”第2章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八上·临海期中)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
B.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
C.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尾所指的方向
D.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潜水艇”做下沉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运动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的方式实现沉浮的;
【解答】A. 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逆时针方向循环流动,A错误;
B.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正确;
C.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C错误;
D.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气体将里面的压了出去,使得重力小于浮力,“潜水艇”做上升运动;
故答案为:B.
2.(2022八上·海曙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3)(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外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丽水模拟)下列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
B.图乙向纸桥下方吹气,纸桥会被“吹”塌下
C.图丙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D.图丁用高压锅煮饭时,锅内的水温度达到100℃还不会沸腾
【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图甲中,用力吸气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而外面的大气压强较大,于是饮料被大气压强压入口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中,向纸桥的下方吹气时,下面的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纸桥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强,因此会被压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丙中汽车高速行驶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因此它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丁中,高压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高于100℃,因此锅内的水达到100℃时不会沸腾,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汽车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汽车行驶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 示数为 20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 15N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测力计和气流相对于汽车模型是静止的
B.电风扇中电动机与话筒工作原理相同
C.汽车模型的重力和汽车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在加速的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测力计和气流与汽车模型之间的位置分析;
(2)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话筒的工作原理分析;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解答】A.气流与汽车模型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所以原理不同,故B错误;
C.汽车模型的重力和汽车对托盘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汽车加速时,通过汽车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小,压强大,给汽车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得汽车队地面的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5.(2022八上·婺城期末)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
C.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丁:把饮料“吸”入口中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 A.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是因为大气对纸片产生向上的压强,故A不合题意;
B.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大气对吸盘产生压强,故C不合题意;
D.丁: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因为吸管内气压较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2021八上·三门期末)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属于台州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海啸 D.台风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水、干旱、火山、地震、海啸等。
【解答】台州市位于浙江省,该省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洪涝,故D正确,ABC不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1八上·普陀期末)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 -84~2500℃之间。从地表上升到约 12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
升而下降 ;从 12 千米上升到 5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从 55 千米上升到 85 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图中A近地面属于对流层,B是属于平流层,C是中间层,D是暖层·和外层,①对流层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确说法;②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说法正确;③B层是平流层,主要是飞机活动的空间,飞船活动在外层,说法错误;④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④说法错误,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8.(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 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的存在、测量等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甲图中,用注射器注射药物,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错误;
B.乙图中,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当水柱升高时,水柱产生的压强增大,此时大气压强减小,故B正确;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凸起,说明人体内也存在压强,故C错误;
D.丁图中,直径不同的半球,则受力面积不同,根据F=pS可知,半球受到的大气压力不同,即拉开半球用的力大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2021八上·兰溪月考)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特点的走(  )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大雪会影响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在牧区,冬季的“雪暴”可能会冻死大量的牲畜,但北方作物生长期长,能够积累更多的营养。冬季的大雪不但会冻死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而且会像地毯一样保护庄稼不受冻害。因此,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我国南方的气候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较短。海南省就是利用其“暖冬”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丰富了人们冬季的菜篮子。
【解答】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性显著,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故D图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D。
10.(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沸点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纸片托水”实验中,水和纸片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不下落,故A正确;
B.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玻璃管内水柱压强增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中液面升高,故B错误;
C.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而气压减小,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A管,因此A管内液面升高,故C错误;
D.向外拉动活塞时,试管内气体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1.(2021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0.5米 B.1.0米 C.1.5米 D.2.5米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由图可知A、B容器内相通,气体压强相等,
玻璃管D、E内压强也相等;
大气压强加玻璃管内液体压强等于球内气体压强,
即p0+ρ水g×1m=p0+ρ水gh
解得:h=1m,
故选B。
12.(2020八上·拱墅月考)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Ⅰ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乙图中,若a处是茎的向光侧,则b处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丁图中,饭后1﹣2小时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胰岛素与血糖含量;体温的控制;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2)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
(3)人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
【解答】A、甲图中,I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不符合题意;甲图中,酶的催化效率最高的是20℃的影响,而人体淀粉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是37℃,A错误;
B、由于b点的生长素含量比最高点低,并不一定是茎的背光侧,也可能是介于背光侧和向光侧之间的部位,B不符合题意;
C、 丙图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寒冷的环境时,人的血液量减少,在温暖环境中人的血液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如图所示,有一高为l的平口玻璃杯内装有深度为h的水,上面盖有卡片。现将玻璃杯翻转,水仍能留在玻璃杯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0,水的密度为ρ,假设玻璃杯倒转后卡片稍微凸出,则水的深度变化量△h近似为(  )(已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之积是一定值,即PV=k,k为定值)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以卡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别求出状态变化前后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根据平衡列方程可分析压强关系,最后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求解分析。
【解答】将玻璃杯翻转前,里面的气体体积为V1=(l-h)S,由平衡条件得:p1=p0,
将玻璃杯翻转后,里面的气体体积为V2=(l-h+△h)S,由平衡条件得:p2=p0-p水=p0-ρgh,
对里面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即:p0(l-h)S=(p0-ρgh) (l-h+△h)S,
所以,

故选A。
14.(2018八上·天台月考)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大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霜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
【解答】 由题,结合图示的成因判断,甲因降水量少,和春季的灌溉用水量多而形成,故判断为华北地区的春旱;乙主要由于冬季风强势,故形成寒潮和大风天气;丙由于冬季的寒潮大风且接近沙源地则形成沙尘暴。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上·余杭月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E   。
(2)通过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要发生 D 过程,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并且温度继续下降。
(4)图甲所示的水循环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标号   (填“①”、“②”或“③”)所示的大气层,该层大气最显著的特点是   。
【答案】(1)水汽输送;地面径流
(2)乙
(3)100%
(4)③;强烈的对流现象
【知识点】水循环;大气的分层;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下渗;G.地下径流;H.植物蒸腾;甲是陆上内循环,乙是海陆间循环,丙是海上内循环;③是对流层,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都在这一层,最显著的现象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答】 (1)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水汽输送 , E地面径流 。
(2) 通过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要发生 D 过程,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100% ,并且温度继续下降。
(4) 图甲所示的水循环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标号③示的大气层,该层大气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现象;
故答案为:(1) 水汽输送 ; 地面径流 (2) 地面径流 (3) 100% (4) ③ ; 有强烈的对流现象
17.(2021八上·吴兴期末)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生姜、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
【答案】(1)蔗糖和食盐
(2)升高
(3)均一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2)根据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都相同,这就是溶液的均一性。
【解答】(1)生姜不能溶于水,而蔗糖和食盐能溶于水,则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和食盐。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
18.(2021八上·兰溪月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虽然人体承受的大气压并不小,但由于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且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它抗衡着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的反应。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使皮肤充血。中医的拔罐疗法就是体现了这一原理,达到促进循环的目的。
【解答】 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使罐子中的气体逸出,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温度下降,罐子中的气压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罐内,形成内外压强差,罐子就吸附在皮肤上;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皮肤充血,此时人体压强大于罐内。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19.(2021八上·椒江期中)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
B.把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     ,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推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     (写出表达式)。
(2)小华同学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读数正确,但发现测量结果偏小,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弹簧测力计读数;全部刻度的长度;FL/V
(2)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漏气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A.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最终导致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B.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即二者的大小相等。
C.注射器的针筒为圆柱体,测出刻度的总长度L,可根据公式V=SL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D.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2)当注射器内存在未排尽的空气时,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
B.把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读数 ,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此时的大气压强为:。
(2)小华同学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读数正确,但发现测量结果偏小,主要原因是: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漏气。
20.如图所示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2)乙地(海拔50米)气温为18℃时,海拔1050米处的山顶甲地气温是   。
(3)乙、丙两地年降水是   地更多,原因是   。
(4)乙、丙两地的自然差异是由于   因素造成的。
(5)在山顶不易煮熟食物,是由于   。
【答案】(1)甲
(2)12℃
(3)乙;乙地处于迎风坡
(4)地形
(5)山顶气压小,水的沸点较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地形雨,在迎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背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下降不易降水。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小。
【解答】(1)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甲。
(2)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乙地(海拔50米)气温为18℃时,海拔1050米处的山顶甲地气温是18℃-6℃=12℃
(3)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原因是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4)乙、丙两地的自然差异是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
(5)在山顶不易煮熟食物,是由于山顶气压小,水的沸点较低。离地面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的值越小;所以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要小;气压小,沸点低,故山顶上的水沸点低。
故答案为:(1)甲(2)12℃(3)乙;乙地处于迎风坡(4)地形(5)山顶气压小,水的沸点较低
三、实验探究题
21.利用容积为10 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 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的长度为5 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大气压的值为   Pa。
(6)要想测量值更准确,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p=
(2)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
(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
(5)0.95×105
(6)将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的公式解答;
(2)针筒内存在空气,将活塞推到底端,可以最大程度的排出针筒内的空气,减小对实验的影响。
(3)当活塞开始缓慢移动时,此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4)根据可知,已知注射器的容积和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根据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计算大气压强;
(6)如果针筒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那么会对实验测量产生较大影响,可想办法增强减小活塞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1)实验的原理是;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 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长度为5 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5)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强为:。
(6)要想测量值更准确,提出一条建议:将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22.(2022八上·临海期末)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对真空的认识开始的。
材料1: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2:1643年,托里拆利做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灌满水银,再把玻璃管的开口端朝下插在水银槽中,结果水银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的高度后,液面不再下降。托里拆利的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真空的。
(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   支持着。
(2)对于托里拆利实验中出现的水银液面下降的原因,当时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蒸
发变成水银蒸气,使水银减少,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分别用酒精和水重做了托里拆利实验。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   
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如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高度将   76厘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大气压
(2)酒精
(3)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再下降时,此时水银柱受力平衡,即外面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2)酒精的蒸发速度最大,则酒精蒸汽最多,那么酒精内液面下降的最多;
(3)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1)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大气压支持着。
(2)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酒精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则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则大气压强小于标准气压,即水银柱高度将小于76厘米。
23.(2021八上·余姚期末)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刚被拉动;0.75
(3)1.01×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活塞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压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根据公式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3)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24.(2021八上·普陀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答案】(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与空气柱高度的关系;
(3)根据液桥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表格可知,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随着空气柱长度的增大,液桥高度也增大。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液桥的高度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得到:(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2)中信息可知,杯子的高度为18cm,当空气柱的长度为9cm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即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接近杯子高度的一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5.(2021八上·萧山月考)用注射器做以下物理小实验:
(1)图甲中,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用注射器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2)图乙中,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选填“静止不动”“相互分开”或“相互靠近”)。
(3)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后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冰刚好充满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cm3,测得冰的密度   kg/m3。
(4)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丁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④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答案】(1)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相互靠近
(3)30;0.9×10 3
(4);刚开始运动;刻度部分;1.04×10 5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3)根据图丙读出水结冰后的体积,然后根据质量不变,利用密度公式m=ρV列出方程计算冰的密度即可;
(4)根据压强的公式解答;
②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被拉动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③测量出针筒有刻度部分的长度,然后根据V=SL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④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图甲中,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用注射器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因为: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图乙中,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则两船之间水流速度大而压强小,在周围水的压强作用下,两船将相互靠近。
(3)根据丙图可知,注射器的分度值为1mL,则水结冰的体积为30cm3。
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即m水=m冰;
ρ水V水=ρ冰V冰;
27cm3×1g/cm3=ρ冰×30cm3;
解得:ρ冰=0.9g/cm3=0.9×103kg/m3。
(4)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
②如图丁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长度为4.00cm。
④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26.(2013·湖州)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
②实脸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 “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    越大。
【答案】(1)①
(2)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说明温度高,气体压强会增大。(2)①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需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就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②若气体压强变大,还在原来的深度,则气球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体积会变大,所以要加深气球在水中的深度,使其体积不变,因此 “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应了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故答案为:(1)①; (2)①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分析】(1)分析信息中与温度有关的情况。(2)①气球浸没在水中,若气球的体积增大,则水面会上升,否则水面会下降。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则是为了控制 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根据压强知识分析可知:开始未加热时,气球内部压强与水的压强相等,若气球内部压强增大,则其体积会增大,要使其体积不变,则需要使气 球在水中的深度加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