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4 09: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文学艺术成就一、古典小说的高峰《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1、了解四大名著《水浒传》元末明初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中期根据民间唐僧取经的故事创作,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朝书中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思考:
为什么在明清时期会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小说?春秋战国——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诗经》和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古代神话——魏晋鬼怪——唐传奇——宋话本政治——经济——皇权高度加强,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明中期以后,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2、感受四大名著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谁?……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檄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肢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参差。 ——《水浒传》猜猜他们是谁?有人对《西游记》总结道:阳光灿烂 ,百变猴头 ,憨厚老成 ,阿弥陀佛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谱此画,淮安才子 。 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猪八戒孙悟空沙悟净唐三藏吴承恩 名著知多少 曹雪芹 讲练结合:
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D3、品读名著——赏析名著的思想性旁白:孙悟空大闹天宫,把神界的尊严、权力、秩序打得粉碎。
如来佛:“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
孙悟空:“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叫他搬出去,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作者赋予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用意是什么?旁白:史湘云劝贾宝玉学一些仕途经济的学问
贾宝玉: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旁白:袭人连忙圆场说宝钗说了回也遭宝玉抢白
史湘云: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贾宝玉: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旁白:屋外碰巧听到的林黛玉不觉又惊又喜,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里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你从贾宝玉所言和林黛玉所想能体会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红学专家周思源研究曹雪芹之死(质疑教材128页写完前80回即去世的说法)
曹雪芹早年丧父,晚年丧子,一贫如洗,但对他打击最沉重的是《红楼梦》尚未最后写定。他的前80回早在他去世前十年就已传抄问世,书的后半部分据研究认为已基本完成,但不幸的是从80回以后,原作悉数散失了。这种残损更深刻的原因就是《红楼梦》解剖、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惹恼了封建势力,因而当时的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对它加以注视。这使得友人往外传写小说下半部时,遭遇了意外的困难。封建势力痛恨曹雪芹和《红楼梦》,加以百般辱骂,是曹雪芹不容于当时而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正好说明了曹雪芹小说的反封建思想的伟大。 二、戏剧的繁荣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2、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3、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19世纪中期)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三、书画的成就
1、书法——董其昌(“颜骨赵姿”)
明后期著名书法家明朝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2、绘画徐渭(明末)“扬州八怪”(清朝)作品欣赏董其昌作品欣赏徐渭创泼墨花卉,即把水墨倾倒在画面上,再用笔勾画,代表作有《墨葡萄》。 郑板桥像作品欣赏本课小结: 文学文学艺术成就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明)京剧(清)书画董其昌(明)徐渭(明末)扬州八怪(清)书画曹雪芹《红楼梦》(清)吴承恩《西游记》 (明朝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