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为引言高志,墨染芳华品清气——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墨梅》。
2.借助注释和插图读懂诗句的意思。
3.通过了解背景、想象画面、诗画共赏的方法体会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质,初步感受古诗的托物言志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墨梅》。
2.借助注释和插图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背景、想象画面、诗画共赏的方法体会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质,初步感受古诗的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赏花品诗,揭示诗题
1.出示梅花图片,引读诗句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梅花)是啊,梅花,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喜爱种梅、赏梅、品梅。
(生引读,生读)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也是写梅花,赞美梅花的。诗题是?
生:《墨梅》。
师:我们一起写课题。(板书:墨梅)
师:齐读课题。
2.揭示诗题,初识诗人
师:知道墨梅的意思吗?
预设生答:用淡墨勾勒出来的梅花。
师:准确的说就是用水墨画的梅花,是的。这是题画诗,它的作者是王冕。知道王冕吗?谁简单介绍一下他?
(学生介绍)
师:是的,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对王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确实,王冕诗画双绝,堪称一代大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二)初读古诗,疏通字词
1.正确读诗解“乾坤”
(1)指名读诗。
(2)理解新词“乾坤”。
师:知道它的意思吗?
生:天地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生答:借助注释。
师:你掌握了理解古诗的好方法。那乾坤二字哪个表示“天”哪个表示“地”呢?看看你们的火眼金睛,能不能从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中,有所发现?
预设:乾,中有日,让万物生长,所以指天;坤有“提土旁”故为地。
师: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通过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字的意思,读其音更要知其意,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再一起响亮地读一遍,预备,齐。(生读)
2.合作读诗明节奏
(1)指名读诗。
(2)师生、生生合作读诗。
(三)深入诗句,入情入境
1.细品“淡墨痕”,读出画面感
(1)出示课件: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王冕究竟画了一幅怎样的墨梅图呢?自己看一看这两句诗,想一想,也可以同桌互相轻轻地交流一下。
(生汇报)。
(2)出示“淡墨痕”。
师:从诗句中看到淡墨痕的样子吗?
(生答)
师:以墨代色是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一般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和清墨。现在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王冕的这幅墨梅图?好,那我们一起来观赏。
(3)播放王冕《墨梅图》视频师:这是王冕的墨梅图,是他的经典之作。梅树的枝干是深色的,用的是较浓的墨。而一朵一朵的梅花,用的是淡淡的墨,点染勾勒,进线典雅朴素。谁能把这幅墨梅图带给你的感受,用朗读来表现?
(4)指名读诗。
2.理解“洗砚池”,深入诗句情境
师:同学们,王冕画的可真好,那是因为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你们知道吗?诗句中有没有告诉我们?
(生答)
师:真了不起,真会读书。同学们,这个洗砚池可不一般,结合注释,我们可以知道它还有一个传说,看来王冕也同大书法家王羲之那样苦练本领啊。这才有了朵朵花开淡墨痕的绝世画作。我们一起来读,预备起。
(生读)
3.再品“淡墨痕”,走进诗人内心
(1)出示材料。
师:同学们,梅花明明是娇艳多姿的,是光彩夺目的。王冕却要用墨色画梅,是他不会着色吗?显然不是,请默读这则资料。(生读)师:发现问题了吗?想问什么?
预设:王冕既然擅长着色,那为什么他的墨梅是用了淡淡的墨色,而不是用了彩色呢?
师:我也有这样的疑问,王冕明明是一代的绘画圣手,明明有着一手的妙笔丹青,此番只画墨色的梅花,这是为什么呢?
(2)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知道原因了吗?
预设:因为他是不想要人去夸他这个颜色,而是在那默默地把香味挥洒在天地之间。
(四)升华主题,品悟“清气”
1.引经据典,品梅之清气
师:王冕不想要别人来夸奖梅花那娇艳的颜色,他要夸的是梅花的清气。梅花的清气是什么?
(香气)
是的,是它的清香。其他很多花也有清香,王冕为什么只夸梅花的清香?
(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梅花的清气了。同学们,这梅花清气就是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精神呀。(师引读,生读诗句)
师: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守自我,王冕要留住的就是这样的梅花的清气,谁来读好王勉的心声?
(生读)
2.知人论世,悟诗人之高格
(1)合作探究,感悟品格
师:王冕赞美梅花的清气,也践行他人生的清气。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用比较快的速度来读一读这些资料,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一下王冕的清气是什么,用一到两个词语概括写下来。
(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淡泊名利,粗茶淡饭,卖画度日,也要过好自己那份向往的生活。(师引读诗句,生读)
(2)引经据典,品悟诗心
师:王冕就是这样,他写梅之清气,也践行梅之清气。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吴敬梓用这四个字来评价他。
(课件出示:嵚崎磊落)
师:这是在夸赞王冕品格非凡,胸怀坦荡。同学们,一首诗,一个人,一首品格高洁的诗,让我们认识一个品格高洁的人。现在你能入情入景读好这首《墨梅》吗?(指名读)
师:无需他人的夸赞,只要内心的坚守,你读懂了诗心,同学们会背这首诗了吗?
全体起立,预备起。(生背)
(五)托物言志,传承“梅文化”
师:此时,你还认为后两句仅是在写梅了吗?预设:把梅比喻成自己,自己就是梅。
师:看似在写梅,实则借墨梅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样借用梅花来写出自己的清雅高洁君子气节的表达方式,称之为“托物言志”。
师:自从王冕画出、写出《墨梅》之后,以梅为志,高洁独立,成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向往和追求,你听——(课件播放《经典咏流传·墨梅》)
师:让我们将王冕先生的千古名句端端正正地书写下来。(巡堂,生写)
师:一笔一画在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敬意,接下来我们欣赏这几幅作品,正确、规范、美观,王老师就会加盖一枚清气乾坤章。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六)回眸总结,再悟品格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穿越时空,一起欣赏了王冕先生的墨梅图,品悟了先生出尘的品格。如果现在请你来介绍王冕先生,你会怎么向他人介绍呢?
(生答)
师:看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同学们体悟深刻。就让梅花的清气,人生的清气充盈于我们的心间,愿今日这株君子梅,也种进了每一个同学的心中。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五、板书设计