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一、学情分析:
1、《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人民教育书版社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2、中国画对于初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课堂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画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教学活动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诗书画印的结合的课堂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请同学们随着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走进中国画的艺苑长廊。在欣赏的同时,请注意观察中国画有哪些不同类型?请欣赏,(播放视频)
学生答题:
教师总结:
引导语:那么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呢?观赏中国画时,(板书画)看到的画面物象 ,如这幅:竹子、两三枝桃花、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奥妙。 (出示活动要求并解读)活动一: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中国画的四个组成部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把面前的画,含有诗文的书法,几枚印章,有选择的结合成一幅中国画。书法和印章的后面附有胶带,粘贴完成后展示到黑板前。
小结:
(二)、讲授新课
1,诗与画(板书)
刚才,同学们首先完成的是给画配诗,那你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总结:考虑到画面的意境,诗意与画面意境的和谐统一。
给画配诗应该注意什么呢?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画家是怎样给自己的画配诗的。
(1)出示图片(王冕的《墨梅》此图把诗文用软件去除)与梅花照片比较。画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如这枝梅花,和王冕的墨梅图相比,你们感觉墨梅图画的如何?
教师总结:
(2)出示题诗: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画意境之美。“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教师提问:哪一句是抒发情感的呢?
教师总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问:是谁在抒发情感?
教师总结: 诗与画的结合要协调搭配,诗情和画意要和谐统一。上面每一小组在尝试诗画结合的时候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如……
2、书与画(板书)
题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写什么内容?
(出示图片:题款内容的展示)潘天寿的《露气》
教师提问:题款中除了诗文,还可写什么内容?
生答:
(2)题在哪? (出示中国画常见题款示意图片)点一下展示的作业,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形式的题款?
(3)书体与画面风格的关系。
(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这两幅画和不同风格的题款,怎样搭配合适?
学生搭配并感受,教师课件演示。
教师提问:书体的选择与绘画风格有关系吗?
教师总结:
(3)同学们,尝试选择题款的时候,这些都考虑到了吗?
完成了诗书画的结合,还剩什么呀?对,印章
3、印与画(板书)
(1)印章的类型:(出示图片)
画家使用最多的是姓名章,平稳画面的是闲章,还有斋馆章,等(出示图例)。
(2)钤印(课件演示)学生感受发表意见。教师操作课件。
演示两幅落好款的范画,(钤印)齐白石和吴昌硕的作品。盖上姓名章,姓名章一般盖在落款后面。还有闲章也称压角章,压角章一般盖在姓名章的斜下方,与姓名章遥相呼应,起到稳住构图的作用。通常情况一幅作品上姓名印不宜重复使用。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钤印用章与题款一样要讲究与画面的和谐搭配。
下面请每组同学把上面的这幅画拿下去调整,体会画面蕴含的意蕴。尝试解读中国画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三)活动要求:1、利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解决第一张中出现的问题。2、调节诗书画印的布局,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作业展示。每组同学对上面的作业是否有新的认识?尝试解读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
(四)作业展评:师生评价,学生互评,或自评,师评总结。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感受了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尝试体验了诗书画印的结合。了解了诗情,画意,书法题款,钤印结合的奥妙。艺术源于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的诗意的理解。愿这种诗情画意的文化伴随着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下节课我们学习中国画中的借物寓意。
(六)板书设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与画 书与画 印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