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桥
山洪暴发
读课题,质疑思考。
联系刚刚看到的有关山洪暴发的图片。思考:桥,让你想到了什么?
这座桥一定是一座特殊的、承载着人们的希望的桥。
谈歌1954年出生于河北,原名谭同占。当代作家,现任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中篇小说集《大厂》,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绝唱》等。曾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期刊文学奖。
作者简介
咆哮
呻吟
揪出
党员
淌水
哑巴
废弃
真棒!
勇攀高峰
识字游戏
字词乐园
给课文四个部分拟写标题。
突遇山洪
疏导撤离
桥塌殉职
祭奠英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黎明时分,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位老支书在山洪暴发、村民们慌张逃命的情况下,沉着地指挥村民渡过木桥,自己和儿子被洪水淹没的事情。
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黎明时分,村庄突然遭遇洪灾。(山洪暴发)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老汉疏导人们有序撤离。(疏导撤离)
第三部分(第14~23自然段),写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桥塌殉职)
第四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祭奠英灵)
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把山洪比作一群受惊的野马,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洪水的凶猛。
咆哮 狞笑 放肆 没腿深
读一读这些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洪水
在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一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洪水的凶猛呢?找出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讨论:此时此刻,我们再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可怕的洪水呢?
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匹受惊的野马。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作者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1.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
2.采用短句,短句更能烘托出一种紧张、危险的气氛。
面对这势不可当、来势汹汹的洪水,乡亲们有什么反应?
想一想
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窄窄的桥 。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只有一个人的宽度,一百多号人过桥必须排成一队。
它是一座逃生桥······
朗读课文,结合预习思考: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描写老汉语言和神态的句子,用心体会。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乡亲们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沉着无畏
“盯”写出老汉严肃、威严、镇定的目光。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乱哄哄的村民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希望的靠山。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支书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老汉自己就是党员,他自己率先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了其他党员,所以“没人再喊”。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比喻
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什么?
“冲” “揪” “吼”几个动词写出了老汉动作果断,毫不犹豫,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因无私而无畏自然灾害的威望极高的老汉形象。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在自己和小伙子面前,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体现了他伟大的父爱。
这是一个 的老汉!
无私无畏
语言、动作描写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作为一个父亲,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吞噬,他的内心无比痛苦,对儿子感到无比愧疚。
这是一个 的老汉!
英勇献身
神态描写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理清关系,明白悬念。
老汉和小伙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结尾有什么特点?
点明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
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画龙点睛、前后照应。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主题归纳
理解课题,深化主题。
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命桥
英雄桥
救命桥
父子桥
爱心桥
生死桥
希望桥……
板书设计
桥
突遇
山洪
疏导
撤离
桥塌
殉职
祭奠
英灵
舍己为人 捐躯筑桥
人们慌乱
山洪狂奔
秩序井然
先人后己
不幸双亡
父子相让
慷慨
悲壮
惊慌
失措
临危
不乱
英勇
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