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2课 贞观之治
隋朝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北周外戚 杨坚
(隋文帝)
都城:
长安
隋统一时间:
589年
三点
五河
四段
第2课 贞观之治
奎屯市一中李新亮
一、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二、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
第2课 贞观之治
营建洛阳
乘龙舟出游
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611年翟让、李密---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死。
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
一、唐朝建立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第2课 贞观之治
隋炀帝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第2课 贞观之治
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龙舟模型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建立
2、唐朝的建立——隋朝的灭亡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618年
长安
李渊——唐高祖
627年 继位,年号 。
李世民
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
第2课 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1)吸取隋王教训,明白统治者不
可过分压榨农民;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第2课 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2、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
劳役;
(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
受欲望;
(3)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
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4)任用贤才和虚心讷谏。
第2课 贞观之治
房玄龄
杜如晦
第2课 贞观之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魏
征
第2课 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3、治世局面的形成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
三、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武则天(624~70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4岁时,唐太宗召其入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655年,立为皇后。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遂专国柄,威势日重。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第二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取代李唐王朝的趋势日益明显。690年(67岁),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武则天退位。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唐朝复辟。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高宗合葬乾陵。
第2课 贞观之治
本是( )的皇后,逐渐
掌握实权,晚年称帝,
改国号为( )。
三、女皇武则天 (655年—690年—705年)
1、执政过程
唐高宗
周
第2课 贞观之治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 )、(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三、女皇武则天 (655年—690年—705年)
2、在位措施及作用
农业生产
选拔贤才
第2课 贞观之治
我国历史上( )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 ),治宏( )”。
三、女皇武则天 (655年—690年—705年)
3、如何评价
唯一
开元
贞观
第2课 贞观之治
姚崇
宋璟
第2课 贞观之治
武则天与无字碑
乾陵“无字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它与西侧唐高宗的述圣纪碑相对应。历代对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有不同的说法,或许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因为她临终前已经历了被逼退位,早已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的风风雨雨……
第2课 贞观之治
如果让你来写武则天的无字碑,你会写什么内容?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选拔、重用有才能的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第2课 贞观之治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
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
什么共同之处?
1.都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生产。 2.都为本朝后来的盛世打下了基础:“贞观之治”是“开元盛世”的基础,“文景之治”是汉武帝时盛世局面的基础 。
第2课 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贞观之治”
时间:618年
都城:长安
建立者:李渊
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和措施。
3、治世局面的形成
政绩
原因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第2课 贞观之治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隋:
1、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2、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3、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1、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2、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3、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第2课 贞观之治
【活动与探究】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
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
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1.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1、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
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
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
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2、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
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
相关的事件是( )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C
A
第2课 贞观之治
4、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